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08:43
一块捡到的雨花石,估价180万?
此般“幸运”,实为诈骗:通过网络散布拍卖信息,再以艺术品拍卖鉴定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钱财。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的文玩艺术品诈骗案件,8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虚开高价引诱被害人
2016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石泉路派出所先后受理了三起“鉴宝诈骗”案件,均为犯罪团伙通过网络、电话散布“古董”拍卖信息,利用被害人贪小或急于用钱的心理,以标的物“可能是宝石”、“价值上亿”、“有买家出巨资收购”等承诺引诱被害人到其艺术品鉴定公司,随后由涉案公司帮其代为拍卖收藏品,最终骗取被害人高额拍卖费。而所谓的拍卖也是子虚乌有,被拍品均流拍。
上海公安对此类案件的多发情况高度重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位于普陀区铜川路的上海久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逐渐浮出了水面。正当民警准备深入开展调查时,该公司却于2016年8月初搬离普陀石泉地区不知去向,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在随后两个多月内,专案组积极寻找涉案被害人,并制作相关笔录70余份,初步统计案件涉案金额达150余万元。办案民警通过梳理部分被害人报案材料,制作辨认笔录锁定涉案艺术品公司相关“业务员”真实身份,最终通过网上追逃抓获3名涉案对象。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上述涉案的原久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及业务骨干”均已搬至普陀另一商务中心,并更名为“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靓尊公司),继续从事诈骗活动。而该团伙诈骗方式已有所变化,通过网络、电话散布“古董”海外代收购信息,虚开高价引诱被害人从外地赶到上海,再通过与没有鉴定资质的第三方鉴定公司勾结来骗取被害人的高额鉴定费。
根据先期掌握的情况,2016年12月8日下午,上海警方多部门协作,对靓尊公司开展收网行动,当场控制涉案人员90余名,查获账簿20余本,统计涉案金额人民币600余万元。12月12日,警方在静安区上海劢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国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内又抓获5名涉案嫌疑人。
声称“鉴宝”,实为诈骗
“客户携带来鉴定的物品大都为字画、玉器和石头,每次鉴定费1万5到3万不等。”靓尊公司“总监”肖某供述称,自己也知道公司并没有相关从事文物古董鉴定的资质,对外名义上是展览和展销,但并不会将客户的藏品以拍卖形式进行交易,其实质就是通过骗取鉴定费来赚钱。“一般会带着客户去鉴定公司,然后让客户交鉴定费,业务员每做成一笔鉴定费,能提成8%。”
“这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型诈骗犯罪案件,最初犯罪团伙是假借可以帮助被害人委托拍卖,骗取被害人的高额拍卖费。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被害人因为古董无法被拍卖或‘流拍’而上门讨要被骗钱款,该犯罪团伙又重新改头换面,搬离原先的办公地点,同时诈骗手法也变得更加隐蔽。”一名办案民警介绍。
该团伙由一名“骨干”专门负责对外联系所谓的“古董鉴定机构”(即上海劢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国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均无鉴定资质),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费分成和返利。此后,靓尊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帮助海外人士收购国内艺术品,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由公司业务员将被害人骗至公司,再由公司初步“鉴定”并开出高额收购价,以此打动被害人。
随后,业务员将被害人带至上述两家无资质公司进行鉴定,此时鉴定公司向被害人收取高额鉴定费。无论是否真品,鉴定结果一定是赝品或残次品。两方公司通过暗地勾结,导致被害人所支付的鉴定费石沉大海。
负责鉴定的“劢颐”公司负责人张某供述,其公司检测机器实际只能鉴定文玩艺术品的金属含量,并不能检测真假或进行断代的鉴定。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上海目前没有正规拍卖公司专门做艺术品收购,市民要警惕收购诈骗的拍卖公司或文化传播公司,特别是没有拍卖资质的艺术品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投资公司等。这些公司以代拍卖、收购之名,实施诈骗。一般而言,藏品成交前收费的均为骗子,遇到收费应马上终止交易。(记者何颖晗)
编辑: 杜寅
- 女子想除夕回家陪父母 男友生气:各回各家
- 上百万买的学区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
- 黑龙江农场副场长酒后死亡 8人被处理
- 陆客大减致台湾旅游业惨淡
- 杭州24年前两起强奸杀人案告破
-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8.2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