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犇 通讯员 裴庚益 王加廷
“印家坑村是畲族蓝氏近300年的聚居地,这在奉化乃至宁波市都是唯一的,因此发展具有畲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村,无疑是印家坑发展的最好出路。当然,这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日前,记者来到尚田镇印家坑村采访时,村支书印彭耀谈起了村民们的一个旅游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已在付诸行动。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成了印家坑努力的先手棋。近3年,该村共投入1700余万元,多方入手建设新农村:拓宽、加固年久失修的水库;实施自来水改造;建造文化礼堂;实施硬化、亮化、绿化“三化”工程,硬化村道路3000多米,硬化率100%,在村中溪坑一段长300米处安装了18盏路灯,并落实人员定期检修,种植草坪、花木,绿化村庄;翻新溪坑,清理溪中垃圾,建拦河坝蓄水,两岸砌石……
一系列工程的完工,让印家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而经过历史沉淀的印家坑畲族聚居地,在形成独特的民族风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后也流传至今。如何依靠纯朴的民俗民风、古老的畲族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开发“畲族文化”品牌成了印家坑下步发展的关键棋。
印家坑共有蓝氏畲族130多人,为一寻畲族印迹,记者在村里也作了一番探访。在离村口约1000米处左侧的毛竹山上有一座墓,拨开墓碑前的几缕青草,“清故佩伟蓝公德配毛氏孺人之墓卒于乾隆26年”的字迹清晰可见。蓝佩伟就是印家坑村畲族蓝氏的先祖。在察看了蓝佩伟墓之后,记者走进一个用石头垒作围墙的院子,里面是一排5间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这是目前蓝氏保存最为完整的老屋了,至今有200多年。
记者发现,从围墙到柱子再到门窗,蓝氏老屋与当地的民居毫无二致。畲族后人蓝丁畅指着柱子上方的建筑木构架说,他以前做过30多年的泥水匠,从来没见过上面雕刻的图案,但是否与自己民族的风俗有关,还有待考证。从院子出来往左走,有一座名为“西兴庙”的小庙赫然入目。据介绍,西兴庙是200多年前蓝姓和印姓两家共同筹资建造的,是两家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见证。可惜多年之前庙被毁,眼前的西兴庙是新修的。
“因为唯一才有价值。建立畲族特色文化村,不仅对于印家坑村畲族蓝氏,而且对于奉化旅游,也很有意义。”印彭耀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畲族蓝氏文化遗迹,除了蓝佩伟墓、上百年的几幢老房子,已很难找到其他印迹了。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通过保护、挖掘、引进等办法,不断充实畲族蓝氏文化。除了要严格保护好现有的几幢老房子外,还要让蓝氏家族在新建房屋时,在原宅基地上统一规划,按照原来的布局和式样建造。同时,村里还考虑通过前往外地蓝氏家族聚居地考察等方式,搜集引进蓝氏家族的生产生活用品,包括农具、家具、器皿、服饰等,有条件的话还想建一个畲族蓝氏陈列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