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封存旧记忆开张新生意 二号桥市场“搬家”记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1-11 08:31:36 报料热线:81850000

1989年,二号桥市场热闹开业。

“新市场见!”近日,宁穿路二号桥市场内,一经营户与老主顾热情地打着招呼。(严龙摄)

  记者张正伟殷聪 江东记者站杨磊

  从今天起

  请叫我“新二号桥市场”

  “封印那段过往,唯有斑驳还留在墙上。”昨天上午,位于江北风华路61号的新二号桥市场正式营业,宁穿路上的二号桥市场成为了历史。许多从老二号桥市场搬过来的经营户用这样一段微信文字,怀念曾经的“宁穿路生活”。

  但对于大多数的经营户来说,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忆苦思甜。临近岁末,采购年货、筹办喜事的人特别多,经营户一搬进新市场,就开始为生意忙碌起来。“来来来,大家进来看看,要什么样的喜糖、喜饼,我们这边都有。”“千和喜铺”老板李仙茗站在自家商铺前,一边招呼生意,一边拿出喜糖招待老主顾。李仙茗把新市场的七个摊位打通连在一起,装修采用的也是鲜艳的色调,看上去不但喜气,而且气派。

  新市场,新气象。记者在新市场转了一圈,发现各经营户都在店铺装修上花了不少心思,在市场划设的范围内尽量突出自身经营商品的特色,与老市场自说自话、杂乱无章的现象有了天壤之别。整个市场占地34亩,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副食品和茶叶交易区,共有511个铺位;第二层是日用百货和文化用品交易区,共有620个铺位;第三楼是周转仓库,“当初设计时,就强调整体布局合理,风格迥异,看上去层次分明。”市场负责人介绍,新市场建成后很有吸引力,许多人来打听有没有多余的摊位,也想来做生意。

  崭新的市场也给第一次前来购物的市民留下了好印象。“新的市场空间大,清清爽爽,逛逛也舒服。”昨天一大早,家住江北的张阿姨听说二号桥市场搬到了小区附近,赶紧过来采办些年货。张阿姨一边挑选着核桃,一边与记者分享着购物心得:“老市场我也去过,乱糟糟、脏兮兮不说,也没有电梯,对于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来说上楼、下楼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市场里各个角落里都有电梯,外面各个方向也有楼梯,不愁人多时挤来挤去的。”

  新市场内部的安全也比老市场提升了不少,外围一圈商铺,中间另有7排商铺,商铺与商铺之间用铁丝网进行了隔断。市场副总经理俞康平介绍,新市场里装了70个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监控市场的各个角落,此外,新市场还接入了移动和电信网络,每个铺位都有接入端口,经营户不但可以上网看消息,还能从事电子商务。

  老市场地方局促,交通不便,市民开车要单行。现在好了,新市场周边道路宽阔,交通便利。“我是坐地铁来的,2号线路林市场站下。”刚从地铁出站的市民林师傅说,“新市场周边有地铁,有公交,而且与路林市场在一起,以后到这里来买日用品或吃海鲜,汽车都省得开了。”

  369天

  完成所有经营户搬迁

  货去架空、人走灯熄。前天下午,当老市场各个角落的铁门缓缓落下,与宁穿路说再见的时候,江东区二号桥市场搬迁工作组成员长吁了一口气。从去年1月6日开始,大家通过369天的努力,又打胜了一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的“攻坚战”。

  宁穿路是我市核心城区的重要形象区域。近年来,老旧市场的存在,与周边中山路、姚隘路上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也让周边小区居民有苦难言。更严重的是安全隐患问题,以老二号桥市场为例,由厂房改建而成的大棚式市场,过道狭窄,消防配套设施不足;商户密集,还存在私搭乱接、违规违建的情况,存在不小的火灾隐患。为了提升核心城区功能形象,同时也是为市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2014年,江东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专业市场改造总体部署,启动了宁穿路区域旧城改造项目,并从二号桥市场开始突破,通过市场搬迁和地块改造提升区块形象和功能升级。

  市场经营户基数大,搬迁难度高。为推动市场搬迁和地块改造,江东区将该市场搬迁列为区领导组团联系服务项目,成立由区领导牵头,东胜街道和区商务、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安监等多部门共同推进的二号桥地块改造提升工作协调小组。从2015年1月6日张贴征收公告,到2016年1月9日经营户全部搬离,整个搬迁工作只花了一年时间。

  “对于搬迁,经营户最大的顾虑是,新市场是不是像宣传的那样设施齐全,客流量多不多,会不会影响生意等。”负责协调搬迁的江东区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保障经营户的权利,一打消其顾虑,二号桥市场公司充分考虑经营户利益,提出主动让利,减免经营户到新市场后头5个月的租金,并由市场公司组织经营户到新市场参观,让经营户了解新市场的功能与区位优势。

  工作协调小组还联合业主单位,通过面对面谈、电话交流、短信释疑等多种形式,对部分持观望态度的经营户一对一做工作,让他们主动签约。“我们还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张贴经营户告知书,不断更新已签约数目,请已签约经营户引导未签约经营户尽早签约,最终按时完成签约。”市场总经理钱钢说。

  在市场搬迁期间,江东区商务局联合市场业主单位克服困难,将老市场关门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新市场关门时间推迟到晚上10点,并主动帮助经营户做好衔接工作。“有一次在新市场装修店铺,电线突然短路。业主单位得知后,马上找人来维修,一点都没有耽误搬迁。”做干货批发生意的陈师傅说,“新市场的条件比老地方好多了,我已经在附近的保利城买了房,新市场开业了,我家也快住新房了。”

  “三个一批”

  “腾笼”过后换新颜

  近百米高的大楼巍然耸立、金黄色的外墙高档大气、时尚新颖的商铺比比皆是……去年下半年,天伦时代广场揭开面纱,昔日那个“脏乱差”的百货市场一下变成了高端的城市综合体。天伦广场与二号桥市场一样,昔日也是远近闻名的淘货市场,2011年,天伦广场被列入全市首批专业市场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后,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脱胎换骨。

  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入新千年后,我市中心城区还存在着众多的专业市场。这些发展模式传统的专业市场,受土地成本上涨、经营环境粗放、交通压力增大、新型商贸业态冲击等因素影响,不但自身经营面临困难,还制约着核心城区的发展。2011年开始,我市启动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逐渐将水产市场、建材市场、蔬副市场等搬离市区,同时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江东区是我市的“市场大区”,2011年以来,按照“关停搬迁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规范完善一批”的目标,“对不符合发展规划,影响城市发展的市场坚决关停搬迁;对设施落后,条件欠缺的市场就地改造;对符合规划,需要提升的进行规范完善”。近五年来,江东区相继完成了三大水产市场搬迁,启动天伦广场、海田果品市场试点改造和宁穿路二号桥、三号桥地块专业市场改造提升,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和市场转型升级。

  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全市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方兴屠宰场、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向城郊转移。目前,市肉牛屠宰场已经搬至鄞州洞桥镇,位于奉化方桥的农副批发市场也开始“落地”建设。“从长远看,专业市场从城区转移出去,一举多得。”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一方面可以为中心城区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走出去”会有更好的配套条件,有利于拓展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

 [1] [2] 下一页

编辑: 孙研

封存旧记忆开张新生意 二号桥市场“搬家”记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1-11 08:31:36

1989年,二号桥市场热闹开业。

“新市场见!”近日,宁穿路二号桥市场内,一经营户与老主顾热情地打着招呼。(严龙摄)

  记者张正伟殷聪 江东记者站杨磊

  从今天起

  请叫我“新二号桥市场”

  “封印那段过往,唯有斑驳还留在墙上。”昨天上午,位于江北风华路61号的新二号桥市场正式营业,宁穿路上的二号桥市场成为了历史。许多从老二号桥市场搬过来的经营户用这样一段微信文字,怀念曾经的“宁穿路生活”。

  但对于大多数的经营户来说,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忆苦思甜。临近岁末,采购年货、筹办喜事的人特别多,经营户一搬进新市场,就开始为生意忙碌起来。“来来来,大家进来看看,要什么样的喜糖、喜饼,我们这边都有。”“千和喜铺”老板李仙茗站在自家商铺前,一边招呼生意,一边拿出喜糖招待老主顾。李仙茗把新市场的七个摊位打通连在一起,装修采用的也是鲜艳的色调,看上去不但喜气,而且气派。

  新市场,新气象。记者在新市场转了一圈,发现各经营户都在店铺装修上花了不少心思,在市场划设的范围内尽量突出自身经营商品的特色,与老市场自说自话、杂乱无章的现象有了天壤之别。整个市场占地34亩,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副食品和茶叶交易区,共有511个铺位;第二层是日用百货和文化用品交易区,共有620个铺位;第三楼是周转仓库,“当初设计时,就强调整体布局合理,风格迥异,看上去层次分明。”市场负责人介绍,新市场建成后很有吸引力,许多人来打听有没有多余的摊位,也想来做生意。

  崭新的市场也给第一次前来购物的市民留下了好印象。“新的市场空间大,清清爽爽,逛逛也舒服。”昨天一大早,家住江北的张阿姨听说二号桥市场搬到了小区附近,赶紧过来采办些年货。张阿姨一边挑选着核桃,一边与记者分享着购物心得:“老市场我也去过,乱糟糟、脏兮兮不说,也没有电梯,对于我这样上了年纪的来说上楼、下楼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市场里各个角落里都有电梯,外面各个方向也有楼梯,不愁人多时挤来挤去的。”

  新市场内部的安全也比老市场提升了不少,外围一圈商铺,中间另有7排商铺,商铺与商铺之间用铁丝网进行了隔断。市场副总经理俞康平介绍,新市场里装了70个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监控市场的各个角落,此外,新市场还接入了移动和电信网络,每个铺位都有接入端口,经营户不但可以上网看消息,还能从事电子商务。

  老市场地方局促,交通不便,市民开车要单行。现在好了,新市场周边道路宽阔,交通便利。“我是坐地铁来的,2号线路林市场站下。”刚从地铁出站的市民林师傅说,“新市场周边有地铁,有公交,而且与路林市场在一起,以后到这里来买日用品或吃海鲜,汽车都省得开了。”

  369天

  完成所有经营户搬迁

  货去架空、人走灯熄。前天下午,当老市场各个角落的铁门缓缓落下,与宁穿路说再见的时候,江东区二号桥市场搬迁工作组成员长吁了一口气。从去年1月6日开始,大家通过369天的努力,又打胜了一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的“攻坚战”。

  宁穿路是我市核心城区的重要形象区域。近年来,老旧市场的存在,与周边中山路、姚隘路上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也让周边小区居民有苦难言。更严重的是安全隐患问题,以老二号桥市场为例,由厂房改建而成的大棚式市场,过道狭窄,消防配套设施不足;商户密集,还存在私搭乱接、违规违建的情况,存在不小的火灾隐患。为了提升核心城区功能形象,同时也是为市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2014年,江东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专业市场改造总体部署,启动了宁穿路区域旧城改造项目,并从二号桥市场开始突破,通过市场搬迁和地块改造提升区块形象和功能升级。

  市场经营户基数大,搬迁难度高。为推动市场搬迁和地块改造,江东区将该市场搬迁列为区领导组团联系服务项目,成立由区领导牵头,东胜街道和区商务、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安监等多部门共同推进的二号桥地块改造提升工作协调小组。从2015年1月6日张贴征收公告,到2016年1月9日经营户全部搬离,整个搬迁工作只花了一年时间。

  “对于搬迁,经营户最大的顾虑是,新市场是不是像宣传的那样设施齐全,客流量多不多,会不会影响生意等。”负责协调搬迁的江东区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保障经营户的权利,一打消其顾虑,二号桥市场公司充分考虑经营户利益,提出主动让利,减免经营户到新市场后头5个月的租金,并由市场公司组织经营户到新市场参观,让经营户了解新市场的功能与区位优势。

  工作协调小组还联合业主单位,通过面对面谈、电话交流、短信释疑等多种形式,对部分持观望态度的经营户一对一做工作,让他们主动签约。“我们还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张贴经营户告知书,不断更新已签约数目,请已签约经营户引导未签约经营户尽早签约,最终按时完成签约。”市场总经理钱钢说。

  在市场搬迁期间,江东区商务局联合市场业主单位克服困难,将老市场关门时间推迟到晚上8点,新市场关门时间推迟到晚上10点,并主动帮助经营户做好衔接工作。“有一次在新市场装修店铺,电线突然短路。业主单位得知后,马上找人来维修,一点都没有耽误搬迁。”做干货批发生意的陈师傅说,“新市场的条件比老地方好多了,我已经在附近的保利城买了房,新市场开业了,我家也快住新房了。”

  “三个一批”

  “腾笼”过后换新颜

  近百米高的大楼巍然耸立、金黄色的外墙高档大气、时尚新颖的商铺比比皆是……去年下半年,天伦时代广场揭开面纱,昔日那个“脏乱差”的百货市场一下变成了高端的城市综合体。天伦广场与二号桥市场一样,昔日也是远近闻名的淘货市场,2011年,天伦广场被列入全市首批专业市场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后,仅用了四年时间就脱胎换骨。

  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入新千年后,我市中心城区还存在着众多的专业市场。这些发展模式传统的专业市场,受土地成本上涨、经营环境粗放、交通压力增大、新型商贸业态冲击等因素影响,不但自身经营面临困难,还制约着核心城区的发展。2011年开始,我市启动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逐渐将水产市场、建材市场、蔬副市场等搬离市区,同时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江东区是我市的“市场大区”,2011年以来,按照“关停搬迁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规范完善一批”的目标,“对不符合发展规划,影响城市发展的市场坚决关停搬迁;对设施落后,条件欠缺的市场就地改造;对符合规划,需要提升的进行规范完善”。近五年来,江东区相继完成了三大水产市场搬迁,启动天伦广场、海田果品市场试点改造和宁穿路二号桥、三号桥地块专业市场改造提升,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和市场转型升级。

  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全市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方兴屠宰场、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向城郊转移。目前,市肉牛屠宰场已经搬至鄞州洞桥镇,位于奉化方桥的农副批发市场也开始“落地”建设。“从长远看,专业市场从城区转移出去,一举多得。”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一方面可以为中心城区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走出去”会有更好的配套条件,有利于拓展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

 [1] [2] 下一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