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 12:54
中国宁波网官方微信
成长
一封封书信,记录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
大一的信里多是一些琐事,习惯了海鲜和清淡口味的小陈在信里报怨,学校的饭菜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又贵又不好吃,吃的多是面食:饺子、大馄饨、馒头、包子……但都不如家里的好吃。他撒娇地写道:“我就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最想家……”
他还絮絮叨叨地罗列着,只有两种价格的菜,04元和0.6元。水果也贵,苹果0.4元一斤,最便宜的柿子,也要0.25元一斤……
老陈当然懂得这絮絮叨叨背后的玄机:儿子在暗示,每个月50元的生活费太紧张了。老伴心疼,责怪他钱控制得太紧,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都打包过去,老陈阻止了她。
那时候,老陈的长女,小陈的姐姐已经工作了。孝顺的她每个月给父母20元生活补贴,老陈叮嘱她把这笔钱直接寄给弟弟,达到了对父母的孝心,姐弟间爱心的双重目的。
那时候起,小陈对这个照顾他的姐姐,更多了几分感激。
老陈说,他当时就已想到,父母能照顾孩子的时光,也就那么短短几年,等自己老去以后,能够彼此亲近相互扶持的,也只有手足,所以他最乐意看到的就是孩子们相亲相爱。
大二开始,来信里的生活琐事明显少了,信中更多的,是对社会现状和一些矛盾的看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父子俩当时曾有过观念上的冲突———“爸,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很幼稚,你也行觉得很可笑,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大学生的想法!”
这个年纪的孩子,大概都会觉得父母迂腐守旧吧。我们问老陈,是怎么给孩子回信的。他说,不否定,更不要说“我是过来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等等这样的话,因为不是说你老,你就是对的。欣赏他的热情,赞许他的勇气,当然也要提醒他,不要冲动,在自己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之前,先等等看。要记住,改变现状的不是报怨和抗议,而是努力。
现在回忆,老陈觉得,如果相对面谈,父子俩说不定就会吵起来,还好是写信,他有时间字斟句酌,落笔前考虑儿子的感受,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某种道理的阐述。
到了大三,信的主题慢慢转换到考研和求职。小陈毕业的那几年,定向分配正慢慢取消,校园招聘开始多起来。像如今的大学生一样,小陈也曾迷茫,每封信都在纠结,被各种传言左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孩子怕选错,老陈鼓励他,不要怕选错,人生那么长,有的是时间从头开始,吃点苦头没啥关系,或许能从中发现转机。
听上去很像心灵鸡汤,但老陈说,那不是大道理,他是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确实,几年大学生活,小陈的各种能力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第一年上学,背包带断了,差点误了火车,他找小摊贩顺利解决;第二年,他就摸出了坐火车的规律:早班车前晚停进车站,他就在晚上偷偷爬进列车,和列车员软磨硬泡,让自己在车上睡到天亮,免去了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赶车的劳顿,还省了晚上的住宿费;到第三年的时候,他已经和列车员混熟,可带着一帮同去西安的同学提前上车……
老陈说,人生就像旅途一样,不可能一马平川事事顺畅,只能见招拆招随机应对。
后面的信中,小陈渐渐变得坦然。“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有一颗不甘沉默的心,和甘于奋斗的决心,不怕抓不住机会。环境决定不了人,有时候,舒适的环境会使人沉沦,而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更催人奋进……”
刚开始,他对工作并不满意,曾经消沉过,后经老陈鼓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驶入事业成功的快车道。
目送
多年过去了,父子俩虽然离得很近,但文字联系一直未断。小陈每年都给父亲寄去贺卡,出差在外会寄明信片,偶尔也会写信,后来就有了短信,再后来又有了微博微信……
慢慢的,小陈也变成了老陈,家族中的第三代让这个大家庭有了更多的欢乐,也有了更多的话题。
陈光甫明显地感觉到,儿女们对孩子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他们那一代,读什么小学、中学,报什么兴趣班,一件都马虎不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代很多人,几乎都是为孩子在活着。
陈光甫理解这代人的牺牲与奉献。这背后的原因,他也在媒体的报道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这代人,就像他的儿子小陈一样,成长于中国社会的变革时期,兄弟姐妹众多,“散养”是他们主流的成长状态。而当他们为人父母后,恰逢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走向开放、现代和多元,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化极大,各种教育理念不仅出现在铺天盖地的教育类书籍中,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热议的话题。
之前没有哪一代父母像60后、70后这般如此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也没有哪一代的父母像他们那样在孩子身上投入那么多心血。投入的多,想要的回报也多。而且,这一代父母需要的回报并不是物质上的,他们更期待孩子情感上的回报。
所以,当孩子开始独立,忙于自己的学业、事业和家庭而无暇顾父母的感受时,他们的失落就会油然而生。
老陈也不例外。30多年前,当小陈离家上大学,他也曾有过没着没落的感觉。后来,孩子们都在为生活奔波,他和老伴也曾有过孤独,但幸运的是,他从这种依赖心理走出来了。在这里,他愿意和所有觉得被儿女忽视的父母分享自己的心得:
别让儿女左右自己的情绪,开心不开心在于自己,而不是孩子。老陈说,孩子离开后他和老伴有一段时间失落,但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这么多年笔耕不辍,收获满满。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常常结伴外出旅行,冬天会去海南待上几个月。世界那么大,没必要天天守在家等孩子上门;生活很精彩,能让自己快乐的可不只有孩子关心这么一件事;就算他们不来,也没必要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怨妇面孔。
再老,也不要放弃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同孩子一起成长。老陈关心的事很多,从社会事件到娱乐八卦,微博微信也玩得很溜,这样儿孙们上门的时候,不会无话可聊。“人性都差不多,有谁会喜欢一个成天絮絮叨叨说陈年旧事的老头呢?”
和孩子保持联系和沟通,但千万注意分寸和距离。老陈一直觉得,写信本来是个很好的方式,但对现代人来说不现实,所以微信微博就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家建了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就算一段时间不见面,每天在微信里聊聊天,晒晒图片,也会其乐融融。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凭“过来人”身份倚老卖老指手画脚。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小陈当年毕业时的种种纠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大家挤破了头都想进的单位,因“没有关系”而进不去的人,后来很多都闯出了一片天……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所以不能再用过去的经验来教育现在的孩子了。
总之,老陈觉得,作为父母,不要用孝的道德来绑架孩子,因为眼下,多数人养儿,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分离———他们是你生命和梦想的延续,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就像龙应台著名的“目送”里说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是,孩子走再远也会和你一线相牵。所以,目送孩子离开的父母,自己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们要做和他们有共同语言,能用自己的阅历和学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为他们指点一二的良师益友,而不是年轻时追着他们问冷不冷,饿不饿,晚上吃什么,考试第几名的保姆,也不是年老时整天唠唠叨叨抱怨自己不被关心成天只等孩子来的弃妇!”东南商报记者樊卓婧程鑫
编辑: 杜寅
- 上海外滩电子屏幕现4字"最贵道歉":爸对不起
- 妻子生3胞胎丈夫"喜当爹":仅1个亲生
- 男子与女友聊太嗨忘吃饭 饿昏险送命
- 市民选到81888吉祥车牌号被要求退回
- 小伙叫"特殊服务"却拨通110招来警察
- IS土耳其裔成员证实:土耳其购买IS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