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山东小伙专卖北仑本地时令蔬菜 辛苦赚钱在老家买了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17 10:18:28   稿源: 北仑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山东小伙专卖北仑本地时令蔬菜 辛苦赚钱在老家买了房

图为管春章在自己的摊位前。(记者蔡晓馨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蔡晓馨)春天卖茄子,夏天卖茭白,秋天卖土豆,冬天卖雷笋,大碶菜场里一位来自山东的80后小伙专卖本地时令蔬菜,凭着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加上自己的吃苦耐劳,生意越做越顺手。

卖过瓜子,卖过水果,积累了不少经验

管春章,山东临沂人,今年27岁,别看他年纪不大,做生意可是有点年头了。16岁起他就帮着家里卖炒货,后来又一人卖了2年水果。“12年前,我刚来北仑时,还做了8个月的模具学徒工,但当时家里生意忙不过来,再加上不太喜欢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就索性不学了。”

管春章说,他很佩服自己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老家到北仑打拼。“他们卖过废品,生活稳定些后又在大碶菜场附近租了摊位卖炒货,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我来北仑后,跟着父母干了5年,才慢慢学会如何打理一个摊位,也真正体会到挣钱不易。”

2008年,管春章开始自立门户,在大碶菜场租了个摊位,卖起了水果。“当时就是觉得水果利润可观,拿到就可以直接卖,比炒货生意简单多了。”当时,父母给他买了辆小面包车,他就开着车去嘉兴水果市场拿货。

管春章告诉记者,自己除了从市场拿货外,还喜欢去附近田头直接拿货。“当时比较爱玩,喜欢开着车到处走。当时鄞州洞桥的西瓜很有名,我就开着车去进货。宝幢的李子开卖了,我就去进李子,也曾经去梅山收购过草莓,都卖得不错。”

4年前开始转卖蔬菜,只卖本地产时令货

做了一段时间后,管春章就发现了水果生意风险太高。“水果虽然利润高,可是成本也高,有的时候拿一次货,三四天才能看到收益,货源不佳,天气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砸在手里。”于是2010年初,管春章又在大碶菜场租了两个摊位,转做蔬菜零售生意。

“转行”的灵感源自一次田间收购。“当时我在宝幢收李子,旁边就是蔬菜地,打听了一下价格,比水果可便宜多了。”低成本也就意味着低风险,虽然利润少点但稳妥。“毕竟买菜的人要比买水果的多多了。”

管春章还特地花了些时间,去留意本地人的买菜习惯。“北仑人最爱吃本地产的时令蔬菜,讲究某种蔬菜只有在这个季节才最好吃。”管春章说。

记者采访当天,管春章正卖着奉化雷笋,这是他前一天晚上刚从奉化拉过来的。据管春章介绍,自己卖的品种虽然不多,但一个品种一天五六百斤的销量不在话下。

“昨天晚上我又去地里收了些莴笋,前阵子本地的还是空心的,现在不会了。吃起来又鲜又嫩,一早上就卖光了。”趁着客人稍少的间隙,管春章又和记者念叨起了他的“生意经”:“清明以前我要多收点黑茄,到了清明前后就开始卖倭豆。5月可以卖茭白,一直能卖到10月左右,然后三山的土豆就接上了。这些都是去年卖得比较好的时令性强的地产蔬菜……”

去年挣了20多万元,已经在老家买了房

正是凭着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去年一年管春章挣了20余万元。“去年还在老家买了套房子。”别看他挣得不少,但也确实是辛苦,由于只有一人忙活生意,连轴干上30多个小时是常事。

“昨天早上四点就起来卖菜,一直干到下午收摊,吃了口晚饭就赶着去收莴笋,晚上10点又赶到奉化收雷笋。回家都凌晨1点了,睡了三个小时又得起来干活。连过年都赶不及回老家,一直忙到正月初五才动身,初九又回来了。”

新的一年里,管春章也有自己的打算。“现在趁着还年轻,还有体力,得把这蔬菜生意好好干,多存点钱。等过两年体力跟不上了,看看能不能再转做餐饮业或者回老家做点小生意。”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