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首演前,当剧团前去拜会浙江等地同乡会会长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家乡来演出了,按惯例需要“认购”多少门票,我们一定支持。出乎意料的是,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总裁邹建红颇为自豪地谢绝了:“谢谢了,不用了,出票率已达到七成,我们是来送票请你们参加演出前的媒体和贵宾冷餐会,不过这些票总共20张,各位会长每位只有一张。”
文化“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次次贯穿产业链全程的实践,是在成熟的文化市场环境下重构艺术语言与运营模式的升华。
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为了让浓浓的中国味真正走入美国观众的心,赴美前,宁波市演艺集团特地邀请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戏剧舞蹈系教授殷梅和麻省理工学院视觉艺术系教授Joy为《十里红妆》在美国演出把脉,希望能更好地找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为中国故事赋予“个性美”。
但就是这两位在电子邮件中表示“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让人感到振奋”的艺术家,一到宁波,看了全本演出后,毫不客气抛出了12个“看不懂”:“双人舞的缠绕太过繁复、迂回,现代人的欣赏习惯中,男女主角的情感交流有时四目相对、一个眼神岂不更好?”“道具红肚兜,有大红的、有粉红的,为什么细节不统一?”“在流水前传递孩子,但美国观众甚至会以为要把孩子丢水里去了……”
“传递孩子代表的是情感的传递,不过流水的布景位置可以改”、“双人舞缠绕的确可以改得更简洁”……双方不断磨合,最后在保持整体结构和故事框架的基础上,12个“看不懂”改了8个。比如在舞台音乐中,大胆运用了西洋和民族两个乐队,在抒情时用西洋弦乐,在激情时调用民族管乐,巧妙的编配使表演、舞美、音乐浑然一体。
特别是为了一段两分钟的“绣肚兜”舞蹈,“顶真”的中外艺术家们从排练厅一直“吵”到了宁波保利剧院彩排现场———原来这一表现情感高潮的部分,是女主角一人坐在舞台中间的椅子上绣,6个女孩作为背景在远处。美国艺术家建议,放7把椅子,7个人一起绣,动作都一模一样。“100多场都是这么演下来了,为什么要改?”“一换队形,精心设计的大型舞台道具还怎么凸显?”当时,“空气中满是火药味”。到底听谁的?邹建红站出来协调:“听现场效果的!”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一改动让群舞成了女主角思绪的映射,收放间制造了蒙太奇效果,与“梦”的主题十分吻合;众人整齐划一同时绣,也更加能凸现高潮。效果如何呢?用老邹的话说:以前这一段从来没有掌声,而当晚,也恰恰是这个“点睛之笔”,使得该舞段在台上第一次收获了掌声,在美国演出时更是次次掌声热烈。
讲好中国故事还得服水土、会吆喝,赴美演出的运营模式是完全市场化、本土化的商演。团里与合作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找来纽约当地的策划宣传公司,结合美国观众喜好设计了海报和宣传册页,租用哥伦布大道的巨幅广告牌进行宣传;剧组抵达纽约后,立即安排出品人、制作人和导演参与媒体节目推广;还联系在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亚洲文化协会开展讲座,与美国艺术家面对面交流。
演出初获成功,邹建红十分感慨,“当年我来美国学习,课堂上频频提问,如何运作到美国的大剧院演出、场租费如何,来自林肯艺术中心的专家就是不肯细说,人家不相信中国剧目能真正来商演。这次,虽然演出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毕竟迈出了针对国外主流人群、市场化演出的第一步,洛克菲勒基金会还当即决定赞助剧团两位主创前来进修。”
纽约,只是《十里红妆》“走出去”的一个闪光瞬间,在海外的“宁波文化周”上,在乌镇大剧院里,它都俘获了观众的心。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加尼姆·希卜里是最早到达剧场的观众,他说:“今晚是我第一次看中国舞剧,看了故事简介,我觉得这部剧就像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