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啸天昨日接受记者采访
“堵住了柳忠秧,万万没想到评出了个周啸天。”这是去年8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之后,在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成为鲁奖历史上第一个以传统诗词获奖的作者,周啸天以及他的诗在不少人看来有些“看不懂”,甚至震惊。
“不知者不为过,不用对这些事情介意。他在说我在笑,没必要多言。”昨天在甬接受记者采访,再被问及鲁奖风波,周啸天的回应很简洁。年近七旬的他,似乎早就看开这些纷扰的口水之争。
□记者 朱琦琳 摄影 记者 贾东流
鲁奖效应 “让我交流平台大了一些”
昨天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周啸天,一件浅色衬衣配米色外套,穿着十分朴素。此行来宁波,他的行程可谓满满当当。除了在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漫话诗词》,他还去宁波大学等地参加两场讲座。
在采访中,周啸天一直很强调“我和诗词的缘分”。他说,自己研究古典诗词有三十多年,而且从小就喜欢。“后来念大学读硕士开始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和奥秘。我知道它的生命力还在,就利用古人的经验来进行创作。”
周啸天表示,虽有古人的经验可以利用,但如何翻出别人的手心有所创新,却是需要下功夫的。“跟风是没有用的。写诗的人,首先需要会修炼自己。”
自从去年8月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鲁奖得主”这个头衔就成了周啸天一时半会难以回避的话题。也因为这个头衔,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活动“邀约”多了起来,他变得比以前忙碌得多。
当记者问及“鲁奖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时,周啸天表示“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在他看来,虽然讲座邀约增多有鲁奖效应在,但也只是说明“我现在的交流平台大了一些,交流的活动多了一些而已。”
再谈争议 “时间会说明一切问题”
前有周啸天后有余秀华,短短半年多时间,两位诗人在中国的文化圈引起了两场大讨论。在不少人看来,舆论对于诗歌的关注,或许说明诗歌这一昔日在文学体系里已经偏弱的体裁,正在慢慢实现复苏。
对此,周啸天又是怎么看的呢?“对传统诗词热爱的人,一直都有,只是现在越来越多。这说明,诗歌的传播从来没有断过。而今,只是得益于新媒体,这种传播更加迅捷。”
当然,周啸天和余秀华的走红,其间是夹杂着不少的口水之争的。“网络是一个谁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地方。会有这么一些人平时根本就不读诗词,对此了解甚少,但是热衷于发言。信息如此不对称,那么他在说我在笑,根本没必要多言。”周啸天笑着说。
当有记者表示挺喜欢周啸天《将进茶》这本诗词选的时候,周啸天开玩笑道,“那说明你的水平跟王蒙比较接近。”周啸天表示,自己遭遇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自己作品比较认可的是王蒙、杨牧等名家,而吐槽的多是无名大众。“到底谁掌握着门道,时间会说明一切问题。”
由于在诗中关注印尼海啸、张国荣、超级女声等时事新闻,外界称周啸天的作品为“新闻诗”。
接受记者采访,周啸天却强调新闻诗并非贬义。“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最典型、最著名的新闻诗。其实,诗歌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