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商报 记者 陈剑虹 樊卓婧 李 臻/文
记者 刘 波 王 鹏/摄
核心提示
1943年夏末,从嵊县到磐安数百里山路上,树木蓊郁,鸟语花香;满目苍翠中,时见瀑布深潭,溪流溅溅。
一群行色匆匆的少年,和老师工友一起,提着书,背着铺盖行李,扛着桌椅板凳,在崇山峻岭间,缓慢而艰难地行走。他们的目的地是大山深处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谁也没有心思欣赏这上好的风景,战争的阴云下,恐惧和担忧正沉甸甸地压在这些孩子的心头:
但愿不要碰到日寇,因为这一路要从相距日寇据点仅几里的地界穿过;
但愿不要遭遇土匪,因为那一带常有各类名头的武装土匪横行出没;
但愿不要磕着绊着,不要生病,因为沿途的村庄正闹着可怕的瘟疫……
三百里的崎岖山路,少年们走了整整四天,所幸最终安全到校。
这所学校就是浙江省立宁波中学。磐安大皿,已是宁中从抗战开始后搬迁的第四个校址了。
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战火即将延及的紧急关头,宁中在校长沈其达、赵仲苏率领下,从沿海内迁,初迁鄞县胡家坟,二迁嵊县太平村,三迁嵊县玠溪村,直至四迁磐安大皿,一路颠沛流离。
兵荒马乱的岁月中,能有一所学校,一群名师,一张书桌,能读书修习,这是怎样的一番奢望?
连日来,记者采访多名上世纪40年代的宁中校友,查阅历史档案,请教相关专家。70多年前这条内迁之路上发生的种种往事,渐渐地清晰起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