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於崇良、傅信娣老人:甘苦长相守 家风代代传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2-13 10:31:17   稿源: 北仑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於崇良、傅信娣老人:甘苦长相守 家风代代传

於家在2009年8月拍摄的全家福。

於崇良、傅信娣老人:甘苦长相守 家风代代传

图为傅信娣、於崇良、於贤德(从左至右)近照。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龚雯雯 实习生 张欢)1944年十月初八,从横河於家搬到算山村邱家马头墙的一户普通人家,一对年轻男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那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婚礼没有铺张奢华的喜宴,更谈不上富丽的嫁妆和豪华的新房,只有屋内那一对点燃的红蜡烛伴着窗口的喜字窗花,昭示着这是一个好日子。

时间过去70余年,当年的这对年轻人已然白发苍苍、儿孙满堂。当午后的阳光下,他们相靠坐在沙发前,向记者回忆起这相携度过的几十载光阴,那些关于生活的酸甜苦辣,仿佛再一次重演着。

携手同甘共苦70多年

“我们结婚那年代,婚前不要说像今天这样谈恋爱,连面都没有见过。但这么多年,同甘共苦,真的是谁也离不开谁了。”於崇良老人握着老伴傅信娣的手感慨万千。出生于1923年的於崇良今年已92岁高龄,目前除了看东西有些吃力,身体还算康健。傅信娣比他小4岁,今年也已88岁,老人家很健谈,讲话时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看得出是个爽快乐观的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算山村民们多以务农为主业,经济条件大都不是很好。为了改善生活,当时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其中又以去隔海相望的大上海居多。

事实上,早在1941年结婚前,於崇良就跟着父亲加入了打工大军,在上海一家工厂里学钳工,谁知战争爆发,法国老板关了厂子回国去了,正在当学徒的於崇良只好跟着父亲学做木匠。婚后没多久,顾不上享受新婚的快乐,简单收拾了行囊,他又奔赴上海。战争年代,他多次失业,回乡务农当过雇工。解放后才又回到上海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才回家。那会儿,宁波来往上海多是轮船,一艘船上像於崇良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轮船起锚开航,江涛翻滚,大家挤在狭窄的船舱内,挥着手向岸上的亲人告别。

“那时候,基本上一年也就春节回家一次,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一年回来两次。”於崇良说,刚到上海那几年,为了维持生计,大家都是拼了命地干活,谁都不敢偷懒。好不容易月底发了钱,也不舍得用,一股脑儿都寄回家。

於崇良、傅信娣老人:甘苦长相守 家风代代传

图为於崇良1965年获得的上海市五好职工奖章。

因为性格本分,干活认真,於崇良在厂里的口碑一直挺不错,加上他又勤奋好学,解放后被一家模具厂挑去做了木模工。从普通的木匠改做木模,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於崇良虽然只有小学六年级的文化,但他坚持刻苦学习,认真学习制图、木模等相关知识,尽管40多岁,他还是以再当小学生的精神,坚持上职工夜校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学习使他在木模制作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胜任厂里各种木模制作的任务,后来还培养了6个徒弟。这样的好学之风后来在他几个儿子身上也得到了传承。於崇良家中,至今还保存着1965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颁发的一枚“五好职工”的奖章。

丈夫出门打工,家里的活自然而然都落在了妻子身上。从18岁嫁到於家,傅信娣养育了4个儿子。从家里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傅信娣几乎扛起了整个家。虽然当时上海的工资普遍要比北仑本地高一些,但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足。傅信娣告诉记者,当时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把一块钱揉碎了掰成两块钱花,尤其是刚结婚那几年,很多操持家务的技巧不懂,需要从头开始学,不过她心里有一个念头,必须要争气,一定要把自家的日子给过好了。

在和婆婆相处的几十年里,傅信娣也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婆媳两人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直到婆婆去世,她都是在身旁伺候。有什么好吃的,她首先想到的是婆婆,每次於崇良从上海回来,她唯一嘱咐的事情就是不要忘记给婆婆带东西。傅信娣说,婆婆没有女儿,她这个儿媳妇就是她女儿了。

1953年,当时的永丰乡人民政府要评一个先进家庭,树立典型。乡政府工作人员分几路到底下几个村来暗访,当问到傅信娣当时居住的算山村时,村里邻舍一致推荐了他们家。“我婆婆看到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家里,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吓了一大跳。”傅信娣笑着说道。那次评选,整个永丰乡一共推荐了好几户家庭,但最后只有傅信娣家被评上。

教育孩子踏实好学

“望子成龙”大概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但能够教育好孩子,并“让人成龙”并非是每个家长都能够做到的。在不少左邻右舍眼中,於崇良、傅信娣夫妇就是能够“让人成龙”的家长。

老於家的几个孩子都很争气,老大於贻伟小学毕业后考入宁波五中读书,1981年由于车祸意外去世,生前是宁波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里的骨干;老二於贤德从小就勤奋好学,197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工作六年后考取中山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后来还获得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退休前先后在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任教;老三於诒丰是一名出色的会计,退休后又被企业返聘,继续发挥专业特长;老四於贤登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当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退休前在浙江财经大学任教。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於贤德告诉记者,虽然父母亲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父亲只上过六年小学,母亲也只读了四年书,但父母都是爱学习的人,特别是父亲,在上海这些年,除了上夜校主动学习,还一直坚持练毛笔字,母亲直到现在也每天坚持读书看报,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几兄弟的读书成长。

他向记者回忆说,那会儿父亲在上海工作,常常会往家里寄东西,寄的最多的就是书了,哪怕等到他后来上了大学,父亲的这一习惯也没有改变,他现在的书柜里还保留着父亲当时从上海寄的各种书籍。印象中,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听说学校正在学写毛笔字,自己省吃俭用还特意给他们寄了湖笔和《唐颜鲁公多宝塔碑》字帖。

1969年,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於贤德被分配去了算山一队插队。在两年半的支农时光里,父母也成了於贤德最大的后盾。“其实那时下乡支农,很多年轻人都是不愿意去的,因为下乡意味着户口要划下去,意味着可能一辈子都要呆在农村了。”於贤德说,但父母却坚持让他下乡,并鼓励他,无论在哪个地方,都要踏实肯干,要不断地学习,“后来每天除了上下工,我一直坚持学习,坚持写作,甚至连很少用的英语都没有丢,几年后,小弟弟又加入了支农插队的行列,同样记住了父母的教诲,坚持劳动,坚持学习。”

於崇良、傅信娣老人:甘苦长相守 家风代代传

图为傅信娣1981年获得的省级“好家长”称号奖状。

在於崇良夫妇现住的家中,挂在墙上的一幅奖状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那是1981年在全省文明家庭活动评选中,浙江省总工会、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妇联、经济生活报联合授予傅信娣的省级“好家长”的光荣称号。“那个年代,所有的家长都还在忙于为生计奔波,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像现在,可以每天辅导督促孩子读书,但父母给我们几兄弟营造的这个认真好学的家庭氛围,却是比这些辅导督促更重要。”於贤德感慨道。

如今,於家几兄弟也将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影响给了他们的孩子。在於家下一代中,几个孩子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於贤德的女儿美国博士毕业后,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助理教授,於诒丰的女儿从银行职员做起,现是宁波一家信托理财公司的负责人,於贤登的女儿也在美国攻读了两个硕士学位,目前在西雅图从事物流工作。

一辈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在於崇良夫妇家中,记者还看到一个绘画本,上面画的或是神态可掬的动物,或是形象逼真的水果,虽然绘画笔触略显简单,但却很是活灵活现。看到记者对这个画很感兴趣,傅信娣老人开心地一页页为记者介绍起来,原来这些都是她画的。

“前几年还可以,现在眼睛不行啦。”傅信娣笑着说,这些都是她画了送给周围的小孩子的,因为小孩子都很喜欢,她陆陆续续画了有十多本。

在於家几兄弟看来,母亲一辈子都是那样的热情友善,乐于助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有不少青壮年都和於崇良一样在外地打工,那时候没有电话,书信就成了他们与家里唯一的交流方式。傅信娣读过几年书,就一直义务为左邻右舍代写家书。“其实在我们看来,家书是很不好写的,因为写的都是人家家里的私事。”於贤德说,不过母亲的人缘很好,大家都很相信她,写完家书,母亲一般还会顺带套上信封、贴上邮票给帮着寄了出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傅信娣又被推举成为了大碶镇第二居委会的义务调解员,这一干就是30多年。这么多年,她遇到需要调解的纠纷五花八门,有两夫妻闹离婚找她主持公道的,有涉及到老人赡养纠纷的,有邻舍隔壁话不投机起口角的,虽说也没有很大的矛盾,但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时还会遭受误解,她也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地对待。

三十多年,她到底调解了多少桩矛盾,恐怕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互相缺乏沟通造成的,大家坐下来把话说清楚,也就好了。”傅信娣笑着向记者说道。

在於贤德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门前还常年晾着一桶白开水,好些年不曾中断。“我后来才知道,这些水都是给路过家门口,上山拾柴的人喝的。”於贤德说,那时家门口有几口水缸,拾柴的人下山路过口渴,经常会在那儿舀水喝,母亲怕他们喝生水闹肚子,就每天备一桶烧好的开水晾在那儿,“那时候大家生活都不容易,但只要邻舍有什么经济上的困难,母亲总是二话不说地给予帮助,有时候哪怕是路边遇上的陌生人,她都会帮。”

几十年来,在父母的影响下,於家几兄弟一直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即使是现在都已退休,也坚持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继续发挥余热。多年来,兄弟间始终关系融洽,互帮互助。

於贤德告诉记者,两位老人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先进的事迹,但一辈子与人为善,勤勤恳恳,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他们的言传身教也是给予几兄弟最大的精神财富。(文中配图均由孙红军拍摄或翻拍)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