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名优秀技术工人能做到些什么?40岁的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工人罗劲松,用自己的12项技术秘密、6项先进操作法和两项发明专利,给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超过5000万元;43岁的竹雕艺人林海仁,以一己之力,在竹根雕技法上作出多项突破,并培养了600多名竹根雕技能人才。从产业一线到非物质文化传承,在我市一系列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共同发力下,越来越多像罗劲松、林海仁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市各行业的中坚力量,撑起“宁波智造”半边天。
21年前,年仅19岁的罗劲松入职,成为钢铁生产线上的员工。不停地学习和实践,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技术工人,2012年,他攻克十二辊轧机产品振痕缺陷,每年为企业节约高额的生产成本。
据了解,近年来,甬企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一线产业工人岗位成才,在企业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从2008年起,我市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同群体享受相同标准职业培训补贴的政策。同时,为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提供较高的岗位补贴金额,仅2014年一年,我市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全市培训补贴资金总量近7000万元。我市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技术工人起档工资标准,技术工人获评市优秀高技能人才的,给予10万元的重奖。截至去年底,我市有600多名优秀技能人才获评“宁波市首席工人”,48人获评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奖。
此外,我市还从技能人才引进落户及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优秀高技能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一系列的组合政策,使我市产业一线技术工人得以“好风凭借力”。截至上月底,全市已有技能人才112.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8.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由2009年的19%上升到如今的25.2%,高技能人才总量、年培养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据悉,我市首批成立的12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已为企业技术革新进行重点攻关120多项,取得发明专利近30项,带徒传技8000余人次,产生经济效益1亿多元。(宁波日报记者周琼 通讯员任社)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