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豪宅 一路连科
力洋村依山靠海,过去常受海盗与倭寇的侵扰。因此,力洋古村民居都有一套严密的防御设施:石城护村,院墙高耸,门户厚重,石窗坚固。还有石质的枪洞,三三两两地散落在石墙上,不经意间就会被忽略。猛然看到,那旧日的沉响犹在耳畔。
下份巷6号的庭院里,有一块碎石不规则地铺就着,与周围的石板格格不入。叶老师说,这是太平军北上时留下的痕迹。
传说1860年,太平军北上时,曾有队部设在下份巷。那年的冬天很冷,太平军把屋子里的木质家具全堆放在庭院中,焚火取暖。因此,留下了斑驳焦黑的痕迹。
其实古宅里的每一处痕迹,深究起来,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只是前尘往事,今人知道的不多了。
除了下份,还有中央份、东上小份、西上小份、后上小份、上大份、上园、下新屋(安拙山房)、下新屋、石明堂、西园、孙家、冯宅等十二处古宅,均是笔力无法企及的苍劲之美。其中以“上大份”古宅保护得最完整,被称为“浙江东南第一大豪宅”。
上大份,占地2500余平方米,拥有5道朝南大门,东西两处炮楼,7个天井明堂,14座楼梯,两层硬山式四世同堂宅院。
这群古宅由国学生叶善瑗建于清乾隆晚期(1780年),曾居住过40余户人家、数百人口,是真正的大豪宅。
拐入幽藏在深巷内的冯宅,八字式阊门内的房主人早已迁出。牌位上还留着“皇清十八世万鹤冯公神位”的木牌,诉说着悠悠往事。
中央份,是翻译家叶水夫的故居。随地散落着红妆、瓦罐,那么不经意,却是旧时家族鼎盛的一个缩影。
东上小份,又名“安汝趾”。正当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的时候,教语文的叶老师讲解道:“这是一句文言文,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你平安。”
恍然大悟后,不得不钦佩先人对门户名字的讲究,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升官发财,只是让家人在进门出门时,仰头便看到一句“使你平安”,多么朴素的心愿。
来到后上小份,叶老师特意让我们上二楼欣赏一个“宝贝”。走上吱吱嘎嘎的木板楼梯,看到一张沾染些许灰尘的大床,其余什么也没有呀。
推开木窗棂,对面影墙上的灰塑,就这样不偏不倚地落在视野正中。好像打开这扇窗,就为了欣赏这堵影墙似的。而这堵影墙也专为这扇窗留着。虽然走在巷子里也能看到它,却只能仰视大概,看不周全。
原来,“宝贝”就是这个观赏视角独特的灰塑。图案的左侧是一株莲荷,右侧是一只鹭鸶。寓意为“一鹭莲荷”,谐音为“一路连科”。以前,这是一个家族最殷切的愿望,如今,这里是宁海的科举文化遗址。
祖辈的渴盼并没有落空。单是在清乾隆至光绪的170多年间,力洋村有宗谱可稽的科举上榜人士就有80余人,其中叶、应、胡、冯、孙姓出秀才、贡元30余人,当时叶氏宗祠前竖有12副旗杆。宗族前的旗杆越多,说明该宗族的贵族越多。
这一系列保护完好的古宅,一进连着一进,楼房高耸如云,所谓“栋宇云连”也不过如此。
同行的杨古城先生不禁连连赞叹,我们也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般,徜徉在古宅与小巷之间,有些恍惚。
也许,那些令人赞叹的成排古宅与厚重的历史人文,在村人看来,是司空见惯,早已养成对美的抵抗力了。
而对于外人来说,那些滴水的屋檐,一栋连着一栋,美得像是浸染着春水的回文诗,幽谧精巧,又气势雄浑。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