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公共法律服务的"象山样本" 让法治信仰根植百姓心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4-12 07:40:5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咨询、调解都实在解决不了的纠纷,中心也会引导当事人依法诉讼。

  不久前,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安徽宿州人丁计峰,和其他受伤工友找到中心寻求帮助。中心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全程服务,直到案子圆满了结。“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拿到赔偿。”丁计峰说。

  用工作创新撬动法治进程

  信访案件大多涉法涉诉。前些年,群众遇到问题就上访,有的上访群众就等着县领导的接访日,但有些问题尤其是涉法涉诉的,接待领导是难以现场答复的。群众找信访部门,奔波很多次,问题还是没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单位”。

  为此,中心在全省率先设立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室,利用第三方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对初访群众说服教育、疏导引导,并用协调、调解、诉讼援助等措施,引导和帮助群众依法解决问题。

  “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室好比‘专家门诊’。百姓有涉法涉诉的问题,不去找信访局,而是到这儿来,由法律专家为其‘把脉问诊’、开具‘药方’。”中心主任叶露说。

  前不久,丹西街道某劳务派遣公司10余名职工因公司拖欠加班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金发生争议,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又相互推诿,经中心值班律师讲解法律有关规定后,职工代表、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主动坐在一起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撤销了信访。

  据信访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到县信访局的年均信访量逐年减少。来自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经中心调解后息访的案件数占总信访案件量的98%左右。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解决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勇当法治建设“排头兵”。中心的创新探索“亮点”纷呈—————

  率先架构社会矛盾联调功能。有效发挥“大调解”机制优势,集中、高效地化解行业性专业领域以及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对于一般性纠纷,属于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疗纠纷范围的,由中心安排专业调委会当场化解;其他范围内的矛盾纠纷,由中心先行受理,分流或引导到有关部门或镇乡(街道)调处。对于疑难复杂难以在规定期限化解的,提交县联席会议处理。自运作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29起,涉及金额2268万元。

  率先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法律服务。中心在该县浏览量最大的“象山港论坛”,开通网上法律咨询栏目,由值班律师或工作人员在线为网民解答,几年来网民在线点击量累计超6万人次,接待各类法律咨询近百件,网民满意率达100%。同时,在县司法局门户网设立网上调解室和法律咨询室,第一时间受理群众法律咨询或纠纷调解,方便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服务。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