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地方谈】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2-26 16:32:20 报料热线:81850000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镇海新城全景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镇海港雄姿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宁大校园里中外学生交流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城关沿江大道美景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民俗文化大巡游

本报撰稿 余建文 张 寒

图片提供 镇海区委宣传部

以创新求发展、以转型谋升级、以拼搏渡难关。

过去的一年,镇海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镇海交出一张漂亮答卷。

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全社会生产总值达到663亿元,年均增长8.1%。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森林城市”。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全域城市化推进迅速,大城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化率提高到83%,成功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名单。转型升级取得实效,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现代服务业、文创产业加速发展,“一带三区五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成,相继建成五大科创平台和两大国家级科技创业创新基地,每万人人才拥有量及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文化强区建设深入推进,“厚德镇海”“海丝港湾”“商帮故里”“院士之乡”等特色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82:1,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春风送暖,意气风发。带着满满收获,镇海踏上“十三五”发展新征程。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环境、产业、港口、城市、文化、社会六大生产力,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这个窗口节点,行稳致远,砥砺奋进,不断激发增强潜力和后劲,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

镇海区已勾画出“十三五”的总体发展目标:

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强化五大发展理念,紧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创新驱动力,以强化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践行生态文明提升城区吸引力,以弘扬厚德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以增进社会福祉提升发展凝聚力,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抓住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宁波市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先进港口产业基地、城市贸易物流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到2020年,全面建设6个示范区, 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十三五”期间,镇海全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7.5%,到2020年力争达到95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5%左右;政府债务率保持稳定可控。

谋定而后动。镇海定下2016年奋斗目标,为“十三五”规划打好开局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绿水青山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十三五”期间,镇海全面打造高效、绿色、安全、环保的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五水共治”成效明显,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提高,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呈持续下降趋势,持续推进生态城区建设。

2016年,镇海将升级清洁空气行动,全面完成“五水共治”三年任务目标,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提升“森林镇海”建设水平,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镇海电厂迁建,90家企业纳入第三方环境监理服务范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城乡空间与产业布局。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全面开展石化企业隐患排查与整治,加强油气管线安全隐患整改,启动石塘下输油管廊迁改等项目。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 打造制造强区“升级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引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明显提升。至202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左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区属生产总值比重达3.2%。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一批产业集聚大平台。现代都市生态型农业稳步发展。

2016年,镇海继续大力推动“双创”,新引进文创企业250家,打响“宁波慧谷”品牌,发力打造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文创小镇。积极融入全市“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创建,加快推动“镇海制造”向“镇海智造”转变,实现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完成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八大专项行动,创建成功国家智慧城区,推进阿里巴巴·镇海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指标5年倍增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型初创企业80家,区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个。优化五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服务,实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开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体系。

四化同步,开放发展 构建产城融合大平台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经济质效和城市品质,深入谋划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和支撑性功能平台,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功能区建设,努力构建支撑产城互动发展、协同升级的平台载体。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积极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和都市区建设,强化对接舟山群岛新区桥头堡作用,着力构建内外对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提升“走出去”水平,加大“引进来”力度,努力打造镇海对内对外开放升级版。

在2016年,深入开展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全面推进能量阶梯利用等七大类、22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加快发展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启动沿海化工物料通道建设,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1100亿元。完成后海塘生态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一带三区五基地”实施20个产业化项目,努力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发展假日休闲旅游经济。

把握国家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机遇,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实现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70亿元、“浙商回归”资金30亿元。积极实施“实业兴贸”战略,实现出口同比增长5%。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优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9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同比增长15%。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园区发展,提高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优化结构,融合发展 确立全域城市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镇海现代化新城基本建成,招宝山城市功能得到提升完善,蛟川、九龙湖、澥浦片区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优化。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圈加快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空间结构更趋合理,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宜居宜业的大城区全面建成。

2016年,镇海将进一步提升骆驼、庄市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功能,积极打造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建成投用万科1902商业广场、瑞丰商品交易市场,提速推进吾悦广场、1688新青年广场等一批商贸综合体、特色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招宝山、蛟川融合发展,全力完成招宝山城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老小区改造提升,基本建成青枫雅苑一期项目。打响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品牌。支持配合新材料科技城做好贵驷街道的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促进差异化相向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业设施用房和农田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加快建设“商帮寻根”“九龙问茶”等风景线。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完成征迁30万平方米,征地500亩,清零项目12个。深化智慧城管应用,推进13条主要道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善“四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全年完成“三改”50万平方米、“拆违”50万平方米。

创新机制,均衡发展 增强厚德镇海“软实力”

深化“厚德镇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建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新机制基本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在2016年,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学习文化”建设,实现“厚德镇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完善好人推选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提升文明创建长效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会化、均等化建设。提升“雄镇大舞台”系列品牌价值,发挥文化艺术中心辐射作用,办好第三届市民文化节。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全媒体”建设,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提升民生保障收获幸福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2016年中,推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保障。深入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推进机构养老增量转型,医养结合,加快建设智慧养老综合平台。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设。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完成3000套安置房建设,切实办好书香镇海等8项年度实事工程。

优化教育规划,深化“厚德校园”等5个校园建设,深入推进“523”实践活动,实施“教育品质提升”等四大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办好区运开展“健康镇海”建设,基本完成龙赛医院医技楼改造工程,完善区域分级诊疗体系,创新开展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工作。深化法治镇海、平安镇海建设,实现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全覆盖。加强基层自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模式,大力开展“微民生·大服务”。完善劳动维权机制,积极实现流动人口提质提效、优者优待。

亮点

2015年经济发展成绩单

综合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区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工业用电增长8.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0%和9.2%。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煤尘降尘率、有机废气分别较整治前下降89.7%、18%,空气质量优良率76.6%,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河道达到V类以上标准的比例提高13.9%。

城市经济强劲发展。引进文创企业352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74个,文创企业规模达1057家。新城楼宇二次招商新引进重点项目10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

经济质效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1.9%,全社会规上工业利润增加70%,29%的规上工业企业拥有区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有效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增长13.5%,服务业投资增长17.4%。合同利用外资4.46亿美元。

展望

2016年八大民生实事工程

一、“书香镇海”工程 建设20个云屏借阅机,倡导全民阅读,助力打造国家级文化服务体系。

二、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工程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人身综合保险和老年护理基金,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抵御意外风险和养老保障能力。

三、主要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通过797个区定任务整治,全面改善道路沿线综合环境,抓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作。

四、招宝山城区防汛排涝工程 拆除重建涨(金监)碶闸(含新建强排泵站1座),排查维护地下排水管网,提升招宝山城区(含后海塘区域)低洼地段综合防汛排涝能力。

五、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工程 在全区中心镇(街道)规模以上菜市场开展放心市场创建工作,达到省定“五放心”标准。项目分三年实施。

六、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工程 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设计日转运750吨,逐步引导居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七、九龙湖镇低洼地改造提升工程 对该镇长石村、长宏村、中心村、河头村等地低洼地区块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排涝泵站31座等。

八、公交优化工程 推进和完善“四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围绕轨道交通2号线和骆驼新城,调整优化现有公交网络布局。

编辑: 陈晓怡

【治国理政地方谈】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2-26 16:32:20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镇海新城全景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镇海港雄姿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宁大校园里中外学生交流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城关沿江大道美景

镇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民俗文化大巡游

本报撰稿 余建文 张 寒

图片提供 镇海区委宣传部

以创新求发展、以转型谋升级、以拼搏渡难关。

过去的一年,镇海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镇海交出一张漂亮答卷。

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全社会生产总值达到663亿元,年均增长8.1%。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森林城市”。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全域城市化推进迅速,大城区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化率提高到83%,成功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名单。转型升级取得实效,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现代服务业、文创产业加速发展,“一带三区五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成,相继建成五大科创平台和两大国家级科技创业创新基地,每万人人才拥有量及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文化强区建设深入推进,“厚德镇海”“海丝港湾”“商帮故里”“院士之乡”等特色文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82:1,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春风送暖,意气风发。带着满满收获,镇海踏上“十三五”发展新征程。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环境、产业、港口、城市、文化、社会六大生产力,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这个窗口节点,行稳致远,砥砺奋进,不断激发增强潜力和后劲,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

镇海区已勾画出“十三五”的总体发展目标:

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强化五大发展理念,紧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创新驱动力,以强化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践行生态文明提升城区吸引力,以弘扬厚德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以增进社会福祉提升发展凝聚力,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抓住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宁波市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先进港口产业基地、城市贸易物流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到2020年,全面建设6个示范区, 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十三五”期间,镇海全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7.5%,到2020年力争达到95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5%左右;政府债务率保持稳定可控。

谋定而后动。镇海定下2016年奋斗目标,为“十三五”规划打好开局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绿水青山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十三五”期间,镇海全面打造高效、绿色、安全、环保的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五水共治”成效明显,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提高,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呈持续下降趋势,持续推进生态城区建设。

2016年,镇海将升级清洁空气行动,全面完成“五水共治”三年任务目标,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提升“森林镇海”建设水平,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镇海电厂迁建,90家企业纳入第三方环境监理服务范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城乡空间与产业布局。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全面开展石化企业隐患排查与整治,加强油气管线安全隐患整改,启动石塘下输油管廊迁改等项目。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 打造制造强区“升级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引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明显提升。至202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左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区属生产总值比重达3.2%。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一批产业集聚大平台。现代都市生态型农业稳步发展。

2016年,镇海继续大力推动“双创”,新引进文创企业250家,打响“宁波慧谷”品牌,发力打造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文创小镇。积极融入全市“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创建,加快推动“镇海制造”向“镇海智造”转变,实现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完成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八大专项行动,创建成功国家智慧城区,推进阿里巴巴·镇海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指标5年倍增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创新型初创企业80家,区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个。优化五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服务,实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产业园开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络体系。

四化同步,开放发展 构建产城融合大平台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经济质效和城市品质,深入谋划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和支撑性功能平台,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功能区建设,努力构建支撑产城互动发展、协同升级的平台载体。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积极融入宁波港口经济圈和都市区建设,强化对接舟山群岛新区桥头堡作用,着力构建内外对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提升“走出去”水平,加大“引进来”力度,努力打造镇海对内对外开放升级版。

在2016年,深入开展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全面推进能量阶梯利用等七大类、22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加快发展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启动沿海化工物料通道建设,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1100亿元。完成后海塘生态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一带三区五基地”实施20个产业化项目,努力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发展假日休闲旅游经济。

把握国家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机遇,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实现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70亿元、“浙商回归”资金30亿元。积极实施“实业兴贸”战略,实现出口同比增长5%。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优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9亿美元,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同比增长15%。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园区发展,提高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优化结构,融合发展 确立全域城市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镇海现代化新城基本建成,招宝山城市功能得到提升完善,蛟川、九龙湖、澥浦片区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优化。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圈加快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空间结构更趋合理,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宜居宜业的大城区全面建成。

2016年,镇海将进一步提升骆驼、庄市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功能,积极打造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建成投用万科1902商业广场、瑞丰商品交易市场,提速推进吾悦广场、1688新青年广场等一批商贸综合体、特色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招宝山、蛟川融合发展,全力完成招宝山城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老小区改造提升,基本建成青枫雅苑一期项目。打响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品牌。支持配合新材料科技城做好贵驷街道的开发建设和社会事务,促进差异化相向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业设施用房和农田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加快建设“商帮寻根”“九龙问茶”等风景线。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完成征迁30万平方米,征地500亩,清零项目12个。深化智慧城管应用,推进13条主要道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善“四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全年完成“三改”50万平方米、“拆违”50万平方米。

创新机制,均衡发展 增强厚德镇海“软实力”

深化“厚德镇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建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域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文化创新机制基本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在2016年,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学习文化”建设,实现“厚德镇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完善好人推选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提升文明创建长效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会化、均等化建设。提升“雄镇大舞台”系列品牌价值,发挥文化艺术中心辐射作用,办好第三届市民文化节。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全媒体”建设,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提升民生保障收获幸福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2016年中,推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保障。深入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推进机构养老增量转型,医养结合,加快建设智慧养老综合平台。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设。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完成3000套安置房建设,切实办好书香镇海等8项年度实事工程。

优化教育规划,深化“厚德校园”等5个校园建设,深入推进“523”实践活动,实施“教育品质提升”等四大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办好区运开展“健康镇海”建设,基本完成龙赛医院医技楼改造工程,完善区域分级诊疗体系,创新开展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工作。深化法治镇海、平安镇海建设,实现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全覆盖。加强基层自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模式,大力开展“微民生·大服务”。完善劳动维权机制,积极实现流动人口提质提效、优者优待。

亮点

2015年经济发展成绩单

综合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区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工业用电增长8.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0%和9.2%。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煤尘降尘率、有机废气分别较整治前下降89.7%、18%,空气质量优良率76.6%,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河道达到V类以上标准的比例提高13.9%。

城市经济强劲发展。引进文创企业352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74个,文创企业规模达1057家。新城楼宇二次招商新引进重点项目10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

经济质效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1.9%,全社会规上工业利润增加70%,29%的规上工业企业拥有区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有效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增长13.5%,服务业投资增长17.4%。合同利用外资4.46亿美元。

展望

2016年八大民生实事工程

一、“书香镇海”工程 建设20个云屏借阅机,倡导全民阅读,助力打造国家级文化服务体系。

二、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工程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人身综合保险和老年护理基金,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抵御意外风险和养老保障能力。

三、主要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通过797个区定任务整治,全面改善道路沿线综合环境,抓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作。

四、招宝山城区防汛排涝工程 拆除重建涨(金监)碶闸(含新建强排泵站1座),排查维护地下排水管网,提升招宝山城区(含后海塘区域)低洼地段综合防汛排涝能力。

五、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工程 在全区中心镇(街道)规模以上菜市场开展放心市场创建工作,达到省定“五放心”标准。项目分三年实施。

六、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工程 开工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设计日转运750吨,逐步引导居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七、九龙湖镇低洼地改造提升工程 对该镇长石村、长宏村、中心村、河头村等地低洼地区块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排涝泵站31座等。

八、公交优化工程 推进和完善“四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围绕轨道交通2号线和骆驼新城,调整优化现有公交网络布局。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