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的义诊现场。 通讯员 肖艳 摄
□宁波晚报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毛一波 肖艳
在海曙南门街道万安社区,有这样一群可敬的志愿者,他们在退休前都是各大医院、卫生院的资深医师,每天为治病救人而忙碌,退休后,他们凭借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在每周四上午开设义诊,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博得众人的交口称赞,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家门口的专家号”。
退休医生家门口定时义诊
昨天上午8点20分,距离义诊开始还有10分钟,已经有好几位居民在万安社区科普馆门前等待了。
“前阵子,我老感觉身体不舒服,晚上也睡不好,还好有郑医生,她和我聊了很久,让我宽心,还提醒我注意饮食,这几天身体轻松了不少,今天再让她帮我看看。”“最近血压有点高,正好到顾医生这里量一下,顺便问问情况。”等待的时间,居民王阿姨和陈大妈拉起了家常,在她们口中,这些义诊志愿者特别亲切、温暖。
时间一到,居民依次走进馆内咨询。现场,4张写字台拼成一张大桌子,桌上放着简单的医疗检查工具,3个穿着白大褂的志愿者分别落座,开始问诊。他们一边聆听居民诉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居民的症状,有时还给居民做些初步检查。有的居民带了病历来,志愿者仔细看完后,又逐条分析、解答。
“阿姐,你说你平时口干,又有些干咳,应该是肺燥,回去炖点川贝雪梨就好了,没关系的。”“李师傅,你体检表上的检查结果虽然很接近医院给的参考范围,但这并不代表你身体有问题,年纪大了,新陈代谢变慢,这是正常的,你平时饮食注意些,适当锻炼就可以了。”……
其他社区的居民慕名而来
现场还有一位穿着深色外套的阿姨,手上拿着一些病历资料,神色略显不安。记者上前询问,阿姨姓严,住在汪弄社区。听朋友说每周四上午万安社区会有老医生义诊,她就特地过来看看。
严阿姨告诉记者,她这几年消化不太好,有时候还会泛酸。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去看过,也吃了不少药,但医院里看病的人多,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医生细聊,总是放心不下。“我也知道,医院每天那么多病人,医生跟每个人讲完病情和注意事项就已经很忙了,基本没有时间跟病人说养生保健的事。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有些慢性毛病的,就特别希望有专家来跟我们仔细聊聊平时该怎么吃,怎么保养……”
严阿姨说,她其实是当天第一个到科普馆的,在旁边观察了半天,看到志愿者们那么耐心地跟居民们分析病情病因,还给出建议,心里踏实了很多,“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得好好问问呢。”
时近中午,等前来咨询、问诊的居民们都离去了,志愿者们才歇了一口气,结束了这次义诊活动。
已经坚持了快一年
记者了解到,万安社区每周四上午的义诊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的,一直坚持了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单单去年下半年,前去咨询问诊的就有800多人次。
“在我们社区,住着很多从医院、卫生院退休的医生、专家。早在2002年,社区就将30名退休医生组织起来,由从第一医院退休的消化科专家金永镇医生担任卫生志愿者队伍的领头人,在学雷锋活动、节假日时,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此外,部分志愿者还和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结对,经常上门为困难居民服务,在社区内树立了极好的口碑。”万安社区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每周四上午的义诊,也是金医生的主意。去年年初,金医生在小区散步时遇到了刚从医院回来的邻居老大爷,老大爷随口对金医生抱怨,说年纪大了不中用,感冒去趟医院,乘车排队,检查缴费,回来走都走不动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金医生回头就和其他志愿者商议,大家最终决定将义诊的时间固定在每周四上午,让志愿者轮流为居民服务。
金医生今年已经83岁了,其他志愿者考虑到他的身体,只有在忙不过来时才会找他帮忙。从今年开始,又有2位退休医生加入到了义诊的队伍中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