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海曙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构建”研讨会在广济中心小学举行。根据现场调查显示,海曙区已有20多所幼儿园在尝试课程设计新方向,即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教育课程,占到总数43所的六成左右。
水果店里孩子们上了数学课
“课程生活化”的概念有些抽象,不过幼儿园里的实例可是生动又好玩。
市机关第二幼儿园洪辉介绍说,园里推出的是一种非常规的数学教学方式,不是“10以内的口算”这类技巧,而是一种常识。她说,现在幼儿园中班有堂课是带着孩子们到水果店里买东西。活动前,老师会让每个小朋友带来5元钱,提前让幼儿看水果价格,在买的时候给孩子们提出要求:挑选自己想买的水果,但总价不能超过5元。于是小不点们开始叽叽喳喳提问了,我买这个会超过5块么?超过了是不是要减掉一些水果呀?
类似的,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玩篮球,边运球还配上动感音乐。学校里玩够了,还组织课外活动,发动家长们一起来比赛。这些孩子可不是进行什么专业艰苦的训练,不过运球水平却是一流。今年3月,这些篮球宝贝们还将运球玩到了“出彩中国人”节目上。
而宝韵音乐幼儿园则将幼儿园打造成小社会,孩子们扮演各种职业角色,玩得不亦乐乎。
幼儿园会“玩”,专家觉得还不够
王春燕教授是浙师大杭州幼儿园师范学院的副院长,也是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开讲之前,她先笑着分析了数据,“六成左右的幼儿园已在进行课程生活化的探索,挺好的。可是还有很多幼儿园还没开始行动,甚至还有老师没听说过这个概念。”
王教授称,海曙5所幼儿园正在试点做这些项目,而且做得很有意思。但是在总体的实施情况来看,不光是海曙区的幼儿园,可能设置课程时与生活的距离还是挺大的。个别幼儿园可能还是从成人思维模式出发,强行将课程套入幼儿课程。比如,虽然将课程设置在了户外,可还是给孩子灌输知识点为主。
“不预先设计死课程也不盲目随意,要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构建出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程。”王教授说,要做到这些还需要老师家长们更多的努力。
一些家长有忧虑
昨天到场听研讨会的幼教工作者不少,有些也是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记者也趁机问了他们的看法。很多家长支持“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但也有一些忧虑。
“觉得很好呀,让孩子开心得玩,又掌握很多常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家有一宝刚上大班,80后家长张女士觉得,这非常符合自己的期望。“过早让孩子惧怕学习,未来学习就更费劲。”家长房先生甚至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就强调孩子掌握知识,就已经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当然还有一些家长是不认可的。象山一所幼儿园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该教些“正经”的,要不然家长岂不是花了冤枉钱,这么玩和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有啥区别?
就这些看法,王春燕教授也没给直接的定论。只是提了个历史典故,1987年1月,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人提问: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白发苍苍老者答,在幼儿园。□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池瑞辉 朱尹莹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