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天封塔花100天“整了个容” 本月下旬市民可进去观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1-03 07:07:00报料热线:81850000

1913年 法国汉学家马伯从大沙泥街自西向东拍摄的天封塔。

1925年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所著书中的天封塔。

1957年 1957年拍摄的天封塔。

2016年 现在的天封塔于1989年12月重建完工,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

修复后的天封塔。 记者 刘波 摄

  这两天,经过天封塔的市民可能会发现,经过100天的“整容”后,天封塔周边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了。昨天,此次修缮的施工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开始清扫建筑垃圾,打包施工工具。“我们将尽快要求进行竣工验收,预计到本月下旬市民就可以进去观光了。”天一阁博物馆文保部主任蔡跃波说。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跟维修前相比,天封塔明显“清爽”了许多。原本颜色已经显得暗淡的外墙和柱子,经重新粉刷,显得明亮鲜活。在各个檐角上,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小鱼、小麒麟等装饰,也全部补齐了。

  由于周边的围挡已经拆除,一些性急的市民已经走进了天封塔下的小公园。“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夏天午后炎热难耐,我就会带上一两本书,约上几个同学,一起登上天封塔顶乘凉。”今年38岁的周女士住在附近,因为维修,已经很久没进来看天封塔了,这次看到天封塔外围的障碍物没了,就进来先睹为快。“那时,塔顶凉风习习,听着塔上铜铃随风发出清脆的声音,视野又极其宽阔,暑热之感一扫而光。”天封塔在她儿时的记忆中,一直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这次修缮,我们精力花得最多的还是筒瓦的修补。”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层塔檐都有好几处出现破损,由于筒瓦之间层叠交错,如果其中一块破了需要更换,就得把旁边好几排的筒瓦都依次取下。

  “等更换了那片破了的筒瓦后,再把之前取下的其他筒瓦依次放回去。”该负责人说。计算下来,施工人员一共对650多平方米的筒瓦进行了修补,置换、取下后重新使用的筒瓦接近3万块。同时,整个工程的油漆面积也达到了723平方米。

  接下来,天一阁博物馆要求施工单位尽快组织对这次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不出意外的话,到这个月的下旬,市民就可以重新登上天封塔欣赏甬城风貌了。

  天封塔的前世今生

  天封塔的经历非常坎坷,模样也有过较大的变动。

  四边形唐塔

  最初,天封塔是比较低矮的四边形唐塔。

  根据合理推断,唐代明州属“老少边穷”地区,当时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应不足以建设起十八丈超过30米的巨大建筑;唐塔形制以四边形为主流,所以唐代的天封塔应该是四边形,且要比现在矮得多。

  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建成时是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许多地方志和《四明谈助》所说的天封塔“六角形、十八丈”,应该就是宋塔的样子。

  首次建成的宋塔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被毁,到元代至顺元年(1330)全面修复。

  一直到明朝,宋塔还算安稳,仅有两次较大的维修记录,样子也没怎么变。

  那时没有现在的吊车等设备,古人又是如何将塔建高的呢?原来,当塔越修越高,工匠们便把江沙堆成和塔差不多高的高坪,然后运送砖石直到塔顶。天封塔完工以后,这些用来运输的沙石就被用来铺设两条路,这两条路市民应该都很熟悉,就是天封塔东侧的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

  “全裸”的六边形宋塔

  清嘉庆三年(1798),在一次常规性维修过程中,塔灯失火,导致塔檐、平座、栏杆全部焚毁,只余砖砌塔身,天封塔成了“全裸”的六边形宋塔。“裸奔”的天封塔基本处于小修小补、苟延残喘状态,塔身也不断倾斜。

  恢复到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1984年,宁波市政府邀请全国的文物专家进行论证,最后决定对天封塔落架重建,并于1989年12月完工。重建的天封塔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为仿古的完整六边形宋塔。

  (宁波晚报记者林伟)

编辑: 孙研

天封塔花100天“整了个容” 本月下旬市民可进去观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11-03 07:07:00

1913年 法国汉学家马伯从大沙泥街自西向东拍摄的天封塔。

1925年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所著书中的天封塔。

1957年 1957年拍摄的天封塔。

2016年 现在的天封塔于1989年12月重建完工,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

修复后的天封塔。 记者 刘波 摄

  这两天,经过天封塔的市民可能会发现,经过100天的“整容”后,天封塔周边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了。昨天,此次修缮的施工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开始清扫建筑垃圾,打包施工工具。“我们将尽快要求进行竣工验收,预计到本月下旬市民就可以进去观光了。”天一阁博物馆文保部主任蔡跃波说。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跟维修前相比,天封塔明显“清爽”了许多。原本颜色已经显得暗淡的外墙和柱子,经重新粉刷,显得明亮鲜活。在各个檐角上,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小鱼、小麒麟等装饰,也全部补齐了。

  由于周边的围挡已经拆除,一些性急的市民已经走进了天封塔下的小公园。“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夏天午后炎热难耐,我就会带上一两本书,约上几个同学,一起登上天封塔顶乘凉。”今年38岁的周女士住在附近,因为维修,已经很久没进来看天封塔了,这次看到天封塔外围的障碍物没了,就进来先睹为快。“那时,塔顶凉风习习,听着塔上铜铃随风发出清脆的声音,视野又极其宽阔,暑热之感一扫而光。”天封塔在她儿时的记忆中,一直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这次修缮,我们精力花得最多的还是筒瓦的修补。”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层塔檐都有好几处出现破损,由于筒瓦之间层叠交错,如果其中一块破了需要更换,就得把旁边好几排的筒瓦都依次取下。

  “等更换了那片破了的筒瓦后,再把之前取下的其他筒瓦依次放回去。”该负责人说。计算下来,施工人员一共对650多平方米的筒瓦进行了修补,置换、取下后重新使用的筒瓦接近3万块。同时,整个工程的油漆面积也达到了723平方米。

  接下来,天一阁博物馆要求施工单位尽快组织对这次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不出意外的话,到这个月的下旬,市民就可以重新登上天封塔欣赏甬城风貌了。

  天封塔的前世今生

  天封塔的经历非常坎坷,模样也有过较大的变动。

  四边形唐塔

  最初,天封塔是比较低矮的四边形唐塔。

  根据合理推断,唐代明州属“老少边穷”地区,当时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应不足以建设起十八丈超过30米的巨大建筑;唐塔形制以四边形为主流,所以唐代的天封塔应该是四边形,且要比现在矮得多。

  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建成时是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许多地方志和《四明谈助》所说的天封塔“六角形、十八丈”,应该就是宋塔的样子。

  首次建成的宋塔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被毁,到元代至顺元年(1330)全面修复。

  一直到明朝,宋塔还算安稳,仅有两次较大的维修记录,样子也没怎么变。

  那时没有现在的吊车等设备,古人又是如何将塔建高的呢?原来,当塔越修越高,工匠们便把江沙堆成和塔差不多高的高坪,然后运送砖石直到塔顶。天封塔完工以后,这些用来运输的沙石就被用来铺设两条路,这两条路市民应该都很熟悉,就是天封塔东侧的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

  “全裸”的六边形宋塔

  清嘉庆三年(1798),在一次常规性维修过程中,塔灯失火,导致塔檐、平座、栏杆全部焚毁,只余砖砌塔身,天封塔成了“全裸”的六边形宋塔。“裸奔”的天封塔基本处于小修小补、苟延残喘状态,塔身也不断倾斜。

  恢复到完整的六边形宋塔

  1984年,宁波市政府邀请全国的文物专家进行论证,最后决定对天封塔落架重建,并于1989年12月完工。重建的天封塔是按出土的南宋天封塔模型建造的,为仿古的完整六边形宋塔。

  (宁波晚报记者林伟)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