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村的符氏之源
隐没在姚北大大小小连区成片的江南村庄里,天华村看上去貌不惊人,但幢幢精致的小楼以及精心设计的小桥流水,都在无声中透露出整个村庄的富庶和讲究。但在天华人眼里,物质的富足远没有精神层面的符氏文化更让他们骄傲。
符凌恢说,天华村落已有1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符氏文化,这是符氏始祖姬雅当时恐怕也没有想到的。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早在姬雅当年陪同秦始皇南巡时,他就同余姚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南巡1300年后,他的一个后人机缘巧合来到姚北落脚,开枝散叶,成就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天华村。
余姚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时设郡县。秦始皇最后一次南巡,声势浩大的车队巡至会稽郡,从越州到姚西“饮马于潭,屯兵渚山”,即今日马渚镇,又来到大隐,随同南巡的就有符氏先祖雅公。
秦始皇见此地沃野平川,阡陌纵横,村邑星罗棋布,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繁荣景象。他龙颜大悦,下令就地驻扎酒宴几日,以解途中车马劳困,当年停车饲马之地就称为如今的车厩。
就在饮酒时,有人来报姚北一带病疫已流行多时,百姓无力医治深受其苦。雅公关爱民生,当即奏报秦皇同意,派出御医赴姚北一带为百姓治病。
御医奉令行医,不辞辛劳,日夜为百姓看病抓药,过一村就治好一方病人。而当时越州余姚县开元乡禾山里一带疫情尤甚,御医一路采集生长在路边、河岸的“马蹄金”药草洗涤干净,拿到村里放入大锅,加上“凤尾草”等几味药材,添足水煮沸,让病人服用几回,疫情终于被控制。
村民感恩于秦皇天子派来的御医,称其为“天医”,后人为纪念他,塑了神像供奉,称为“天医菩萨”。
时至东汉年间,神医华佗一路行医来到禾山一带村邑,为百姓治病驱疫。他采集村落园庭生长的艾叶,晒干后揉成一个个球丸状,给患有风湿性、跌打损伤的病人,用银针扎,用艾球熏炙,许多人的伤病被治愈。
村民感恩,又为华陀塑了像,供奉起来,与天医菩萨共享香火。因村里供奉天医、华陀,村中贤达提议村落改名为天华。天华村名由此诞生。
上世纪70年代,庵堂被毁,而两尊菩萨真身则由村民偷偷保护起来,留在民间。时至今天,两尊菩萨还保存在村里。
到了北宋时期,符氏家族鼎盛繁荣。符氏颜卿公,九兄九封爵、五女三皇后,得子昭愿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官封魏王、太师。公元1002年,其孙君谟迁徙余姚天华村,即迁姚始祖符承谋。
当时的天华村还没符姓,盛、沈两氏是大姓,望族盛清老先生与符承谋同朝为官,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不少,但也是莫逆之交。
当时金兵屡屡南犯,北宋王朝风雨飘摇,符承谋辞官携夫人来到天华村,来到盛清老岳父家定居,入赘金紫盛家。
符氏家族开始在天华村分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别具特色的符氏文化。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