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周浩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其中,增设正高级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建立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实行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是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记者昨日从宁波市教育局人事处了解到,宁波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上提前迈出步伐,已经掀开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天花板”,小学中学间职称认定不再有隔阂,评价机制也更加人性化。
打破教师职业成长“天花板”
本次职称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设置从正高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相对应。
以前,如果有初中老师想转到小学,或小学老师想转到初中,职称评定就会遇到一些麻烦。原因在于之前的中学教师职称和小学教师职称是两个独立的职称体系,小学一级相当于中学二级,小学高级相当于中学一级。传统上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要“低中学老师一等”。
这次改革,等于打通了原本不兼容的两个职评体系,使中小学职称评审得以统一。
而作为浙江省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城市,宁波早在2012年便开始了相对应的职称改革,2013年,浙江省共评选出了首批32位正高级教师(相当于大学教授),宁波占了16位。时任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园长马春玉成为唯一一名任教于幼儿园的正高级教师。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职业成长的‘天花板’,让那些早已获评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在工作中又有了新的动力和盼头。”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评职称更加接地气、人性化
“这几年我们在进行职称评审时,有关论文的考核比重逐步在降低,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如教例评析、教后记、教学心得、教案设计等,现在更加看重一些联系教学实际的文章,这些内容也可以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余姚市河姆渡镇车厩小学农村教师章碧蓉认为,高级职称名额少、指标要求高,曾经让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很被动。这次职称改革无疑为像她一样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带来了福音。
本次职称改革中,“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规定引起关注。这一点,宁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中职学校为例,部分专业课老师擅长技能,但理论不一定是他们的强项。如果在职称评审时直接给他们一套考题做,反而是限制了他们的特长。
宁波的做法是,把相关专业的老师安排到对口的考场,让他们根据自己任教的科目进行现场操作,考核技能水平,而参与现场评审的都是该行业的专家。
“举例说,烹饪专业老师,他的考题可能就是根据要求做出一桌美味可口又富含营养的四菜一汤。”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普高教师,则偏重于考察他的学科能力,不过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