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治理改建后的西门直河河岸景观带。 (记者 林萍 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林萍 通讯员 谢镕宇 杨宗泽)走近流经白峰镇谢家岙新村老年房西边的西门直河,一阵凉爽的微风迎面吹来,眼前花红水绿,一条用鹅卵石铺设的蜿蜒小道从草坪间横穿而过,这一切构筑成了一幅“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美丽图景,让人觉得甚是惬意。而谁能想到一年前的这儿还是一片脏乱差,80间茶水房杂乱无章,周边堆满了柴火,甚至占了半个过道。“我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对这一片进行治理改建,现在回过头来看,成果还是很让人欣喜的,大家的辛苦努力也是很值得的。”谢家岙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忠笑着对记者说。
党员骨干带头,与老人们沟通,拆除80间茶水房
杨海忠告诉记者,谢家岙村是个征地拆迁后安置的新村,居住着建设四期码头时从峙北谢家岙村搬过来的80户老年人家。由于老年人保持用柴火烧饭烧水的习惯,所以在新造老年房同时,在河边建了80间茶水房以方便他们使用。“原本这小房子是让老年人烧烧水烧烧饭,没想到时间一长,房子周围的柴火越堆越多,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差,旁边的小路都被占用了,车辆无法通过,而且一些餐厨污水也流到河里。”杨海忠说。
为了让村子环境好起来,全面整治于去年3月份开始。对于领头人杨海忠来说,这个工程并不简单,尤其是前期的走访工作。“为了拆除80间茶水房,我们发动了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信的老年人挨家挨户去沟通解释。”杨海忠回忆道,“刚开始很多人都不愿意拆,我们就拿着效果图给他们看,跟他们解释治理后的环境会更好,能让他们居住得更舒适,慢慢的,大家也就接受了。”
说起走访工作,杨海忠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当时不少老党员率先带头拆自家的,做好榜样,年轻党员则首先说服自己的父母,接下来再在整个村子里推广开去。原老年协会理事胡德夫也是当时参与走访的一位,“当时开了很多次座谈会讨论这个事情,我们协会非常支持这个工作,会员们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因为这是为了我们老百姓好,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变得清爽。”胡德夫笑着说。
走访工作完成后,看着一堆堆密密麻麻的柴火,杨海忠又犯难了,怎么把这些东西搬走?“经过商量后,我们决定自己搬,当时有不少党员和村民都自愿报名参加义务搬迁和清理垃圾。”杨海忠说起当时的场景有些激动,“大家都特别热心,20多个人陆陆续续搬了十多天总算全部完成了,我都记不清装了多少趟卡车。”茶水房拆除了,接下来便是对老年房旁边的西门直河的整治。
河埠头修复、河岸绿化等工程让河岸面貌大大改善
杨海忠告诉记者,位于谢家岙的西门直河河段的整治工作从去年7月份开始,12月份完工,是白峰镇政府的一个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160多万元,主要包括河道拓宽、河岸绿化、河埠头修复等工程。不到半年时间,一条近200米长的河岸景观带出现在了村民的眼前,绿油油的草坪、高大的樟树、艳丽的茶花等都让大家欣喜不已。不少村民感慨道:“拆了风景好啊!”
杨海忠还告诉记者,这项工程还把原本十分狭窄的河道拓宽了5米,并用大理石铺设了从河埠头上到河岸的台阶,同时安装了不锈钢把手,这些都是为了方便村民。“接下来,我们村还将接进污水管道。”杨海忠笑着说,“这样村里的生态环境又能进一步改善。”
能自动抽水的洗衣台,让老人们不用再蹲着洗衣服
在离河岸不远的路边,记者看到几位年长的妇人正站在一排洗衣台前洗东西。杨海忠告诉记者,她们洗东西的水是河水,不是自来水。看着记者吃惊的样子,杨海忠解释道,洗衣台是村里为了方便村民洗东西而建造的。他们在河边挖了一口井,并在洗衣台下铺设了两条管道,一条通往河里,一条通往水井。洗衣台每个水龙头装有全自动自吸泵,一般情况下,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是从河里抽上来的。遇到下雨天,河水会变得十分浑浊,他们便会关闭通往河里的管道阀门,此时便从井里抽水到洗衣台,而井的作用主要是对河水进行沉淀过滤。“这样既能节约自来水,又能让老年人不用蹲着洗衣服,为他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杨海忠说。一位正在搓抹布的76岁梅大妈对洗衣台赞不绝口,“以前我都要去河里洗,年纪大了蹲不了很久,有了这个洗衣台后方便太多了。”据悉,洗完的水全都流入污水管道。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