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不看不知道!顾客寄存物品竟成了“店员福利”
稿源: 浙江新闻   2016-04-05 18:23:56 报料热线:81850000

在一些会员制的美容美发、KTV等消费场所,消费者为了方便,将购买的商品寄存在店里是常见的事情,商家也把寄存作为一项售后增值服务。不过,在一些店家,这一客户服务最后却变成了“店员福利”,而大部分消费者可能还蒙在鼓里。

最近,因为一小罐精油,消费者徐女士致电鄞州区消保委进行投诉,除了要讨回个说法,她更是要给大家伙提个醒——“遇到商品寄存服务,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偶然去店里串门

意外看见店员抹顾客的精油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徐女士在鄞州区五乡镇一家美容店购买了一套美容产品,并定期在该店进行美容保养。去年冬天,因为家里有事,好几个月没去,但因为自己是老顾客了,徐女士相信东西在店里肯定是安全的。直到前不久,当徐女士再次走进美容院,意外看到惊人的一幕之后,她对商家的信心瞬间荡然无存。

当时店里客满为患,徐女士便在各个小包间串门,看看哪个房间的客人快做好了,自己好提前排队。走到一个房间,看到一名店员正在往自己脸上抹精油,边上的精油盒外包装上贴的标签上,居然写的是徐女士自己的大名。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的产品,怎么店员在用。”徐女士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找到该店负责人理论。

后经证实,确实是该店员未经允许,偷用徐女士的精油产品,商家致歉并同意赔偿徐女士一瓶新的精油。徐女士却不同意:“我看到的是她在用我的精油,那么我没看到的时候,你们偷用了套盒里的多少产品又有谁知道?”

其实上,遇到类似事情的,并不止徐女士一人。

寄存的两瓶酒各剩大半

再来喝,一半没了

吴先生也怀疑自己的寄存商品被动了手脚。

两个月前,吴先生与朋友一起在一家娱乐中心聚会,席间购买了4瓶高档红酒,因为席间喝得不多,结束时其中两瓶还各剩了大半瓶。

“商家表示可以寄存,而且不收寄存费。我就同意了。”吴先生一开始挺放心的。

最近,吴先生再次光顾该中心,便叫服务生拿出寄存的红酒,发现酒的数量明显少了。

“当时记得每瓶还有大半瓶,可现在两瓶倒在一起都没有半瓶。”吴先生质疑商家搞错了,可一看标签上面明明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最终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商家也极力否认,只能不了了之。

上千元的理发产品放在店里

结果最后店都“没”了

相比被店家监守自盗,消费者王小姐遇到的情况更为让人气愤。

两年前她在一家美容美发中心购买了一套发膜护理产品,总价为1380元。为了方便使用,王小姐把产品寄存在店里,同时还把两瓶价值300多元的洗发产品一同寄存。

“护理才做了两次,洗发液只开封了一瓶,用了一次。”王小姐说,东西是年前寄存的,没想到过完年,这家店的店门就没开过,上周末,她看到店铺重新装修就前去询问,结果工人告诉她,这里要开的是餐饮店。

“没有贴过迁址公告,也没有提前电话通知过我。”王小姐说,就这样她的产品和商家一起消失了。

消保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品寄存,本是商家提供产品销售后的一项增值服务,即使不收费,也有对商品承担妥善保管的责任。因商家管理不善而导致商品缺失、损坏、偷用等现象,商家都有义务履行赔偿责任;商家迁址或停止营业,也应该提前通知消费者取回寄存的商品,若商品出售时是和服务捆绑销售的,商家还应对终止服务进行赔偿。

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寄存商品注意要求商家出具寄存收据或存单,若所购买商品是和服务捆绑消费的,还应让商家在交易票据上注明其中所包含的服务费。

编辑: 崔燕

不看不知道!顾客寄存物品竟成了“店员福利”

稿源: 浙江新闻 2016-04-05 18:23:56

在一些会员制的美容美发、KTV等消费场所,消费者为了方便,将购买的商品寄存在店里是常见的事情,商家也把寄存作为一项售后增值服务。不过,在一些店家,这一客户服务最后却变成了“店员福利”,而大部分消费者可能还蒙在鼓里。

最近,因为一小罐精油,消费者徐女士致电鄞州区消保委进行投诉,除了要讨回个说法,她更是要给大家伙提个醒——“遇到商品寄存服务,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偶然去店里串门

意外看见店员抹顾客的精油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徐女士在鄞州区五乡镇一家美容店购买了一套美容产品,并定期在该店进行美容保养。去年冬天,因为家里有事,好几个月没去,但因为自己是老顾客了,徐女士相信东西在店里肯定是安全的。直到前不久,当徐女士再次走进美容院,意外看到惊人的一幕之后,她对商家的信心瞬间荡然无存。

当时店里客满为患,徐女士便在各个小包间串门,看看哪个房间的客人快做好了,自己好提前排队。走到一个房间,看到一名店员正在往自己脸上抹精油,边上的精油盒外包装上贴的标签上,居然写的是徐女士自己的大名。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的产品,怎么店员在用。”徐女士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找到该店负责人理论。

后经证实,确实是该店员未经允许,偷用徐女士的精油产品,商家致歉并同意赔偿徐女士一瓶新的精油。徐女士却不同意:“我看到的是她在用我的精油,那么我没看到的时候,你们偷用了套盒里的多少产品又有谁知道?”

其实上,遇到类似事情的,并不止徐女士一人。

寄存的两瓶酒各剩大半

再来喝,一半没了

吴先生也怀疑自己的寄存商品被动了手脚。

两个月前,吴先生与朋友一起在一家娱乐中心聚会,席间购买了4瓶高档红酒,因为席间喝得不多,结束时其中两瓶还各剩了大半瓶。

“商家表示可以寄存,而且不收寄存费。我就同意了。”吴先生一开始挺放心的。

最近,吴先生再次光顾该中心,便叫服务生拿出寄存的红酒,发现酒的数量明显少了。

“当时记得每瓶还有大半瓶,可现在两瓶倒在一起都没有半瓶。”吴先生质疑商家搞错了,可一看标签上面明明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最终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商家也极力否认,只能不了了之。

上千元的理发产品放在店里

结果最后店都“没”了

相比被店家监守自盗,消费者王小姐遇到的情况更为让人气愤。

两年前她在一家美容美发中心购买了一套发膜护理产品,总价为1380元。为了方便使用,王小姐把产品寄存在店里,同时还把两瓶价值300多元的洗发产品一同寄存。

“护理才做了两次,洗发液只开封了一瓶,用了一次。”王小姐说,东西是年前寄存的,没想到过完年,这家店的店门就没开过,上周末,她看到店铺重新装修就前去询问,结果工人告诉她,这里要开的是餐饮店。

“没有贴过迁址公告,也没有提前电话通知过我。”王小姐说,就这样她的产品和商家一起消失了。

消保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品寄存,本是商家提供产品销售后的一项增值服务,即使不收费,也有对商品承担妥善保管的责任。因商家管理不善而导致商品缺失、损坏、偷用等现象,商家都有义务履行赔偿责任;商家迁址或停止营业,也应该提前通知消费者取回寄存的商品,若商品出售时是和服务捆绑销售的,商家还应对终止服务进行赔偿。

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寄存商品注意要求商家出具寄存收据或存单,若所购买商品是和服务捆绑消费的,还应让商家在交易票据上注明其中所包含的服务费。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