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我国桥梁抗震开拓者、甬籍院士范立础逝世 享年83岁
稿源: 现代金报   2016-05-06 06:52:00报料热线:81850000

范立础

  桥梁如飞虹般跨越大江大海,我国无数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宁波籍院士的名字相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被称为“彩虹的脊梁”。

  昨天,宁波市科技科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范立础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科协代表家乡人民发去了吊唁。

  院士从事桥梁研究60余年,从唐山大地震后就开始桥梁抗震的研究和攻关,成为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5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他终身未婚,把智慧和汗水都贡献给了我国桥梁抗震研究。

  □通讯员王国英邵莹 记者王颖

  【院士成长记】

  小时候很皮曾考试不及格

  年轻时趁劳动间隙“啃”专业书

  范立础的老家在镇海,用他自己的话说,父亲算是个“资本家”。“兄弟3个,父亲取名很有意思,大哥叫范立基、我是范立础、弟弟叫范立增,希望我们能打好基础,增加家里的财富吧。”范立础曾笑着和记者说,可能“立础”这个名字,就冥冥中让自己和打桥梁基础这个工作分不开了。

  院士小时候成绩就很好,对建筑感兴趣吗?

  此前的采访中,他坦言:“我小时候很皮,根本不肯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在四年级的时候留级了。那时怕被家里知道要挨打,就不和家里说。结果,被同校的姐姐发现,挨了一顿打。”大学毕业后,碰上了“反右”,接着又是“文革”,10多年最宝贵的光阴就在劳动改造中过去了。回忆起那段艰辛困苦的时光,80多岁的他从容且平和:“命运已经给你磨难了,自己一定要沉静并学会反思。”先生认为,正是那段时光让自己真正学会了思考,得到了成长。劳作之余,想方设法找来各种专业书籍苦读,为后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年轻时的高强度劳动,也让我有了好的身体。我挑担子,能挑240多斤。所以,我也一直劝年轻人,千万不要娇生惯养,一定要多劳动。”

  问起为什么会与桥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诗意地回答:“桥是人类发展的使者和帮手。没有桥的发展是艰难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名城,因为没有桥而水运式微,日渐衰落。桥让城市与城市相连,让信息与信息交汇。”

  受命研究桥梁抗震30多年

  30多座桥梁在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敲响了建筑防震的警钟。

  范立础回忆,去灾区调研时,发现房屋、基建根本不防震,才导致损失这么大。他的恩师、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院士当即给范立础布置了一个课题:研究桥梁抗震技术。没想到,这个课题一接手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课题组不断追赶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引领国内的桥梁抗震研究。

  有人可能会说,在桥梁寿命期内,破坏性地震发生概率非常小,要求结构所有构件都能抵御极端地震是不是要求太高,成本也太高了啊?基于此,范立础提出了基于寿命期与性能的大跨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他通俗地解释,就是“可以坏,但不能倒。”这个方法,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桥梁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先生开玩笑说,做抗震技术,最难的就要去说服人重视抗震。“我经常求人,设计的时候,抗震要重视啊。人家就说,地震,概率太小了。我就一遍遍去磨,有些项目,跑了2个多月,天天去烦,人家才答应下来。”

  那有没有项目正是用了先生的技术,最后证明的确避免了大损失呢?先生自豪地说,有,汶川地震中,四川雅泸路高速公路和汶川很近,用上我们技术的30余座桥梁完好无损。原来,这得益于一种成本只有几千元的弹塑性抗震挡块。挡块设置在桥墩和桥台上,犹如挡板卡在每节桥梁端两侧,可以有效防止落梁、合理分配桥梁高低墩间的横向地震力。在大桥造价中,挡块的成本是相当低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孙研

我国桥梁抗震开拓者、甬籍院士范立础逝世 享年83岁

稿源: 现代金报 2016-05-06 06:52:00

范立础

  桥梁如飞虹般跨越大江大海,我国无数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宁波籍院士的名字相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被称为“彩虹的脊梁”。

  昨天,宁波市科技科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范立础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科协代表家乡人民发去了吊唁。

  院士从事桥梁研究60余年,从唐山大地震后就开始桥梁抗震的研究和攻关,成为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内50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他终身未婚,把智慧和汗水都贡献给了我国桥梁抗震研究。

  □通讯员王国英邵莹 记者王颖

  【院士成长记】

  小时候很皮曾考试不及格

  年轻时趁劳动间隙“啃”专业书

  范立础的老家在镇海,用他自己的话说,父亲算是个“资本家”。“兄弟3个,父亲取名很有意思,大哥叫范立基、我是范立础、弟弟叫范立增,希望我们能打好基础,增加家里的财富吧。”范立础曾笑着和记者说,可能“立础”这个名字,就冥冥中让自己和打桥梁基础这个工作分不开了。

  院士小时候成绩就很好,对建筑感兴趣吗?

  此前的采访中,他坦言:“我小时候很皮,根本不肯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在四年级的时候留级了。那时怕被家里知道要挨打,就不和家里说。结果,被同校的姐姐发现,挨了一顿打。”大学毕业后,碰上了“反右”,接着又是“文革”,10多年最宝贵的光阴就在劳动改造中过去了。回忆起那段艰辛困苦的时光,80多岁的他从容且平和:“命运已经给你磨难了,自己一定要沉静并学会反思。”先生认为,正是那段时光让自己真正学会了思考,得到了成长。劳作之余,想方设法找来各种专业书籍苦读,为后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年轻时的高强度劳动,也让我有了好的身体。我挑担子,能挑240多斤。所以,我也一直劝年轻人,千万不要娇生惯养,一定要多劳动。”

  问起为什么会与桥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诗意地回答:“桥是人类发展的使者和帮手。没有桥的发展是艰难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名城,因为没有桥而水运式微,日渐衰落。桥让城市与城市相连,让信息与信息交汇。”

  受命研究桥梁抗震30多年

  30多座桥梁在汶川地震中完好无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敲响了建筑防震的警钟。

  范立础回忆,去灾区调研时,发现房屋、基建根本不防震,才导致损失这么大。他的恩师、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院士当即给范立础布置了一个课题:研究桥梁抗震技术。没想到,这个课题一接手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课题组不断追赶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引领国内的桥梁抗震研究。

  有人可能会说,在桥梁寿命期内,破坏性地震发生概率非常小,要求结构所有构件都能抵御极端地震是不是要求太高,成本也太高了啊?基于此,范立础提出了基于寿命期与性能的大跨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他通俗地解释,就是“可以坏,但不能倒。”这个方法,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桥梁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先生开玩笑说,做抗震技术,最难的就要去说服人重视抗震。“我经常求人,设计的时候,抗震要重视啊。人家就说,地震,概率太小了。我就一遍遍去磨,有些项目,跑了2个多月,天天去烦,人家才答应下来。”

  那有没有项目正是用了先生的技术,最后证明的确避免了大损失呢?先生自豪地说,有,汶川地震中,四川雅泸路高速公路和汶川很近,用上我们技术的30余座桥梁完好无损。原来,这得益于一种成本只有几千元的弹塑性抗震挡块。挡块设置在桥墩和桥台上,犹如挡板卡在每节桥梁端两侧,可以有效防止落梁、合理分配桥梁高低墩间的横向地震力。在大桥造价中,挡块的成本是相当低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