新闻现场
《学记》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本学期,海曙大力推进学区教师共同体建设,让教师在“同伴圈”内发展。全区22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被划为4个学区,分别为海曙学区、广济学区、镇明学区、实验学区。(本报11月6日A12版曾作报道)
那么,这个共同体究竟如何发挥作用,教师从中又有哪些收获呢?记者近日在现场旁听了共同体学区教师的教研活动,体验到教师从“单兵作战”到“合力协作”的改变。
现 场
台上同课异构 台下微信评课
同样的一节二年级数学课《认识时间》,不同的教师团队呈现的课堂是怎样的?
本周一,实验学区低段数学联合教研活动在爱菊艺校展开,6个学校分成2个团队“斗课”。市实验小学的潘宁宁老师和爱菊艺校的虞晶颖老师分别代表所在的团队进行同课异构。
潘宁宁老师从一项学情调查导入,针对38名学生读钟表的正确率出发,引导全班一步步纠错而获得新知。虞晶颖老师则从隔壁班学生小洁的一天出发,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时间的变化而获得认读经验。两位老师斗智斗勇,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精彩“亮剑”。
这样的两堂数学课,是两个教师团队打磨出来的,小到每个知识点抛出的时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为‘突破1小时=60分’这个知识点,我请左右两组同学站起来看我拨钟,一组看时针走1大格坐下,一组看分钟走一圈坐下,实验的结果是两组同时坐下。这个教学设计采用的是团队海曙外国语学校郑旭老师的建议。”虞晶颖老师说。
潘宁宁老师说:“我们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经过了几轮探讨和试课,让读表错误变成了课堂资源,我还去孙文英小学邬老师的班级里试教过,后测结果显示对11:50的认读,学生的正确率从30%提升至82%。”
实验学区以宁波市实验小学为核心,爱菊艺校、孙文英小学、市实验学校小学部、海曙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致和学校小学部为组成部分,建有10个学区教研组、12个网络备课小组。斗课现场,全学区1~3年级的数学老师悉数参加,还有几个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旁听。
课堂中,台下的老师通过微信实时评课,评课内容会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微信名为@大漠孤烟的老师发表看法:对6时多的设计非常出彩,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再逐一分析,对接近整时的认读,为什么分针走到6时30分是理解分针读法的关键。
海曙区数学教研员陈亚明评价,同课异构鼓励百花争鸣,每条评课微信都是一条教学反思,听课的人中还有英语老师、语文老师,不同的老师来听课,会有不同的火花,研讨课的意义就在于取长补短。
作 用
共同体让千名教师找到教研伙伴
这样的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而这只是教师共同体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
目前,海曙区小学各学科建立了学区学科教研大组,语文、数学学科按年段建立学区备课组,每个学区由1名教研员定向指导。除课堂教学研讨外,教师共同体还通过备课组网络教研、学区全员研训等方式,实现备课、作业、评价等方面资源的共享。
如今,海曙千名小学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共同体。海曙区教育局要求辖区每所小学把教研时间空出来,周一、周二下午分别是数学和语文教研时间,全区小学都不能排相应的课,以便搞学科集中研讨活动。
范桂馥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张娴在班级里推广“阅读摘录”,每个学生拥有一本摘录本,把好词好句和随感摘在本子上,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大大提升。她把摘录本传到讨论群,全学区六年级的老师纷纷叫好。这样的网络研修,让同年级的老师们相互借鉴,很多金点子得到了推广。
实验学区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长葛飞说,我们在备课QQ群里共享教学资源,短短两个月,共享的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一个老师能借鉴6所学校老师的精华。教学不再孤单独立,有什么疑惑,老师们可以合力攻破。
谈及教师共同体,范桂馥小学校长卢雄伟很是支持。“我们学校班级数少,有的年级就两个班,两个语文老师常常爱莫能助。现在交流的平台大了,既有线上共享,又有线下研讨。同年级的老师们有共同语言、共同感悟、共同经验,像研讨课,由于面向全学区展示,老师们备课、磨课都特别认真。上这样的一堂课,可能比她教半学期的课,成长得更快。”周 浩 池瑞辉 朱尹莹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