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文明正成为宁波最动人的底色 经济日报点赞:大爱传四方
稿源: 经济日报   2017-09-20 07:23: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贯彻党代会 喜迎十九大

(经济日报版面截图)

  港通天下千帆劲

  潮涌三江春满城

  今后五年,宁波“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总要求,大力推进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摘自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港口引领宁波走向世界

  2017年8月8日,全球超级巨轮“泰欧”轮近满载抵达了宁波舟山港,亚洲数一数二的原油码头——宁波大榭港区实华二期45万吨原油码头接卸了该轮装载的37.6万吨原油。它创下单艘挂靠油轮最大实载量、接卸量两项全国纪录。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

  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一派繁忙。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0亿吨,同比增长1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5.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6%,继续稳居全球货物运输领先大港宝座。

  港口是宁波发展的生命线,它引领着宁波从河口走向港口,从内河走向大海,从东南一隅走向世界。

  被誉为“古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唯一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提出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推进,孜孜以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如何使宁波的港口优势与开放优势、制造业优势、民营经济优势叠加联动,加快推动国际港口名城建设?

  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走出独辟蹊径的新路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一大平台”,打造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两个大圈”,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和港航物流服务中心“三大中心”,狠抓“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大载体”,实现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大跨越大提升。

  近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宁波设立“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宁波将以开放创新为主线,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梅山新区为核心载体,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人文交流门户区,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而港口经济圈是要把宁波的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港口圈辐射力,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使宁波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样板城市;宁波都市圈是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高的品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都市。

  在新的历史时期,宁波所要建设的国际港口名城,是宁波舟山港世界强港地位确立,创新发展动能强、城市极核功能强、高端要素配置能力强的港口名城;是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互动融合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地位凸显的港口名城;是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发展水平比肩国际同类城市,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港口名城。

(日新月异的东钱湖)

  瞄准“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作为浙江“双城记”和“一体两翼”中的“一城一翼”,宁波是浙江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区,是浙江对外开放的主门户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高地,是浙江城市文明的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奋进、拼搏奋斗,努力朝着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基本”的目标奋勇前进。

  较之五年前,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从6075亿元增加到8541亿元,人均GDP跃上1.6万美元台阶;财政总收入从1432亿元增加到214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领先地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

  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是宁波砥砺前行留下的坚实脚印,也是宁波扬帆远航擂响的铿锵鼓点。

  当前之宁波,正处于激流勇进的追赶跨越期、发展动能的集成发力期、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期、城乡一体的加速融合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上级领导部门对宁波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发展充满期待。

  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总要求,大力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这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之举,是聚焦浙江方位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宁波坐标的必经之路,是顺应全市人民期待的郑重之诺,也是宁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的总方略、总抓手。宁波将深入推进“六化协同”战略,聚焦聚力“名城名都”,奋发奋勇创先创优,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当前,宁波上上下下正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谋划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长远性作用的“四梁八柱”项目。 “四梁”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沪嘉甬铁路、推进东钱湖区域发展等。“八柱”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象山港区域保护开发和杭州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南部滨海新城建设,上马一批重大产能提升项目等。通过加快构筑支撑宁波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宁波追赶跨越、争先进位,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美丽宁波成为不少影视剧拍摄地)

  宁波大爱传四方

  文明城市显魅力

  构筑强大机制提升常态长效水平

  如果说,建设国际港口名城,侧重于物质富裕,提升城市的硬实力,那么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则侧重于精神富有,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最精确的“标尺”。宁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为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宁波不断健全文明城市创建运行机制,提升常态长效水平。通过召开市文明委全会、创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宁波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东方文明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核心价值引领、文明创建提质、“三美”乡村建设、“立德树人”强基、志愿服务实践、文化教育涵养、文明风尚弘扬、网络文明优化等“八大工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领导督查、“两代表一委员”督查、区域交叉检查、部门专项测评和第三方测评,强化动态管理。

  宁波践行社会治理工作新思路、新办法,试行“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社会齐参与”的“网格化治理”工作法,破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难题。依托街道综合管理指挥平台,打通网格服务管理的信息化通道,努力实现“管理无盲点、联系无遗漏”。

  今年7月,《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部条例对市民普遍关注的30类不文明行为、10类倡导性文明行为作了分类列举,将抽象的文明概念落实于具体条款,把文明新风的引导体现于字里行间,渗透各个环节,浸润方方面面。

  “爱心宁波·尚德甬城”成为闪亮名片

  宁波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近三年来,全市共制定实施了“诚信街区”“聊天长廊”“公益超市”等136个重点项目,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宁波还健全完善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宁波市道德模范三级市民道德荣誉体系,建立俞复玲、张亚芬等一批道德模范工作室,加大对凡人善举的嘉许和保障力度,推动形成好人辈出、德耀甬城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宁波共有467例当选宁波好人,54人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139人当选浙江好人,15人当选浙江省道德模范或获提名奖,61人登上中国好人榜,7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或获提名奖

  宁波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率先对志愿服务立法,今年施行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出建立爱心公园和荣誉墙,“关爱基金”“道德银行”的设立,激励和引导了市民与社会团体向上向善,共铸永恒之爱。

  目前,宁波拥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1万多个,各类注册志愿者110万人,占到全市常住人口数的14%。“志愿服务”成为宁波最亮丽的风景,“友爱互助”成为宁波最温暖的底色,“爱心城市”成为宁波最闪亮的名片。

  “文明之光”普照四明大地

  近年来,宁波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立足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基础和起点,提出了“全域化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有力推动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使城美与人美互促互进、美美与共,“文明之光”普照四明大地。

  去年以来,宁波重点实施了“文明有礼整洁有序——做文明有礼宁波人”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社区、文明旅游、文明施工等系列活动,突出抓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项重点。如今,在宁波的大小路口,每经过一条斑马线,迎面而来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会主动礼让行人,刻画出“宁波有礼”的优雅身影。

  宁波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树人,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搭建未成年人立德树人、学技学艺的平台,特别是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明确2017年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参与率要达到100%,2020年文明校园总创成率要达到100%。

  宁波不断创新农村文明创建载体,通过开展“最洁美村庄”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最洁美村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市级在山村、渔村、平原农村分别推出“斑斓海岸”“绚丽浙东”“五彩四明”三种类型文明示范线,区(县)级有14条示范线在建,覆盖31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志愿者宣讲《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宁波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整体水平,推动形成文明城市创建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自2016年8月运行以来,市民以集中与分散、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业余时间,有序开展各种形式与各类主题的文明巡访活动。巡访员们不仅较真地为城市文明“挑刺”,同时还着力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传递城市文明中的满满正能量。

  2016年开始,宁波市启动了对菜场周边、学校周边、医院周边、车站(码头、机场)周边和城乡接合部、管理区域接合部等“四周边两部位”的治理,补齐文明城市创建短板,培育、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品质。如今,宁波占道经营的小商小贩少了,街巷深处更整洁了。

  2016年以来,宁波大力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评议出了首届“宁波市十佳品质社区”,涌现了社区公益集市、邻里守望卡、社区圆桌听证会等“百佳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品牌”,广大居民在社区有了满满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正着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它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交相辉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相互交融的文明之都;是经济发展品质、城市人文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共沐文明之光、共享文明成果的文明之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互促共进的文明之都。

  文明正成为宁波最动人的底色。

原标题:宁波:奋力迈向“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文明正成为宁波最动人的底色 经济日报点赞:大爱传四方

稿源: 经济日报 2017-09-20 07:23:00

(经济日报版面截图)

  港通天下千帆劲

  潮涌三江春满城

  今后五年,宁波“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总要求,大力推进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摘自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港口引领宁波走向世界

  2017年8月8日,全球超级巨轮“泰欧”轮近满载抵达了宁波舟山港,亚洲数一数二的原油码头——宁波大榭港区实华二期45万吨原油码头接卸了该轮装载的37.6万吨原油。它创下单艘挂靠油轮最大实载量、接卸量两项全国纪录。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

  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一派繁忙。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0亿吨,同比增长1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5.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6%,继续稳居全球货物运输领先大港宝座。

  港口是宁波发展的生命线,它引领着宁波从河口走向港口,从内河走向大海,从东南一隅走向世界。

  被誉为“古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唯一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提出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推进,孜孜以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如何使宁波的港口优势与开放优势、制造业优势、民营经济优势叠加联动,加快推动国际港口名城建设?

  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走出独辟蹊径的新路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一大平台”,打造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两个大圈”,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和港航物流服务中心“三大中心”,狠抓“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大载体”,实现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大跨越大提升。

  近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宁波设立“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宁波将以开放创新为主线,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梅山新区为核心载体,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投资贸易便利化先行区、产业科技合作引领区、金融保险服务示范区、人文交流门户区,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而港口经济圈是要把宁波的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港口圈辐射力,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使宁波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样板城市;宁波都市圈是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高的品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都市。

  在新的历史时期,宁波所要建设的国际港口名城,是宁波舟山港世界强港地位确立,创新发展动能强、城市极核功能强、高端要素配置能力强的港口名城;是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互动融合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地位凸显的港口名城;是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发展水平比肩国际同类城市,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港口名城。

(日新月异的东钱湖)

  瞄准“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作为浙江“双城记”和“一体两翼”中的“一城一翼”,宁波是浙江港口经济圈和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区,是浙江对外开放的主门户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高地,是浙江城市文明的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奋进、拼搏奋斗,努力朝着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基本”的目标奋勇前进。

  较之五年前,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从6075亿元增加到8541亿元,人均GDP跃上1.6万美元台阶;财政总收入从1432亿元增加到214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领先地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

  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是宁波砥砺前行留下的坚实脚印,也是宁波扬帆远航擂响的铿锵鼓点。

  当前之宁波,正处于激流勇进的追赶跨越期、发展动能的集成发力期、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期、城乡一体的加速融合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上级领导部门对宁波发展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发展充满期待。

  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总要求,大力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六化协同”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这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之举,是聚焦浙江方位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宁波坐标的必经之路,是顺应全市人民期待的郑重之诺,也是宁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的总方略、总抓手。宁波将深入推进“六化协同”战略,聚焦聚力“名城名都”,奋发奋勇创先创优,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当前,宁波上上下下正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谋划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长远性作用的“四梁八柱”项目。 “四梁”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沪嘉甬铁路、推进东钱湖区域发展等。“八柱”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象山港区域保护开发和杭州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南部滨海新城建设,上马一批重大产能提升项目等。通过加快构筑支撑宁波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宁波追赶跨越、争先进位,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美丽宁波成为不少影视剧拍摄地)

  宁波大爱传四方

  文明城市显魅力

  构筑强大机制提升常态长效水平

  如果说,建设国际港口名城,侧重于物质富裕,提升城市的硬实力,那么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则侧重于精神富有,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最精确的“标尺”。宁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为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宁波不断健全文明城市创建运行机制,提升常态长效水平。通过召开市文明委全会、创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宁波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东方文明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核心价值引领、文明创建提质、“三美”乡村建设、“立德树人”强基、志愿服务实践、文化教育涵养、文明风尚弘扬、网络文明优化等“八大工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领导督查、“两代表一委员”督查、区域交叉检查、部门专项测评和第三方测评,强化动态管理。

  宁波践行社会治理工作新思路、新办法,试行“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社会齐参与”的“网格化治理”工作法,破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难题。依托街道综合管理指挥平台,打通网格服务管理的信息化通道,努力实现“管理无盲点、联系无遗漏”。

  今年7月,《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部条例对市民普遍关注的30类不文明行为、10类倡导性文明行为作了分类列举,将抽象的文明概念落实于具体条款,把文明新风的引导体现于字里行间,渗透各个环节,浸润方方面面。

  “爱心宁波·尚德甬城”成为闪亮名片

  宁波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近三年来,全市共制定实施了“诚信街区”“聊天长廊”“公益超市”等136个重点项目,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宁波还健全完善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宁波市道德模范三级市民道德荣誉体系,建立俞复玲、张亚芬等一批道德模范工作室,加大对凡人善举的嘉许和保障力度,推动形成好人辈出、德耀甬城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宁波共有467例当选宁波好人,54人被评为市级道德模范,139人当选浙江好人,15人当选浙江省道德模范或获提名奖,61人登上中国好人榜,7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或获提名奖

  宁波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率先对志愿服务立法,今年施行的《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出建立爱心公园和荣誉墙,“关爱基金”“道德银行”的设立,激励和引导了市民与社会团体向上向善,共铸永恒之爱。

  目前,宁波拥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1万多个,各类注册志愿者110万人,占到全市常住人口数的14%。“志愿服务”成为宁波最亮丽的风景,“友爱互助”成为宁波最温暖的底色,“爱心城市”成为宁波最闪亮的名片。

  “文明之光”普照四明大地

  近年来,宁波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立足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基础和起点,提出了“全域化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有力推动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使城美与人美互促互进、美美与共,“文明之光”普照四明大地。

  去年以来,宁波重点实施了“文明有礼整洁有序——做文明有礼宁波人”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服务、文明社区、文明旅游、文明施工等系列活动,突出抓好“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四项重点。如今,在宁波的大小路口,每经过一条斑马线,迎面而来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会主动礼让行人,刻画出“宁波有礼”的优雅身影。

  宁波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德树人,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搭建未成年人立德树人、学技学艺的平台,特别是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明确2017年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参与率要达到100%,2020年文明校园总创成率要达到100%。

  宁波不断创新农村文明创建载体,通过开展“最洁美村庄”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最洁美村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市级在山村、渔村、平原农村分别推出“斑斓海岸”“绚丽浙东”“五彩四明”三种类型文明示范线,区(县)级有14条示范线在建,覆盖31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志愿者宣讲《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宁波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整体水平,推动形成文明城市创建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宁波市文明创建市民巡访团自2016年8月运行以来,市民以集中与分散、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业余时间,有序开展各种形式与各类主题的文明巡访活动。巡访员们不仅较真地为城市文明“挑刺”,同时还着力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传递城市文明中的满满正能量。

  2016年开始,宁波市启动了对菜场周边、学校周边、医院周边、车站(码头、机场)周边和城乡接合部、管理区域接合部等“四周边两部位”的治理,补齐文明城市创建短板,培育、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品质。如今,宁波占道经营的小商小贩少了,街巷深处更整洁了。

  2016年以来,宁波大力推进社区文明创建提质行动,评议出了首届“宁波市十佳品质社区”,涌现了社区公益集市、邻里守望卡、社区圆桌听证会等“百佳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品牌”,广大居民在社区有了满满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正着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它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交相辉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相互交融的文明之都;是经济发展品质、城市人文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共沐文明之光、共享文明成果的文明之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互促共进的文明之都。

  文明正成为宁波最动人的底色。

原标题:宁波:奋力迈向“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