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4 08:11

随着我市产业转型的脚步日益加快,昔日的“人口红利”正逐步削弱,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全球经济低迷,又在一定时期内对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不小压力。同时,在国家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亟需我们在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上多下功夫。
“十二五”以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至1.95%,为历史新低。同时,城乡居民同步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市委、市政府启动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加快推进就业平台建设,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的有关制度,我市促进体面就业的基础日益扎实,但从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客观现实看,还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深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加重、社会变迁过程中新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一系列体制机制等诸多问题的挑战。
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压力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人口素质提升不快,增收空间受到挤压。劳动力素质整体上尚未摆脱“低素质劳动力-低水平薪酬待遇-低层次就业格局”的不良循环。同时随着80后、90后成为就业的主力军,劳动者需求趋于多样,就业服务有待完善。
因此,我市应坚持以共享发展为导向,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积极鼓励以创业带就业,以创新创业激活就业理念,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谋划体面就业的相关工作,提升全体劳动者的获得感。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建立合理的增收机制、开放的雇用机制、灵活的流动机制和包容的创新机制,健全分配机制。鼓励以创业带就业,着力降低创业成本,打造创业生态系统。
此外,还要加快产业转型,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靠社会力量,推动自我管理,全面激发行业凝聚力。还要优化人才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有助于城市功能提升的各类人才,形成区域性人才高地。提升全体劳动者的获得感,为我市建设“四好”示范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东南商报记者范洪 通讯员赵清
编辑: 孙研
- 老人8万养老钱被烧 银行"拼"回万元
- 美女教师手绘“母亲的催婚6式”走红
- 上海出租司机或因按喇叭催促遭打 图
- 患癌女获捐11万离世 爱心人士求退款
- 《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爆红 作者道歉
- 美106岁老人见证18位总统轮替 获邀见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