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日报头版“作风建设基层调查”专栏刊发了《记者采访发现调研“走过场”现象仍存在——调研“套路化”效果打折扣》一文。文中指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我省上下纠“四风”,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勤了,但应引起注意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秀场”的现象仍有存在,宁波也被几处“点名”,叫人脸红、令人警醒。
“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一段时间以来党内作风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突出表征的深刻概括。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浙江日报》今日版面)
连日来,《浙江日报》记者深入各地基层,记录基层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四风”现象。在各地调查中,记者们发现年终考核“汹涌而来”,基层干部通宵做台账;调研“走过场”,“看什么”有套路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省委书记车俊也对这组关于“四风”的基层调研作出批示:是在年终考核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说明有的考核不科学,不能从实际出发。当前正值年终岁末,各种工作总结和考核最集中之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能举一反三,体谅基层,坚持从效果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使考核更科学、更真实、更有效。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务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对照“十种表现”,深入查找问题,扎实进行整改,以好的作风展示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
通宵做台账,集中考核成负担
又是一年岁末时,各地各类年终考核正如火如荼开展。近日,记者听台州一位基层干部讲起他们对付验收考核时的“尽心尽力”:有乡镇干部为通过当地一项卫生镇创建的验收,竟然连续一周熬夜加班,最后一天甚至通宵办公,终于完成80余本台账的整理制作。
这位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创建工作往往在年初提出,到年末才发验收标准,个别地方甚至至今还未下达标准,这让基层工作人员不得不加班突击应付考核。
在大家反映的问题中,考核过于集中繁密这一情况比较普遍。这些过于集中的考核工作,已经成为基层的一大负担。以杭州某街道办事处城管科为例,作为街道一级日常工作量最大、最辛苦的科室之一,今年该科室13名干部除本职工作外,要完成近10项工作的台账整理制作,八成以上需要做成纸质台账,少的要装一两个文件盒,多的要装10个以上文件盒。而且这些工作互相之间有重叠,比如生态文明建设与绿化、剿劣等工作之间就存在交叉,但因为分管部门不同,只能重复“做工”。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目前,地方对基层考核的内容也有些杂乱。丽水地区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他今年“被动”关注了30余个微信公众号,因为包括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数量、电话问答情况、书面问卷调查等内容统统纳入街道和干部的考核中,不少考核内容在年中随便增减,给从事具体工作的干部们增加了不少负担。
调研成“秀场”,停留10分钟,忙活半小时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我省上下纠“四风”,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勤了,但“去哪儿”有脚本,“看什么”有套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在这里,记者举了多个例子,其中就有两次“点名”宁波——
12月14日,初冬的清晨,还下着冷雨。宁波某区的一名乡镇干部比往常早起1个多小时,因为当天一个调研考察团要来镇里,她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往村里赶,同时还打电话给村支书和镇里的工作人员,把对接的注意事项又叮嘱一番……上午9时多开始,调研考察团去了3个村庄,在每个村庄参观、听介绍约20分钟后,调研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记者在宁波某地采访时遇到的调研考察团,在村子里也只是在点上看看,听听村干部的简单讲解,基本不与群众接触,更谈不上和村民面对面交流。
另外,还记录了一段乡镇干部的“吐槽”:宁波某地一位乡镇干部透露,今年下半年有一位来调研的上级领导,只在该乡镇停留了约10分钟就离开了,可为了这10分钟,该乡镇准备了大半天。
此外,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层层陪同的调研仍然存在。市领导走乡镇,县、镇干部一级一级陪同;县领导下基层,镇、村干部要陪同;就是镇领导去村居,也少不了村居干部陪同。
浙东某区的一位部门负责人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请区领导来陪上级调研。“如果光是了解情况,我自己陪陪就够了。但这些上级部门有考核权,邻近区县的主要领导都出面陪同以示重视,如果我们区领导不陪同,我们心里总是不安。即便上级领导专门提出不需要陪同,我们也还是照着其他地方的样子来办。”
浙西南某地的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调研中,很少有领导会单独找基层干部一对一谈话了解困难和问题。他觉得,如此调研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层层陪同”之下,即便真的有问题想反映,往往也作罢,因为“眼前围着这么多层级的领导,有真话也不敢说”。
纠正“四风”,根本上是为了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顺应群众期待,成果最终由老百姓来评判——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将这张亮丽名片越擦越亮。
新闻多一点
醍醐灌顶!“四风”问题,习近平打了这10个比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以下摘录出习近平所打的10个比方,帮助您理解“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四风”的必要性。
“温水煮青蛙”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人家请君入瓮了。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割韭菜”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反“四风”的实践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假抓大不一样,严抓和松抓也大不一样。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走神”“散光”
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烂尾’工程”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各级党委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决不能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照镜子”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镜子可以照自己,也可以照他人,这次主要是照自己。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正衣冠”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洗洗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治治病”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狼来了”
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不要老是喊狼来了,最后大家疲沓了,觉得不就是那么回事嘛,混一阵子、挺一阵子就过去了。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涛声依旧”
现在,改进作风到了节骨眼上,社会上有种种议论和思想情绪。很多人担心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四风”问题又“涛声依旧”了。还有一些人盼着紧绷的弦松一松,好让自己舒服舒服。一些人等着看中央还要出什么招,看左邻右舍有什么动静。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原标题:浙报记者全省暗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宁波也被点名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