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崔凌琳 通讯员 张伟) 记者日前从甬城各大银行获悉,眼下,阿拉宁波农民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宽广,资金要素正积极地向农村流动。
象山县泗州头镇下马岙村黄开明今年刚刚30岁出头,然而其种植的水稻田年产值已在200万元以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民”缘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可观的财富?据悉,两年前,黄开明凭借泰隆银行发放的30万元“水稻贷”独自承包下了村里550亩水稻田,雇用了8名劳工,在无资产、无抵押的“零起步”下,购买了肥料、机具乃至支付承包费用,开启了以往个体农户所不敢想象的“批量化”种植模式,这两年,他大胆扩大种植规模,每年净收入逾40万元。“普通农民需要积累大半辈子的资本,我通过银行融资轻松实现,直接加速了自己在农村创业的进程。”黄开明说。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深化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了“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等试点,推出了金融指导员驻村制度等措施。而针对从事不同农产品经营的农户,根据农产品季节性特点,“葡萄贷”、“水稻贷”、“苗木贷”等产品应需而生。记者了解到,这些产品从贷款额度、利率定价、借款还款方面还作了差异化设置,换句话说,农村信贷产品亦可量身定制。
而各种灵活的担保方式、不依赖于抵押的信贷模式则为农村创业者另辟蹊径。一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在农村,农民甚至只要提供合适的保证人即可获得贷款,比如‘父母担保’、‘子女担保’,甚至‘道义担保’等,都可化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银行也得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而整村授信的“捆绑授信”模式,更是直接为信用良好的村落和农户颁发了“信用村、信用家庭”等牌匾,农户可以直接凭着牌匾轻松获得融资资金。
来自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最新统计显示,今年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尤其突出定向支持,涉农贷款增长迅速。据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涉农贷款达278.73亿元,支农再贷款余额约8.21亿元。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