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地媒体看宁波 正文
【浙江日报】鄞州:乡村不寂寞
稿源: 浙江日报   2016-03-29 10:35:34 报料热线:81850000

群山环抱中的龙观乡山下村。

  核心提示:

  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不断朝着生活条件与公共资源更为优越的城镇地区转移,许多村庄面临日益凋敝的困境。“逃离农村”,甚至一度成为一种流行的口号与腔调;“消失的村庄”不仅是地理和行政意义上村庄的撤并,更是心理上对乡村的疏离。

  眼下,在宁波市鄞州区,一场历时14年的农村住房革命却让我们从中发现了另一种反向流动的态势:高度城镇化下,村庄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明亮地生长;城市的资金、人才与项目正在大量涌入乡村,当地村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生产方式随之发生巨变,乡村活力十足。

  2016年,鄞州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城镇化率超过71%;到2020年建成“经济发展同步、面貌环境同变、基础设施同城、公共服务同质、民生保障同等、社会治理同规”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是鄞州的雄心,亦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春意渐浓时,走进地处鄞州区核心地块的宁波南部商务区内,精美、时尚的摩登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这里是有着“宁波曼哈顿”之称的城市新地标。海内外诸多知名企业的集团总部、衣着光鲜的青年白领与商界精英,还有包含各类主题的酒吧餐厅、私人会所与娱乐场所在此相依相存,共同组成了繁华都市中的诸种潮流元素。

  而在距离此地不到两公里的鄞州区政府办公大楼15楼,鄞州新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钱孝平一面见证着城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一面思索、谋划着如何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全区约80%的农村地区尽快追赶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2002年,鄞州正式设立“新村办”,决定在农村全面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农村住房革命的序幕就此拉开。而在此之前,全区简易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占到64%,村庄布局散乱,配套设施落后。

  如今,14年时光过去,鄞州乡村万象更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崭新小楼与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构筑起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激发着他们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生活理念与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而这些,终将融汇于每个村庄的血液之中,成为推动它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之力……

  乡村与城市的距离,头一次如此接近。

  穷村改造,如何不差钱

  最近,若是你来到鄞州龙观乡李岙村,一定会惊叹于山沟沟里还有这么一片精美、雅致的浙派民居群:一幢幢3层高的联排住宅整齐铺陈开来,深灰的瓦片、浅黄的墙面,配以飞扬的檐角和雕花的窗格,与周边连绵的群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新村,房子到4月份就要正式交付给村民了!”李岙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自豪地说道。作为四明山浙东革命老区,李岙村长期以来以种植桂树为生,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然而,依据全区推行“四统一联”改建方式以及各种相关的财政补贴,每户村民只要拿出一笔10万元左右的建房款,就能拥有一套高大上的乡间别墅。

  所谓“四统一联”,就是全村实施联户自建的方式,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和实施统一管理的方式,对自建的工程实施公开招标,由村民自主决定中标单位和房形设计,各项配套设施也由村里统一管理实施。相比起镇上统一的招投标平台,这种方式可以略过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既能保证房屋的基本质量,亦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建房开支。

  “走普通招投标程序的话,一幢21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建筑成本高达四五十万元,而采用‘四统一联’的建房成本仅为20来万元,再加上区里下拨的拆迁与装修补贴约10万元,每户村民建房实际要掏的钱也就10万元出头。”洪国年算了这样一笔账。

  近年来,“四统一联”的改建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村民能够造得起理想的居所。同时,考虑到各种建筑群落中农民之间存在的同质性、认同感、凝聚力等因素,各村还有意识地让他们结成多元化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农民住房的“自决、自拆、自建、自管”,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一起同步跟上。

  地处太白山下的东吴镇小白村,村庄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一条宝瞻公路将村庄纵向分割成东西两块。然而,当我们从村委会出发,穿过宝瞻公路进入村庄东面最为偏远的一片居住区域时,感受到的仍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宽敞平整的沥青路面上,高大的毛竹、玉兰树与桂花树列道两旁,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一字排开,以山水、花卉为主题的墙绘随处可见……这些,连同分布于村庄各处的停车场、文化礼堂、老年活动室、休闲公园、篮球场、图书室、生态公厕等等,正是小白村近年来在村庄基础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成果。

  “从居住角度讲,城乡差别大的不是房子,而是配套,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因此,我们更强调的是‘村’的改建,而不单是‘房’的改建,新村建设除了新房外,还必须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完美的生态环境、完整的文化传承等等。”鄞州新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钱孝平如此说道。

  建设资金从何而来?除了各村自行筹集的一部分外,2012年以来,鄞州区财政部门还有着这样的规定:按拆除地块面积每亩15万元给予补助,属山区异地迁建的,每亩再增加5万元,专门用于公建设施配套;整治项目能列入区级部门项目的做到优先安排,对未列入区级部门项目的村内道路建设、墙体立面改造、危旧房拆除等,按保留部分的实际占地面积,再给予每亩5万元的补助。龙观乡李岙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说,在他们进行新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就高达2000多万元。

  14年来,鄞州累计投入资金285亿元,农村拆旧1015万平方米,建新1601万平方米,17万余农民搬入新居。

  新村治理,活力在释放

  与村庄面貌一起改变的,还有村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这几年,62岁的李岙村村民金红芬渐渐熟悉了一个新名词,叫做“村庄规划”。那是在2012年春日的一个上午,地处四明山下的李岙村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村民代表大会。村里请来几位专业的规划师,要与大家共同商讨村庄的改造设计方案。直到这时,在山里住了一辈子的金红芬才知道:原来无论是造房子还是建村子,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要通过规划来实施的。

  在这之前,金红芬已经从村委会听到了一个盼了一辈子的好消息:李岙村打算实施新村建设,将村里所有的旧房子推倒重建。根据区里确立的“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政府在农房改造上负责规划引领、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要求新村建设中的选址、土地使用、购建对象必须合规,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改不改、怎么改、选择何种房屋套型以及请谁规划、让谁施工等等,全部由村民决定。

  “当然是要改!”金红芬毫不犹豫。在这次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不善言辞的她头一次主动表达了对于未来村庄的构想,比如,村里的道路要像城里那样平整,家门口最好能种些花草和蔬菜,尊重农民的耕种习惯等等。除她以外,其他村民代表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但是在认识上却是出奇的一致:我们自己的家园,自然要多花点心思去把它建设好。

  在进行新村建设的同时,李岙村还计划引入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发展这种绿色清洁能源的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增收。除去政府补贴外,村集体将逐步拿出360多万元用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样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村民盖房子本来也是要购买砖瓦的,现在用光伏板替代了这部分瓦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节省了盖房成本。”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这样动员大家。而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借着这次改造的东风,把村民们逐步引导到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上来,改变过去仅靠在山上种桂花、卖桂树过活的单一发展方式。

  而对于龙观乡山下村的170多位老人来说,他们早已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呵护自己的家园。自山下村2014年完成改建以后,村民们随即决定通过村里的老年协会实施新村的物业管理。村民们一致商定:村里的清洁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费,按照联排住宅每年每户480元、多层住宅每年每户300元予以收取;协会会员每天分片定点对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清扫,并对村民的垃圾分类、杂物堆放等行为予以引导,每人每天可获取1元报酬。

  “干这份活还真不为挣钱,就是想要把我们这么美的村庄环境保护好,大家住着也清爽舒服嘛。”73岁的村民叶刘忠这样说道。

  “保护环境,共享健康;保护小鸟,维护生态,一方净土,共同维护;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山下村入口处,一块“文明公约”牌上的文字将村民们共同守护家园的决心表露无遗。龙观乡新村办还表示,他们正在牵头拟定相关的物业管理规定,今后要争取让龙观的每个村都建立起自己的物业办。

  村庄,广大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正在朝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大步迈进。

  旧村复兴,奔向“绿富美”

  乡村美了,乡风新了,村庄的人气随之水涨船高。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鄞州下应街道湾底村集体经济所属的天宫庄园内都是人流涌动,热闹非凡。这里,人们既可以畅游包含着大量明清古建筑群的西江古村,也可以一面漫步田野一面采摘最新鲜的草莓,还可以置身神奇的植物世界,观赏大花曼陀罗、大佛肚竹热带或亚热带的特有植物;而在不远处的加工生产线上,一瓶瓶酸甜可口的桑果汁饮料正整装待发,准备销往全国各地的商场和超市……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亿多元、集体可用资金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1万元。

  从一个老宁波人嘴里的“烂眼村”,变身如今远近闻名的“绿富美”,在鄞州率先着手于新村建设的湾底村,同样也率先走上了三产融合的快速发展道路。游客们纷至沓来,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归。

  今年50岁左右的村民郑伟彪,年轻时务过农,放过牛,在生产队干过,也做过企业管理人员,去年3月回到村里,担任葡萄和梨这两类水果共29个大棚的管理组组长,每天带着工人们在田地里来回奔波。“在家门口为自己村里工作,既方便又踏实,感觉很满足。”他说。

  更多的鄞州村庄,仍大步奔跑在通往“绿富美”的发展道路之上。位于鄞州西部山区的章水镇李家坑,眼下正随着一个名叫“首旅寒舍”的民宿项目的引进,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李家坑村地处海拔800米的杖锡山麓,有着四明山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浙东古民居群。这些清朝中晚期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灰瓦白墙,层次分明,以对称的两层式四合院为主,其独特的房屋结构和村落风貌在江南地区十分罕见,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这一次,来自北京的首旅集团之所以选择李家坑村,正是相中了这里独有的山水风情与历史韵味。

  “村庄的基础设施与村民的居住条件需要不断完善,但古村的气质与风貌绝不能被改变,”这是李家坑人的共识。在新村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走过弯路。几年前,村里的主要道路一度被改造成为平整的水泥路,但是其平整、坚硬的外观式样与古色古香的村庄显得格格不久,最后又再次被改为以鹅卵石铺地。

  近年来,李家坑村兴建了客栈、农家乐,走上了一条以休闲养生旅游、民宿民居为主线的发展之路。2015年,李家坑村接待的游客量突破10万人,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无需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便能就业、创业,过去一些容易滞销的农副产品也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

  在多年的摸索中,鄞州因地制宜形成全村拆建、整体改建、异地新建和安居保障4种模式。其中,有56个村属于全村拆建式,形成了一批都市型村庄;42个村采用整体改建,注重自然风貌的保护和特色民风民俗的传承。每个村庄,正在根据自身的不同气质,寻找着最适宜的发展路径。

  住得好,还要能留住人。产业,乡村发展的内生之力,必将吸引更多的人、财、物等要素向着乡土聚集。

编辑: 郭静

【浙江日报】鄞州:乡村不寂寞

稿源: 浙江日报 2016-03-29 10:35:34

群山环抱中的龙观乡山下村。

  核心提示:

  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人口不断朝着生活条件与公共资源更为优越的城镇地区转移,许多村庄面临日益凋敝的困境。“逃离农村”,甚至一度成为一种流行的口号与腔调;“消失的村庄”不仅是地理和行政意义上村庄的撤并,更是心理上对乡村的疏离。

  眼下,在宁波市鄞州区,一场历时14年的农村住房革命却让我们从中发现了另一种反向流动的态势:高度城镇化下,村庄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明亮地生长;城市的资金、人才与项目正在大量涌入乡村,当地村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生产方式随之发生巨变,乡村活力十足。

  2016年,鄞州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城镇化率超过71%;到2020年建成“经济发展同步、面貌环境同变、基础设施同城、公共服务同质、民生保障同等、社会治理同规”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是鄞州的雄心,亦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春意渐浓时,走进地处鄞州区核心地块的宁波南部商务区内,精美、时尚的摩登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这里是有着“宁波曼哈顿”之称的城市新地标。海内外诸多知名企业的集团总部、衣着光鲜的青年白领与商界精英,还有包含各类主题的酒吧餐厅、私人会所与娱乐场所在此相依相存,共同组成了繁华都市中的诸种潮流元素。

  而在距离此地不到两公里的鄞州区政府办公大楼15楼,鄞州新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钱孝平一面见证着城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一面思索、谋划着如何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全区约80%的农村地区尽快追赶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2002年,鄞州正式设立“新村办”,决定在农村全面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农村住房革命的序幕就此拉开。而在此之前,全区简易结构、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占到64%,村庄布局散乱,配套设施落后。

  如今,14年时光过去,鄞州乡村万象更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崭新小楼与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构筑起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激发着他们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生活理念与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而这些,终将融汇于每个村庄的血液之中,成为推动它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之力……

  乡村与城市的距离,头一次如此接近。

  穷村改造,如何不差钱

  最近,若是你来到鄞州龙观乡李岙村,一定会惊叹于山沟沟里还有这么一片精美、雅致的浙派民居群:一幢幢3层高的联排住宅整齐铺陈开来,深灰的瓦片、浅黄的墙面,配以飞扬的檐角和雕花的窗格,与周边连绵的群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新村,房子到4月份就要正式交付给村民了!”李岙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自豪地说道。作为四明山浙东革命老区,李岙村长期以来以种植桂树为生,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然而,依据全区推行“四统一联”改建方式以及各种相关的财政补贴,每户村民只要拿出一笔10万元左右的建房款,就能拥有一套高大上的乡间别墅。

  所谓“四统一联”,就是全村实施联户自建的方式,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和实施统一管理的方式,对自建的工程实施公开招标,由村民自主决定中标单位和房形设计,各项配套设施也由村里统一管理实施。相比起镇上统一的招投标平台,这种方式可以略过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既能保证房屋的基本质量,亦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建房开支。

  “走普通招投标程序的话,一幢21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建筑成本高达四五十万元,而采用‘四统一联’的建房成本仅为20来万元,再加上区里下拨的拆迁与装修补贴约10万元,每户村民建房实际要掏的钱也就10万元出头。”洪国年算了这样一笔账。

  近年来,“四统一联”的改建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村民能够造得起理想的居所。同时,考虑到各种建筑群落中农民之间存在的同质性、认同感、凝聚力等因素,各村还有意识地让他们结成多元化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农民住房的“自决、自拆、自建、自管”,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也一起同步跟上。

  地处太白山下的东吴镇小白村,村庄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一条宝瞻公路将村庄纵向分割成东西两块。然而,当我们从村委会出发,穿过宝瞻公路进入村庄东面最为偏远的一片居住区域时,感受到的仍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宽敞平整的沥青路面上,高大的毛竹、玉兰树与桂花树列道两旁,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一字排开,以山水、花卉为主题的墙绘随处可见……这些,连同分布于村庄各处的停车场、文化礼堂、老年活动室、休闲公园、篮球场、图书室、生态公厕等等,正是小白村近年来在村庄基础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成果。

  “从居住角度讲,城乡差别大的不是房子,而是配套,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因此,我们更强调的是‘村’的改建,而不单是‘房’的改建,新村建设除了新房外,还必须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完美的生态环境、完整的文化传承等等。”鄞州新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钱孝平如此说道。

  建设资金从何而来?除了各村自行筹集的一部分外,2012年以来,鄞州区财政部门还有着这样的规定:按拆除地块面积每亩15万元给予补助,属山区异地迁建的,每亩再增加5万元,专门用于公建设施配套;整治项目能列入区级部门项目的做到优先安排,对未列入区级部门项目的村内道路建设、墙体立面改造、危旧房拆除等,按保留部分的实际占地面积,再给予每亩5万元的补助。龙观乡李岙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说,在他们进行新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就高达2000多万元。

  14年来,鄞州累计投入资金285亿元,农村拆旧1015万平方米,建新1601万平方米,17万余农民搬入新居。

  新村治理,活力在释放

  与村庄面貌一起改变的,还有村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这几年,62岁的李岙村村民金红芬渐渐熟悉了一个新名词,叫做“村庄规划”。那是在2012年春日的一个上午,地处四明山下的李岙村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村民代表大会。村里请来几位专业的规划师,要与大家共同商讨村庄的改造设计方案。直到这时,在山里住了一辈子的金红芬才知道:原来无论是造房子还是建村子,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要通过规划来实施的。

  在这之前,金红芬已经从村委会听到了一个盼了一辈子的好消息:李岙村打算实施新村建设,将村里所有的旧房子推倒重建。根据区里确立的“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政府在农房改造上负责规划引领、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要求新村建设中的选址、土地使用、购建对象必须合规,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改不改、怎么改、选择何种房屋套型以及请谁规划、让谁施工等等,全部由村民决定。

  “当然是要改!”金红芬毫不犹豫。在这次的村民代表大会上,不善言辞的她头一次主动表达了对于未来村庄的构想,比如,村里的道路要像城里那样平整,家门口最好能种些花草和蔬菜,尊重农民的耕种习惯等等。除她以外,其他村民代表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但是在认识上却是出奇的一致:我们自己的家园,自然要多花点心思去把它建设好。

  在进行新村建设的同时,李岙村还计划引入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发展这种绿色清洁能源的方式带动村民致富增收。除去政府补贴外,村集体将逐步拿出360多万元用于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样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村民盖房子本来也是要购买砖瓦的,现在用光伏板替代了这部分瓦片,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节省了盖房成本。”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这样动员大家。而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借着这次改造的东风,把村民们逐步引导到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上来,改变过去仅靠在山上种桂花、卖桂树过活的单一发展方式。

  而对于龙观乡山下村的170多位老人来说,他们早已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呵护自己的家园。自山下村2014年完成改建以后,村民们随即决定通过村里的老年协会实施新村的物业管理。村民们一致商定:村里的清洁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费,按照联排住宅每年每户480元、多层住宅每年每户300元予以收取;协会会员每天分片定点对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清扫,并对村民的垃圾分类、杂物堆放等行为予以引导,每人每天可获取1元报酬。

  “干这份活还真不为挣钱,就是想要把我们这么美的村庄环境保护好,大家住着也清爽舒服嘛。”73岁的村民叶刘忠这样说道。

  “保护环境,共享健康;保护小鸟,维护生态,一方净土,共同维护;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山下村入口处,一块“文明公约”牌上的文字将村民们共同守护家园的决心表露无遗。龙观乡新村办还表示,他们正在牵头拟定相关的物业管理规定,今后要争取让龙观的每个村都建立起自己的物业办。

  村庄,广大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正在朝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大步迈进。

  旧村复兴,奔向“绿富美”

  乡村美了,乡风新了,村庄的人气随之水涨船高。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鄞州下应街道湾底村集体经济所属的天宫庄园内都是人流涌动,热闹非凡。这里,人们既可以畅游包含着大量明清古建筑群的西江古村,也可以一面漫步田野一面采摘最新鲜的草莓,还可以置身神奇的植物世界,观赏大花曼陀罗、大佛肚竹热带或亚热带的特有植物;而在不远处的加工生产线上,一瓶瓶酸甜可口的桑果汁饮料正整装待发,准备销往全国各地的商场和超市……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亿多元、集体可用资金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1万元。

  从一个老宁波人嘴里的“烂眼村”,变身如今远近闻名的“绿富美”,在鄞州率先着手于新村建设的湾底村,同样也率先走上了三产融合的快速发展道路。游客们纷至沓来,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归。

  今年50岁左右的村民郑伟彪,年轻时务过农,放过牛,在生产队干过,也做过企业管理人员,去年3月回到村里,担任葡萄和梨这两类水果共29个大棚的管理组组长,每天带着工人们在田地里来回奔波。“在家门口为自己村里工作,既方便又踏实,感觉很满足。”他说。

  更多的鄞州村庄,仍大步奔跑在通往“绿富美”的发展道路之上。位于鄞州西部山区的章水镇李家坑,眼下正随着一个名叫“首旅寒舍”的民宿项目的引进,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李家坑村地处海拔800米的杖锡山麓,有着四明山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浙东古民居群。这些清朝中晚期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灰瓦白墙,层次分明,以对称的两层式四合院为主,其独特的房屋结构和村落风貌在江南地区十分罕见,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最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这一次,来自北京的首旅集团之所以选择李家坑村,正是相中了这里独有的山水风情与历史韵味。

  “村庄的基础设施与村民的居住条件需要不断完善,但古村的气质与风貌绝不能被改变,”这是李家坑人的共识。在新村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走过弯路。几年前,村里的主要道路一度被改造成为平整的水泥路,但是其平整、坚硬的外观式样与古色古香的村庄显得格格不久,最后又再次被改为以鹅卵石铺地。

  近年来,李家坑村兴建了客栈、农家乐,走上了一条以休闲养生旅游、民宿民居为主线的发展之路。2015年,李家坑村接待的游客量突破10万人,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无需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便能就业、创业,过去一些容易滞销的农副产品也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

  在多年的摸索中,鄞州因地制宜形成全村拆建、整体改建、异地新建和安居保障4种模式。其中,有56个村属于全村拆建式,形成了一批都市型村庄;42个村采用整体改建,注重自然风貌的保护和特色民风民俗的传承。每个村庄,正在根据自身的不同气质,寻找着最适宜的发展路径。

  住得好,还要能留住人。产业,乡村发展的内生之力,必将吸引更多的人、财、物等要素向着乡土聚集。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