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9 12:24

为进一步挖掘和打造它山堰文化品牌,提升鄞州区文化影响力,4月9日上午,纪录片《它山堰探秘》开机仪式暨“陌上游,谁家少年足风流”———2016鄞州区它山文化亲子行活动在鄞江镇举行。当天,鄞州区文化活动吉祥物———麦儿兔悦悦也与大家首次见面。
我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我国四大水利工程,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史书记载,1600多年前的东晋王朝,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抵御农民起义,朝廷在三江口建立了一个扼守大浃江(甬江)的要塞,并将姚江旁乍浦的句章城迁到了鄞江旁的小溪。这个美丽的江南小镇,从此变成了地域政治、经济中心。
鄞江将小镇一分为二,沿岸原本有一座小山,与众山对峙,因为没有其他山与之相连,故名“它山”。源自四明山的樟溪流过鄞江后,一支流入鄞江,一支流入南塘河。
过去,老百姓都说鄞江水是宝水,用它灌溉田地,不用施肥都能丰收,可是鄞江没有分支,一直通到海,宝水就白白浪费了。直到1180年之前,唐朝太和(827年~835年)年间,来了一个叫王元暐的县令,这个想干点实事的官员在它山旁造一座大堰,拦截鄞江。
这座在它山之南铺巨大条石筑成的大堰,截断鄞江,阻挡咸水,留住淡水以浇灌鄞西十万亩农田,解甬城之干涸。洪涝之时又将七分之水排入鄞江,旱涝无常的土地从此变成了鱼米之乡。
水利考证发现,它山堰拦河坝为中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的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
“堰成成甬”,它山堰的建成,滋润鄞西平原,塑造了今天宁波的城市格局,成为鄞州乃至宁波的文化地标和城市骄傲。
去年10月,它山堰成功入选201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成为我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它山堰的存在史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纪录片将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纪录片《它山堰探秘》由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区水利局和鄞江古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品,分上下两集,共80分钟。通过对它山堰的传奇故事、设计艺术、工艺之谜的讲述,展示它山堰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纪录片由“探索·发现”栏目总策划、总撰稿邓建永先生亲自撰稿,预计将于今年11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开机仪式后,60户市民家庭还参与了“陌上游,谁家少年足风流”———2016鄞州区它山文化亲子行活动,通过近距离感受它山堰的文化魅力,使古代伟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代代相传。东南商报 记者陈也喆 通讯员续大治 胡皓鹏
编辑: 郭静
- 母女大街上捡1.46万 1个月无人领
- 广东汕尾原公安局长翻供 称遭纪委诱供
- 江苏高考生怀疑考卷被误判 欲查卷被拒
- 男子省钱2年未回家 返乡发现妻子怀孕
- 老人患老年痴呆 花2000买床上用品治病
- 希拉里大打亲民牌在纽约乘地铁 与乘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