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渔歌
澥浦镇余严村文化员郑梦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负责渔歌文化这一块。
她说,澥浦镇一带原先老街上的何家弄、童家门等,住着很多老渔民。老渔民们说起,所谓的渔歌,是他们在捕鱼时听着老一辈的人在唱,听着听着就听会了。然后有的人会加入自编的歌词,又把新的渔歌传承下去。
当时,渔船出海,渔民们劳作时唱歌,开心时唱歌,风调雨顺时唱歌,满舱回洋时更要唱。一艘船,两艘船,满大舱鱼装着。老大唱着歌,伙计也唱着歌,表示开心。
这情景,宛如一幅画面:宽阔的洋面上几艘组队的船,趁天气晴好,便拉开了悠悠的调子。你喊一声,我应一声。一来一回,一唱一和,好不开心。干活的更有力气了,听歌的会心一笑。就算是不喜欢唱歌的船老大,也会笑骂几句后不予干涉了。在船上,渔船老大就是船队说一不二的人。一般他说不能干的事,普通渔民是绝不能反对的。只有唱渔歌,是怎么也禁不掉的。谁能阻止欢乐的声音从心里冲出来,冲出口,冲到洋面上打转呢?
由于澥浦镇一带传统渔业手艺传下来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因此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渔歌本子。钱祥兴本人也有一个本子,密密麻麻记着歌词。最近一次搬家时,这个本子没有带出来,遗失了。
他还记得渔歌老底子的调子叫做《哭七七》,用的五更调(又称相思五更)、紫竹调、马灯调等。
钱祥兴的父亲叫钱文根,一字不识,却很会唱小调歌,尤其是渔歌渔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邻近的郑氏十七房大户人家闹花灯,按照当地习俗,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下灯,钱文根就会被别人请去唱小调。他站在花灯下,咿咿呀呀地唱《跑马灯—戏灯》等。据钱祥兴讲述,父亲可以唱到600多韵。比如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一韵。这样连续不断地唱下去。老人直到70多岁,还能声音洪亮地唱歌。
当时小小的钱祥兴跟着父亲,慢慢地也学会了不少。这些幼时的歌,到现在还能张口就来。
发展到后来,有的渔民上了岸,在田头也唱渔调,慢慢地演变成田头山歌的一种。以前的农民在种地时要用到一种工具,是28枚齿的落地耙。一耙下去,就会起韵唱一首歌。这样手起手落,干完了活,唱好了歌。
在年幼时的游会上,钱祥兴第一次听人唱渔歌。当时,澥浦镇因为日本人投降了,日子太平了,行了次“太平会”。24节长的澥浦老龙满地滚过去,有人唱起一韵一韵的渔歌,在钱祥兴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千百年来镇海先民编创和流传的各种渔歌、渔谣和渔号,正在快速消失。今天人们已经很难再听到这些粗犷、豪放,富有生活气息的渔歌号子。
(记者陈饰 通讯员沈志远 戴旭光)
上一页下一页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