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潇在检测带电显示仪。 记者许鸿晶摄
记者许鸿晶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脚踩绝缘鞋。黄潇,一个87年出生的女孩,原本乌黑的长发被扎成丸子头,藏在了安全帽里。
在供电系统,一般用帽子区分职工的工种,红色是行政管理人员,黄色是施工人员,蓝色是检修人员。戴着蓝色帽子的黄潇是市供电局变电检修一部的一名维修工。
供电系统女性比例本来就低,在一线的维修部门,男性更是占了大多数。在变电检修部,二三十号人中,加上黄潇,一共只有3名女性。
黄潇回忆,2014年4月,她从调度部门转入了变电检修部。一到变电检修部就碰到了两个大项目,两个乡镇变电站的升级改造。那段时间,黄潇跟着老师傅们同进同出,最初的感受就是“晒”和“沉”。原来在调度室,虽然三班倒,但好在是室内,不用日晒雨淋,而在那次升级改造中,因为不少室外的变电设备需要更换,黄潇跟着进进出出,原本皮肤白皙的黄潇很快就黑了一圈。不仅如此,她还需要自己动手搬检修实验设备,而这些设备,随便一样都是好几十斤。黄潇说每次出工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重约10公斤,已经是所有设备中最轻的了,“天天搬运设备,现在,上了班我就是一女汉子,下了班我还是个爱美的女孩子”。
安全,采访过程中,黄潇一再强调。进入机房前,她提醒记者,要戴安全帽,不能随意走动。“开关室里都是带电设备,手不能到处乱碰,周围的设备也不能倚靠。”为此,黄潇刚开始干这项工作时,时刻深呼吸提醒自己,“切忌心浮气躁,要细心再细心!”为了保障供电可靠性,很多检修任务都是在线路不停电情况下进行的,检修时哪怕是拧颗螺丝也要动作规范,冷静严谨。
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为检查带电显示仪指示灯不亮的原因,黄潇惯用的方法是“排除法”。这一次任务算是比较简单的,三下五除二,两次假设很快就找到了症结所在。可是大多数情况下,黄潇和同事们碰到的问题都比较棘手。
去年下半年,快接近傍晚下班时,黄潇突然接到指令:四明山余山变主控室出现了故障。赶到四明山后,虽然查明了原因,是一条直流系统负极接地了,但是十多路线路中到底是哪一条得逐一排查,最后确定故障点为10千伏电容器开关控制电缆破裂造成接地,这一排查就花了整整两个小时,问题解决已到晚上8点,“饿过头,那是家常便饭了。为了抓紧时间让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不完成任务,我们都不会想到去吃饭”。
在变电检修部不到一年,黄潇俨然已经适应了这个岗位。“大多数人很难把女性跟检修工联系到一块儿,可在我们这儿,我的师父陈夏琴都快干22年了,她是我的榜样。”黄潇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