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09:10
中国宁波网2月26日讯(通讯员 沈霁 吕晓玲)“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是众多吃货们的座右铭。欧洲的巧克力、日韩的小点心、澳洲的牛奶、美洲的车厘子……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吃货们只需动动手指通过手机下单,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进口食品就轻轻松松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据统计,食品饮料类以超过年均34%的增速刷新在电商市场中的占比,成为电商的宠儿。进口食品以精美的包装、新奇的口味、丰富的种类俘获了国内众多消费者,而基于国外食品安全优于国内的心理作用,国人对进口食品更是信赖有加。然而进口食品真的都安全吗?
进口食品质量参差不齐,渠道要选对
大部分的消费者选择进口食品,是原于对发达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的信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标准更严苛,监管体系也更加完善,质量方面一定程度上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但这并不等于说进口食品就百分百安全的。据统计,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共通报了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达2830批次。其中来自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的不合格食品最多,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成为进境不合格食品的“重灾区”,饮料、糕点饼干、糖类、粮谷及其制品、酒类则是不合格批次总数位居前列的种类。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标等安全卫生问题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进口食品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类:一般进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个人海淘或代购。正规一般进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的进口食品需要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一旦发现不合格的进口食品会被退货或销毁,不会流入国内市场。个人海淘或代购则渠道来源不明,可能是走私或假货,由于规避了监管部门对于进口食品准入及检验检疫要求,品质得不到保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消费者在网购进口食品时,要尽量在正规电商平台选择正规销售渠道,也可以要求商家出示进口食品的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原产地证书等证明渠道来源的材料。
低价促销陷阱多,消费者要擦亮眼
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网购体验,同一品牌同样规格的进口食品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上价格差异很大。货比三家之后,选择一家“物美价廉”的平台下单,收到货以后却发现“现实很骨感”。如“高性价比”的食品原来已经临近保质期,所谓打折促销不过是噱头而已。
在大型超市的进口食品区,细心的消费者经过对比也会发现,一些进口食品的保存周期较长,保质期在一两年的十分普遍。进口牛奶的保质期基本都在10个月或者12个月,而国内的常温牛奶一般最长为6个月。为什么进口食品就可以“超长待机”?真的是因为国外的生产工艺更先进吗?事实上,由于国外采购、运输、通关、层层分销等原因,进口食品在出厂以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上市销售,因此剩余的有效保质期也大幅缩水,所以必须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虽然进口食品经过现代化的深加工和杀菌处理,可以拥有较长的保质期,但保质期越长,营养价值也越低。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候要留意产品保质期,警惕“临界食品”的陷阱。
海淘食品有风险,跨境维权不容易
2014年3月15日实行的《消费者保护法》首次规定,消费者网购可以在7天内无理由退货,但是食品、药品不在此列,因此网购食品一旦签收,是很难退换的。食品跨境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网购,消费者海淘食品基本上需要跨越国境或者关境,过长的物流配送时间、高昂的国际邮费、法律法规差异、语言沟通上的困难,都是横在食品跨境维权的道道门槛。而且食品对于运输、储存的环境要求较高,一旦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一些损害,或者在食用之后发现食品变质等问题,跨境维权就异常艰难。
如今,网购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随着物流、支付以及政策的不断完善,更是让更多的消费者足不出户淘遍全球,充分享受着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跨境网购交易存在诸多风险隐患,进口食品多是按照国外口味设计,但中外的饮食习惯、营养需求都存在差异,有些“洋食品”未必适合中国胃,消费者还需理性选择。
编辑: 殷聪
- 江苏一笨贼作案被卡窗户 民警解救后将其抓捕
- 盲人因无语音验证致无法购票 起诉铁总
- 村官家门口中4支毒镖身亡 4个月未破案
- 男子夜间提刀砍伤邻居 自称"梦游"伤人
- 14岁少年强奸20岁女大学生未遂下杀手
- 济州机场停航44小时恢复运作 发送数万滞留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