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近一个月宁波60余条公交线路调整 频频调整为哪般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4-06 07:09:05 报料热线:81850000

  调线之路:

  软硬齐升优化线网

  由于不同人群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不同,再加上乘客对既有出行方式已形成习惯,无论是缩线、改站、改道甚至新辟线路,公交车的线路调整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惑。不仅仅是宁波,在全国很多城市,公交线路调整、缩道甚至新辟时会遇到一定阻拦。“这就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解决。”孙斌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中对公交车站的设置早有要求。它提出: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客运码头、轨道交通车站、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务商贸区,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综合性公共文化休闲场所、体育场馆,学校、医院;设计居住人口五千人以上的居住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以及需要设置公共汽车场站设施的公路,“在编制项目设计方案时,应当按照规划技术规范配置公共汽车首末站、途经站、枢纽站等公共汽车场站设施或者预留用地。”

  而软件方面,市民的理解以及对公共交通的认同很重要。吕晨曦副教授认为,根据我市公共交通的定位,轨道交通是骨干,常规公交是主体,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就需要市民通过换乘等渠道来支持公共交通。

  “结合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目前我市的线网优化主要有几大趋势。”孙斌介绍,首先是接驳轨道、车站、新住宅、安置小区、商贸区、旅游集散地等人流密集区;其次是没通车的地区,只要有通车条件的,原则上也要开通公交车。随着断头路的打通,公交线路尽量“取直”;充分利用新投用的公交首末站,进行线路的填补。而对于一些非直线的公交线路,则尽量“截弯取直”,同时用一些配车对原来的“弯线”部分开通微循环线路。

  “公交线网的布局一定要以乘客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企业运营效率为目标。”吕晨曦副教授认为,不考虑乘客需求的公交线网是没有吸引力的,不考虑企业运营效率的公交线网也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公交线网布局也应该考虑交通出行的公平公正,在考虑效率的同时兼顾公交服务的覆盖面。他指出,一般乘客乘坐公交车单程不超过60分钟,如果超过的话,常规公交吸引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公交车单程长度10公里至20公里比较合适。

  在对既有公交线路的调整中,上海的做法值得宁波借鉴。上海出台了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导则”,用数据指标明确了公交线路调整、取消的条件,如规定“公交线路总长度50%以上与其他线路重复,且其余部分有其他线路覆盖的,宜对重合部分进行调整”;又如“除环线、社区巴士外,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超过一定数值时,宜进行调整”;“线路终止后,原有线路的客流最多增加一次换乘即可满足原方向的出行。”

  吕晨曦认为,必须从客流需求出发,通过客流集聚分析,合理确定公交线路的走向、线路的等级、发车的班次等。客流需求大的线路要考虑提升线路等级,合理确定运营区间;客流需求小的线路要考虑改道或者撤销。

  “公交线路调整牵一发动全身,在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和提高公交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必然会对一部分乘客造成影响。解决的方法是为受影响群体规划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方案,并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取得市民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吕晨曦说。

  “公交都市”引领我市公共交通建设

  根据《宁波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5-2020年)》,我市将推动公交优先,以“出行方式科学、网络密度适合、衔接转换紧密”为方向,构筑网络清晰、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创建公交都市。

  在公共交通方面,将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中运量公交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国际水平的公交都市。

  2020年城市轨道线网由7条市区线组成,整体结构呈放射状,规模达271.6公里,三江片线网密度达到0.44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27公里/平方公里。远景年线网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一环两快七射”的格局。

  引入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交并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和场站体系,专用道网络达到260公里,场站规模达到240公顷。

  进一步优化常规公交网络,完善公共自行车网络。常规公交以扩容提速为目标,明确网络层次,网络由骨干线、辅助线、支线、特色线等四个层次组成。公共自行车在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投放规模宜达到4万辆,并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向外扩展,总规模宜为5.6-7.3万辆。

  2020年我市常规公交日出行量逾300万人次

  据市交通委、市客管局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未来市六区出行总规划和方式分担情况的预测,到2020年,市六区公交客运量总规模约为560万人次/日,出租车客运量约为50万人次/日。2020年常规公交客运量为333.3万人次/日,占公交客运量(不含出租车)的65.3%。

  记者张 燕 实习生 陈丹青 通讯员 方新年

 

编辑: 郭静

近一个月宁波60余条公交线路调整 频频调整为哪般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4-06 07:09:05

  调线之路:

  软硬齐升优化线网

  由于不同人群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不同,再加上乘客对既有出行方式已形成习惯,无论是缩线、改站、改道甚至新辟线路,公交车的线路调整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惑。不仅仅是宁波,在全国很多城市,公交线路调整、缩道甚至新辟时会遇到一定阻拦。“这就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解决。”孙斌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中对公交车站的设置早有要求。它提出: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客运码头、轨道交通车站、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务商贸区,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综合性公共文化休闲场所、体育场馆,学校、医院;设计居住人口五千人以上的居住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以及需要设置公共汽车场站设施的公路,“在编制项目设计方案时,应当按照规划技术规范配置公共汽车首末站、途经站、枢纽站等公共汽车场站设施或者预留用地。”

  而软件方面,市民的理解以及对公共交通的认同很重要。吕晨曦副教授认为,根据我市公共交通的定位,轨道交通是骨干,常规公交是主体,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就需要市民通过换乘等渠道来支持公共交通。

  “结合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目前我市的线网优化主要有几大趋势。”孙斌介绍,首先是接驳轨道、车站、新住宅、安置小区、商贸区、旅游集散地等人流密集区;其次是没通车的地区,只要有通车条件的,原则上也要开通公交车。随着断头路的打通,公交线路尽量“取直”;充分利用新投用的公交首末站,进行线路的填补。而对于一些非直线的公交线路,则尽量“截弯取直”,同时用一些配车对原来的“弯线”部分开通微循环线路。

  “公交线网的布局一定要以乘客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企业运营效率为目标。”吕晨曦副教授认为,不考虑乘客需求的公交线网是没有吸引力的,不考虑企业运营效率的公交线网也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公交线网布局也应该考虑交通出行的公平公正,在考虑效率的同时兼顾公交服务的覆盖面。他指出,一般乘客乘坐公交车单程不超过60分钟,如果超过的话,常规公交吸引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公交车单程长度10公里至20公里比较合适。

  在对既有公交线路的调整中,上海的做法值得宁波借鉴。上海出台了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导则”,用数据指标明确了公交线路调整、取消的条件,如规定“公交线路总长度50%以上与其他线路重复,且其余部分有其他线路覆盖的,宜对重合部分进行调整”;又如“除环线、社区巴士外,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超过一定数值时,宜进行调整”;“线路终止后,原有线路的客流最多增加一次换乘即可满足原方向的出行。”

  吕晨曦认为,必须从客流需求出发,通过客流集聚分析,合理确定公交线路的走向、线路的等级、发车的班次等。客流需求大的线路要考虑提升线路等级,合理确定运营区间;客流需求小的线路要考虑改道或者撤销。

  “公交线路调整牵一发动全身,在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和提高公交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必然会对一部分乘客造成影响。解决的方法是为受影响群体规划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方案,并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取得市民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吕晨曦说。

  “公交都市”引领我市公共交通建设

  根据《宁波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5-2020年)》,我市将推动公交优先,以“出行方式科学、网络密度适合、衔接转换紧密”为方向,构筑网络清晰、结构合理、快速便捷、绿色环保的城市交通系统,创建公交都市。

  在公共交通方面,将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中运量公交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国际水平的公交都市。

  2020年城市轨道线网由7条市区线组成,整体结构呈放射状,规模达271.6公里,三江片线网密度达到0.44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27公里/平方公里。远景年线网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一环两快七射”的格局。

  引入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交并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和场站体系,专用道网络达到260公里,场站规模达到240公顷。

  进一步优化常规公交网络,完善公共自行车网络。常规公交以扩容提速为目标,明确网络层次,网络由骨干线、辅助线、支线、特色线等四个层次组成。公共自行车在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投放规模宜达到4万辆,并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向外扩展,总规模宜为5.6-7.3万辆。

  2020年我市常规公交日出行量逾300万人次

  据市交通委、市客管局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未来市六区出行总规划和方式分担情况的预测,到2020年,市六区公交客运量总规模约为560万人次/日,出租车客运量约为50万人次/日。2020年常规公交客运量为333.3万人次/日,占公交客运量(不含出租车)的65.3%。

  记者张 燕 实习生 陈丹青 通讯员 方新年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