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网 |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极为丰富。这一优良传统深深地影响着鄞州人的道德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致使他们自觉用诚信原则衡量自己及他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文章围绕“鄞州人的诚信传统值得弘扬”主题,结合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崇尚诚信是鄞州人优良传统。鄞州自古以来富有诚信传统,学者、民众、官员注重道德修养,重诺守信。楼郁“信于友士”,楼常“亏寸无欺”,王正功“忠信诚实”;袁燮“衷心笃实”,志操高厉,王应麟撰《三字经》把守信作为“五常”。诚信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鄞县人。当代的鄞州人把诚信看作人生观、价值观重要内容,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涌现出“坚守承诺”方亚儿、“一诺千金”补胎哥等一大批诚信典型,形成“诚信受益,失信招损”的社会认知。形成鄞州诚信传统的原因是儒学和佛教的影响。
二是鄞州诚信传统内涵。有关文献显示,鄞州诚信传统内容广泛,涉及待人、致富、活学、行政等多个方面。主要是①以诚待人。处理人际关系离不开诚信。以诚待人,人际交往中恪守诚信不欺原则,才能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王应麟主张“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近代鄞州籍企业家项松茂、朱继圣、鲍咸昌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诚信待人,与下属赤诚相见,增长企业凝聚力。②经商诚信。鄞州商人诚信经商。他们承诺守信,诚实无欺,货真价实,注重质量,维护声誉,反对短斤缺两,哄抬物价,谋取暴利,为富不仁。周宗良、李康年、孙梅堂、王宽诚等就是例证。③治学诚信。鄞州传统表现在教育上是治学诚信。即要求学者做学问先做人,做到治学实在,严谨不苟,反对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因为做学问是追求学理真实,是一个艰难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没有诚信是做不成学问的。鄞州学人重视治学诚信,涌现出一批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优秀学人。王应麟、袁楠、万斯同、全祖望就是代表。④取信于民。诚信传统表现在行政上,是鄞州人为官取信于民。王应麟称赞商鞅“城门立木,千金一诺”而取得变法成功,反映鄞州人希望为官取信于民的诚信观。自古以来,鄞涌现出不少取信于民、执政为民的好官,王安石、汪思温等就是典型。
三是鄞州教化的有效做法。鄞州人的诚信观形成与教化密切相关。他们的做法是:①少年时代的诚信教化。学前小孩最为模仿,鄞州人重视学前儿童诚信教化。史浩作儿童须知、家训,对子孙进行诚信教化。②“小学”的诚信教化。儿童至七八岁,入“小学”,接受“蒙学”教化。主要是乡校、村学、义学、家塾。鄞州蒙学教化最 、最普及、最常见的是家塾。比如在南宋,鄞州的陈氏、史氏、汪氏、楼氏、沈氏、袁氏等家族都设私塾,以《神童诗》、《三字经》、《蒙训》、《颜氏家训》、《小学诗礼》等,对儿童进行文史知识和诚信意识教化。不少鄞州人还参与编撰蒙学教材,如王应麟撰《三字经》,汪洙编《神童诗》。③书院诚信教化。鄞州历代建有书院。桃源书院、东湖书院、甬东书院、菊坡书院及甬上证人书院都有影响。书院以“四书”、“五经”为教材,除文史基本知识传授外,并以包括诚信在内道德教化作为重要内容。聘精通儒学的学者为教授,如宋代的王琰为桃源书院主讲,清代的黄宗羲成为甬上证人书院主要授课者。此外,书院学规中有“朋友有信”、“言忠信,行笃敬”诚信戒条。④县学诚信教化。作为鄞州官学的教育机构县学,把诚信在内的道德教化成为必修课。县学设明伦堂、启圣庙祀孔孟等儒家先贤,以“四书”、“五经”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授课内容,使诚信规范在学子心目中反复强化,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梳理鄞州诚信传统,便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以有利于鄞州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