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早期妇女工作者宋银宝的不平凡经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1-20 13:48:27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早期妇女工作者宋银宝的不平凡经历

2006年,宋银宝拍照留念。

早期妇女工作者宋银宝的不平凡经历

1958年,湾塘乡青年入伍时和妇女干部留影。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许多新气象,妇女地位变化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我区蛟川街道棉丰村中心桥的宋银宝是新中国初期无数的妇女工作者之一,她们逐渐从“主内”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走进会场,走入田间。

调解员:走村入户化矛盾

1940年,宋银宝在镇海结婚。一年后,日本兵从镇海登陆,攻占宁波。于是,她随家人逃到上海小舅舅处。1949年解放后,又返回镇海老家。后来土地改革,她家5口人分得田地,从此一家人就在农村扎了根。

1953年,这位虽然只读了半年书,但去过大上海,性格外向的宋银宝在村里当组织委员,负责妇女工作。1961年,她当上村妇女主任,直到1980年退休。

宋银宝现在已92岁高龄,但思维清楚,问什么、答什么。在她印象中,工作初期主要是帮助妇女摆脱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提高妇女地位。她说,受传统观念影响,共和国成立初期妇女地位不是很高。

那时,村里妇女一般不出门、不下地,就在家里纺纱、织布,除非农忙时才去田地里帮忙。让她们参加村里的妇女工作会议,必须一家家请,好话说尽,还不一定请得来。在家里,妇女须严守妇道,伺候公婆、丈夫是“天职”。若有做得不到位,甚至还要遭到打骂。因此,宋银宝说,刚做妇女工作时,她就是个家庭矛盾调解员。

村里有丈夫打老婆,她赶过去劝说。一边安抚女主人,一边对男主人讲妇女政策,使他意识到女性不能随便打骂,妇女有妇女的权益;村里谁家有婆媳矛盾,她就去苦口婆心地劝说双方各退一步,家和万事兴。

有一次,宋银宝去村民家做调解工作,印象尤其深刻。她说,这户人家很穷,婆媳双方为赡养费争吵不休。一边是母亲,一边是老婆,使得夹在中间的男主人很为难。刚进家门,婆媳双方就向宋银宝大倒苦水。她仔细听着,等双方说够了,她说,一家人吵架总不好,父母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作为晚辈,给老人一些赡养费是应该的,不过晚辈经济不宽裕,父母也要体谅,不如双方都让一步,赡养费还是要给的,但少给一些,你们看行不行?听了宋银宝这番话,婆媳双方不再为这事争吵。宋银宝说,解放初,村民家里都不富裕,像这样的争吵很多,她一家一户去做思想工作是常事。她也从中练出一身劝说的本事。

征兵工作是宋银宝劝说本领的另一个体现。1955年,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的兵役。

1958年,征兵名额分配到棉丰村,艰难的征兵工作开始。宋银宝说,那时村里加入公社,每个人都是出体力挣工分,干得越多挣的工分越多,有的人家本来劳动力就少,去当了兵,家里就少一个劳动力,父母更担心的是当兵很可能要去打仗,所以很多人家不愿送孩子去当兵。宋银宝的“三寸不烂之舌”在这时发挥了作用。至今,她还保留着一张1958年2月拍摄的欢送新兵入伍时的留影。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