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无声的守护蔚蓝的青春 特警题材微电影《蓝盾》首映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07 08:55:56 报料热线:81850000

  微电影《蓝盾》发布会一结束,施寒潇就赶紧收拾东西,打算抓紧时间赶回余姚,因为他第二天还要值班。

  施寒潇是余姚市公安局低塘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因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有深厚的表演功底,所以这次被特地挑选来参演《蓝盾》,并且饰演主角沙俊。

  虽然离开演戏舞台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对于表演,他还保持着满满的自信。

  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怎么都没想到,一名社区民警也要学着特警日晒雨淋的参与各种强化训练,还要跟着他们从6楼飞身速降!”离开上海戏剧学院后,施寒潇的第一次表演经历就如此惊心———一块不断逼近的地面和吓得乱颤的心脏……

  这样“恐怖”的经历,对常人来讲很难接受。但对于我们宁波特警来说,高楼层的速度攀爬、倒挂速降、飞身下滑等各类项目却是一周就要来几次,早已是家常便饭。

  微电影《蓝盾》正是讲述这些特警的日常,从全年雷打不动的高强度训练,到365天不间断的武装巡逻,再到急难险重任务来临时,二话不说,飞身扑向一线的勇于奉献,可以说,一部《蓝盾》,凝缩了我们宁波特警所有。王西泽

  主演潘学德:特警的日子并非“枪战片”

  本以为拥有多年处突防爆工作经验的潘学德是个处事老到的中年男子,没想到见面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壮实、腼腆。

  潘学德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演戏,习惯了用拳头力气说话的他,对这种角色改变,起先完全没法适应。特别是一些演戏时候要求的神态、肢体、情绪等,虽然已经杀青一部微电影,但想起来仍然让他后怕不已。

  不过成果还是喜人的。潘学德说,看惯了网上七七八八的警察电影,大多都是冲在前、打在先的英勇形象,几乎没怎么看到为了地区安宁默默守候的片子。

  “真实的特警生活并不是枪战片,平常工作时候我们也不希望真的出现枪战片的场面,那样会危机群众的安危,所以‘没事就是好事’成了我们每个宁波特警的心声。特警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训练、巡逻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简单,但这不代表着虚度光阴而变得平庸。”潘学德对波特警有一种深入的见解。

  无声的守护,积蓄力量,关键时刻奋勇出击,这是潘学德理解的宁波特警。

  主角施寒潇:想通过电影表达更多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施寒潇原本的生活中并没有“打打杀杀”的场面,做得最多的是做好辖区群众的“管家”,帮助老百姓处理烦恼事。突然一下子要让自己从一名社区民警到巡特警转变,让拿到剧本时候的他有点难以接受。不过在仔细看了剧本后,施寒潇立马就答应参演这部微电影,因为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公安工作并不是每一天都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充满了惊险和刺激,拿特警来说,更多的是徒步巡逻、蹲点守候、设卡盘查、值班备勤等等日复一日的平淡,而不是拯救世界。”施寒潇慢慢介绍电影背景。“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作为一名拥有顶尖射击技能,并且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特警队员主角沙俊,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地方发挥,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一点迷茫。”

  类似的情况,不单单发生在电影中的新警员身上,其实对于每一名即将踏入或已经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将经历或已经经历过。

  “通过这部电影,我想让大家能更真实地了解宁波特警这份职业,同时也想告诉每一个年轻人,理想和现实虽然有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情况,但不能就此灰心丧气,只有在这个差距中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最终才能真正直面和迎接理想。”这是施寒潇的表演过程中极力想要表达的。

  编剧余锂红:写剧本的7次悲喜

  前几年《回家》杀青时,我曾向荣总戏言:若下回再拍微电影,要变温情为热血,上枪战、弄格斗,演生死抉择,展现出宁波公安的英雄气概。

  八百多天之后,一语成真,我等来了新任务:参与宁波公安微电影第二季,写一个关于蓝鲨特警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要的就是热血与英雄气概。

  因为很早之前就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写稿初期进度很快,可越写却越觉艰难,因为蓝鲨的经典案例实在太多,排爆、谈判、拯救人质、狙杀暴徒……每个故事都可以用两种,甚至多种截然不同的手法演绎,到底该选择哪种一度让我很难做出决定。

  所幸能够很便捷的跟拥有20多年的特警生涯,也是我们主角之一的潘学德大队长直面交流。所以,每一次剧情在笔下一字字生成,我都会跑到潘队那边请教,让他叫上其他几名特警老同志,根据大家多年的工作经验,帮我这个对特警只有表象了解的门外汉查漏补缺,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开启了我噩梦般的编剧《蓝盾》日子。

  期间,因为拍摄限制或是实际情况改动等多因素原因,小改动到底有几次根本没法记清,但大改动记得很清晰,整整7次!

  这7次中,我看着几个晚上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剧本一页页作废,一个个自己绞尽脑汁用手一下下敲打出来的剧本故事全都扔进垃圾桶,那种滋味……

  不过最后凭借着团队的集体力量,无数次头脑风暴,批阅廿遍、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蓝盾》剧本的成稿,那一刻真有种说不出的痛快。

  主创张科荣:求新求变过程很艰辛

  《蓝盾》是继《回家》之后,宁波市公安局创作的第二部微电影。3年前的《回家》陆续获得了很多有含金量的奖项,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因此这次创作《蓝盾》压力很大,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求新求变。

  区别于之前《回家》的温情路线,这次我们拍摄的是一部硬朗帅气,能够体现宁波公安专业特质的微电影。而巡特警因为具备为城市安宁默默驻守、关键时刻又敢打敢冲的硬汉形象,成了这次拍摄的原型。

  取材角度很快选好,但真正落实到拍摄时,才发现需要克服的困难真的很多。单单剧本七次修改,其中甚至有2次是推倒重来,就耗费了整个制作团队大量的心力和时间。

  创作人员很辛苦,演员的卖力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主角沙俊饰演者施寒潇是一名社区民警,为了达成“文人演武戏”的效果,在影片开拍前一周到特警进行魔鬼训练,训练标准几乎跟特警一个水准。主演潘学德,本身是一名多次出入危险任务的老警察,做好放暴处突没问题,但是演戏完全是门外汉。为了担当起“沙俊师傅”这个重要角色,那时候的他台词是走路背、吃饭背、睡觉背,基本90%业余时间都在练习,“武夫走文戏”最终顺利完成。

  从开始到最后杀青,总共耗时近3个多月。期间一个多月,为了赶进度,大家经常得每天从早上5点多开始一直拍到深夜,最晚曾经拍到晚上2点。拍完后,后期制作和修改又耗时2个月,从画面拍摄、剪辑、校色、主题歌录制、海报设计等每个环节进行细扣,主要是为了精益求精,提高影片整体质量。东南商报 王西泽 张科荣 

 

 

编辑: 郭静

无声的守护蔚蓝的青春 特警题材微电影《蓝盾》首映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3-07 08:55:56

  微电影《蓝盾》发布会一结束,施寒潇就赶紧收拾东西,打算抓紧时间赶回余姚,因为他第二天还要值班。

  施寒潇是余姚市公安局低塘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因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有深厚的表演功底,所以这次被特地挑选来参演《蓝盾》,并且饰演主角沙俊。

  虽然离开演戏舞台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对于表演,他还保持着满满的自信。

  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怎么都没想到,一名社区民警也要学着特警日晒雨淋的参与各种强化训练,还要跟着他们从6楼飞身速降!”离开上海戏剧学院后,施寒潇的第一次表演经历就如此惊心———一块不断逼近的地面和吓得乱颤的心脏……

  这样“恐怖”的经历,对常人来讲很难接受。但对于我们宁波特警来说,高楼层的速度攀爬、倒挂速降、飞身下滑等各类项目却是一周就要来几次,早已是家常便饭。

  微电影《蓝盾》正是讲述这些特警的日常,从全年雷打不动的高强度训练,到365天不间断的武装巡逻,再到急难险重任务来临时,二话不说,飞身扑向一线的勇于奉献,可以说,一部《蓝盾》,凝缩了我们宁波特警所有。王西泽

  主演潘学德:特警的日子并非“枪战片”

  本以为拥有多年处突防爆工作经验的潘学德是个处事老到的中年男子,没想到见面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居然是壮实、腼腆。

  潘学德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演戏,习惯了用拳头力气说话的他,对这种角色改变,起先完全没法适应。特别是一些演戏时候要求的神态、肢体、情绪等,虽然已经杀青一部微电影,但想起来仍然让他后怕不已。

  不过成果还是喜人的。潘学德说,看惯了网上七七八八的警察电影,大多都是冲在前、打在先的英勇形象,几乎没怎么看到为了地区安宁默默守候的片子。

  “真实的特警生活并不是枪战片,平常工作时候我们也不希望真的出现枪战片的场面,那样会危机群众的安危,所以‘没事就是好事’成了我们每个宁波特警的心声。特警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训练、巡逻这样平淡如水的日子。简单,但这不代表着虚度光阴而变得平庸。”潘学德对波特警有一种深入的见解。

  无声的守护,积蓄力量,关键时刻奋勇出击,这是潘学德理解的宁波特警。

  主角施寒潇:想通过电影表达更多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施寒潇原本的生活中并没有“打打杀杀”的场面,做得最多的是做好辖区群众的“管家”,帮助老百姓处理烦恼事。突然一下子要让自己从一名社区民警到巡特警转变,让拿到剧本时候的他有点难以接受。不过在仔细看了剧本后,施寒潇立马就答应参演这部微电影,因为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公安工作并不是每一天都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充满了惊险和刺激,拿特警来说,更多的是徒步巡逻、蹲点守候、设卡盘查、值班备勤等等日复一日的平淡,而不是拯救世界。”施寒潇慢慢介绍电影背景。“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作为一名拥有顶尖射击技能,并且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特警队员主角沙俊,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地方发挥,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一点迷茫。”

  类似的情况,不单单发生在电影中的新警员身上,其实对于每一名即将踏入或已经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将经历或已经经历过。

  “通过这部电影,我想让大家能更真实地了解宁波特警这份职业,同时也想告诉每一个年轻人,理想和现实虽然有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情况,但不能就此灰心丧气,只有在这个差距中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最终才能真正直面和迎接理想。”这是施寒潇的表演过程中极力想要表达的。

  编剧余锂红:写剧本的7次悲喜

  前几年《回家》杀青时,我曾向荣总戏言:若下回再拍微电影,要变温情为热血,上枪战、弄格斗,演生死抉择,展现出宁波公安的英雄气概。

  八百多天之后,一语成真,我等来了新任务:参与宁波公安微电影第二季,写一个关于蓝鲨特警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要的就是热血与英雄气概。

  因为很早之前就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写稿初期进度很快,可越写却越觉艰难,因为蓝鲨的经典案例实在太多,排爆、谈判、拯救人质、狙杀暴徒……每个故事都可以用两种,甚至多种截然不同的手法演绎,到底该选择哪种一度让我很难做出决定。

  所幸能够很便捷的跟拥有20多年的特警生涯,也是我们主角之一的潘学德大队长直面交流。所以,每一次剧情在笔下一字字生成,我都会跑到潘队那边请教,让他叫上其他几名特警老同志,根据大家多年的工作经验,帮我这个对特警只有表象了解的门外汉查漏补缺,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开启了我噩梦般的编剧《蓝盾》日子。

  期间,因为拍摄限制或是实际情况改动等多因素原因,小改动到底有几次根本没法记清,但大改动记得很清晰,整整7次!

  这7次中,我看着几个晚上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剧本一页页作废,一个个自己绞尽脑汁用手一下下敲打出来的剧本故事全都扔进垃圾桶,那种滋味……

  不过最后凭借着团队的集体力量,无数次头脑风暴,批阅廿遍、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蓝盾》剧本的成稿,那一刻真有种说不出的痛快。

  主创张科荣:求新求变过程很艰辛

  《蓝盾》是继《回家》之后,宁波市公安局创作的第二部微电影。3年前的《回家》陆续获得了很多有含金量的奖项,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因此这次创作《蓝盾》压力很大,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求新求变。

  区别于之前《回家》的温情路线,这次我们拍摄的是一部硬朗帅气,能够体现宁波公安专业特质的微电影。而巡特警因为具备为城市安宁默默驻守、关键时刻又敢打敢冲的硬汉形象,成了这次拍摄的原型。

  取材角度很快选好,但真正落实到拍摄时,才发现需要克服的困难真的很多。单单剧本七次修改,其中甚至有2次是推倒重来,就耗费了整个制作团队大量的心力和时间。

  创作人员很辛苦,演员的卖力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主角沙俊饰演者施寒潇是一名社区民警,为了达成“文人演武戏”的效果,在影片开拍前一周到特警进行魔鬼训练,训练标准几乎跟特警一个水准。主演潘学德,本身是一名多次出入危险任务的老警察,做好放暴处突没问题,但是演戏完全是门外汉。为了担当起“沙俊师傅”这个重要角色,那时候的他台词是走路背、吃饭背、睡觉背,基本90%业余时间都在练习,“武夫走文戏”最终顺利完成。

  从开始到最后杀青,总共耗时近3个多月。期间一个多月,为了赶进度,大家经常得每天从早上5点多开始一直拍到深夜,最晚曾经拍到晚上2点。拍完后,后期制作和修改又耗时2个月,从画面拍摄、剪辑、校色、主题歌录制、海报设计等每个环节进行细扣,主要是为了精益求精,提高影片整体质量。东南商报 王西泽 张科荣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