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特殊人群的“大家庭”

镇海康馨工疗站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纪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1-03 07:21:4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曾经,他们因为“特殊”,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每天不是宅在家里就是在外游荡。自从镇海区首家服务残疾人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康馨工疗站于去年10月在招宝山街道成立后,一切悄然发生了改变……

  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他们以师生相称:老师,是曾担任后大街社区书记的葛菊英等5位退休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学员,是一群成年精神病康复者、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人员。师生相遇一年来,这个特殊人群原本孤独简单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一个学员爱恋的“家”

  “老师好!”日前,当我们随葛老师走进康馨工疗站时,二十几个围坐在一张会议桌前做着简单手工活的学员礼貌地齐声问好。葛老师和同事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年前,这群学员刚到工疗站时,都很排斥和外人接触。“这些特殊学员,每人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辛酸故事。”葛老师坦言,老师们明白,教这群学员困难重重,但没人想过放弃,“他们在我们眼里就是一群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和他人。”

  学习文明礼仪、练做广播体操、学说宁波老话……这是老师们为学员特别准备的康复训练内容。工作看似简单,但教起这群特殊学员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老师们没有丝毫气馁。教学时,几位老师放慢语速,提高音量,一遍两遍学不好,就多说几次、多教几遍,直到学员们都学会。

  渐渐地,紧闭嘴巴的学生开口了,喃喃自语的学生与人交流了,自顾自把玩手中东西的学生喜欢与人共享了……工疗站成了学员们爱恋的大家庭。

  一份“有工作”的生活

  “不仅要帮助特殊学员融入社会,而且要让他们尽可能拥有一技之长,这是成立康馨工疗站的宗旨和目的。”葛菊英说。

  工疗站开办后不久,就与来料加工单位开展了一项组合修正带业务。这些手工活在常人眼里十分简单,但要教会这些特殊学员却是一道难题。

  “把这两只小鸭子嘴巴对嘴巴,再将它们合在一起就成功了。”老师拿起一个组合修正带示范:“即便这样形象化地手把手教,很多学生还是会做错。”

  小施今年27岁,以前,父母说起他只能暗自落泪。后来在葛菊英的动员下,小施进入工疗站进行康复学习训练。老师们针对小施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一边表扬他掌握要领快,一边鼓励其带动另外几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越做越好。

  短短几个月,小施的父母发现儿子懂事多了,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小施在今年4月一场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推介会上应聘成功,顺利前往企业工作。

  如今,康馨工疗站已吸纳学员25名,同时与多家企业、加工点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现在学员每个月都有一些收入,钱不多,却让不少家长看到了希望。”

  一群胜似父母的“园丁”

  “没有5位胜似父母的‘园丁’,就没有孩子们今天可喜的变化。”一位学员家长接受采访时感慨。

  5位“园丁”中,除了一手组建康馨工疗站的站长葛菊英外,韩亚菊、王亚萍也是退休不退岗的“热心肠”,张静则是个颇有亲和力的社区工作者,唯一的男老师王建良主要负责体力活。

  为教好这群特殊学员,几位老师早在工疗站运行前,便多次上门走访,做到对每位学员的姓名、年龄、残疾类型、身体状况、服药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生活习性、性格脾气等“一口清”。

  工疗站开办后,老师们从早到晚陪伴着学员,做到“学员身边不断人,老师目中不离人”,突发事件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今年夏天,一女学员午餐时不慎鱼刺鲠喉,在旁的王建良发现其神色异常,当即冒着高温用三轮车把她送到医院救治。家长为此感激地说:“他们真是一群比我们做父母的还心细的‘园丁’。”

  这群学员大多数没有外出参观、实践的经历,因此各类户外活动是他们的最爱。工疗站开办以来,老师们已先后组织他们参观了防空博览园、海防遗迹、金秋菊展、宁波帮博物馆,前往湾塘草莓基地、骆驼葡萄园、庄市蔬菜基地等开展了十多次外出活动。宁波日报记者 王量迪 镇海记者站 张寒 通讯员 沈颖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