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第一次回宁波是在什么时候?现在经常回老家吗?
於梨华:第一次回宁波是在1975年,第一次带着我的先生和孩子们一起还乡。那时候的宁波还很落后。我到了镇海的老家,记忆中有着高高的围墙和大院子的老宅子破败不堪,我忍不住大哭。老家在一个叫作“四份渎”的村子,我的第一个长篇小说《梦回青河》是一个半自传体的小说,背景就是记忆中的故乡。村子很小,只有一条街穿过村子,当然村里的小河不叫“青河”,但也是一条很清澈秀丽的河。
后来我多次回到中国,因为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校长,他想建立中国和美国大学之间教授的交换工作,我常陪他过来,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收集些写作的素材。我也多次来到宁波,因为我是宁波人,每次看到宁波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都感到很高兴。
记者:您的作品中很有“根”的意识,有一种乡愁,让人感受到您对家人、对故乡那种深厚的感情,这让我们想起您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同学、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於梨华:是啊,余光中总是叫我师妹!他看起来不太像个诗人,非常安静,写字工工整整,但是忽然间冒出话来很幽默。乡愁对于我们那一代人以及比我们年轻一点的一代,是一种经历使然。对我来说,这种情怀更加浓厚。乡愁对我而言,是终生的,我总是会怀念祖国,怀念祖国的一切,总想着有一天可以叶落归根。当然我到美国已经有五六十年了,我的子女、爱人、朋友都在美国,这可能是我的另一种根。但如果要我比较对两者的感受,我最深的感情永远属于中国。
记者:您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您的作品主要是关于留学生题材的,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到《在离去与道别之间》等,是不是有一条创作的脉络?
於梨华:我的创作历程中,确实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展现海外华人移民的生存状态、情感乡愁和文化性格等。
因为我自己就是个留学生,对留学生的生活很了解,有切身体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到美国留学成为风潮,我也跟随大潮来到了美国加州读书。但是,因为台湾和大陆分离所形成的青年信仰失落和崇美热潮、留学生在异国文化碰撞中强烈的精神危机,让我看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留学生现象和社会问题,这就是被称为“彷徨迷惘没有根的一代”。我希望能够把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酸甜苦辣、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面貌表现出来,还有自己对此的思考,写成了《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部小说。后来我以旅美台湾留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写了系列作品,描写了他们在学业、事业、婚姻、生活等方面的探索、奋斗和挣扎,反映了这批漂泊海外的中国人在寻求文化上的认同和事业上的归宿时所表现出来的苦闷心态。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