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棚改工作只是动动嘴皮子的活儿? 记者体验"棚改人"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2-18 07:0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深化“三改一拆”专项行动

  庆祝签约的横幅

  办公地点

  宁波棚改三年来,已累计完成危旧房改造353万平方米,4.8万余户危旧房改造家庭实现了“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危房换安房”的夙愿。这背后有一群人不得不提。

  说起棚改人,有的人会有既定印象,“说话一板一眼”、“爱讲大道理,三句不离政策规定”。

  这真的只是动动嘴皮子的活儿?他们的工作状态到底啥样?为了寻找答案,记者上周前往鄞州区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办公点报名体验。没想到,压力和挫败感差点让自己打了退堂鼓。

  听说记者要来体验

  社区书记担忧“吃不了苦”

  鄞州区百丈街道宁舟社区党委书记裴虹,是个老棚改人。听说记者要来体验一下,一时间露出担忧的神情:“干好这活儿可不容易,要吃得住苦、受得住气,你坚持得住吗?”

  她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从调查摸底、宣讲政策、思想沟通、签约、腾房、安置……对于棚改工作人员来说,没有所谓的周末,串户成了常态,只要居民有需要,第一时间上门。忙的时候,晚上11点多还在汇总分析,困了就直接蜷缩在办公室打个盹。

  听到这里,记者在心底默默给自己打气。吃苦?不就是坚持一下多跑几次腿。受气?态度是相互的,做好自己就行了。

  “放心吧!没问题。”没有太多的犹豫,记者向面前的“考官”做了个肯定的答复。就这样,上岗前的第一关“自我评估”算是通过了。

  紧接着是第二关“熟悉政策”。碰到居民咨询房屋征收补偿政策,你答不上来,就可能闹笑话。《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及案例》、《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低收入住房困难补偿和住房困难补助申请办法》以及《浙江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厚厚一沓的资料,你需要都“消化”掉。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看到记者眉头紧皱,裴虹安慰了下,“棚改政策性很强,多看多学多理解,慢慢来吧。”

  好了,磕磕碰碰算是过了前两关,最后是“心态培训”。这一关,只能在实践中体会。“面对任何事情,良好的心态做事就会很积极,相反就会很消极。”裴虹提醒,拆迁过程难免有居民各种不配合,有的甚至指着鼻子骂发泄不满,自己摆正心态很重要。

  居民对政策有曲解情绪激动

  一遍遍解释,不退缩不放弃

  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从今年9月份正式启动,征收范围具体门牌号为百丈东路104号1幢、2幢、3幢,被征收住宅68户。

  眼下离房屋征收签约期限届满只剩十几天,还有几户没有签约,棚改工作人员焦急的心情直接写在脸上。

  “一旦错过时间,未签约的人将拿不到奖励金,强制走司法程序,白白损失一笔钱。”裴虹很无奈,“你看,刚刚我们上门找的这户人家,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见到面。”

  冬天的早晨,寒风呼呼地吹着,出行的人们都穿上了暖和的衣服。一件防风衣、一副暖手套,早上8点刚过,记者跟着小组队员坐着小电驴出发了。

  原本是准备再去找仍未签约的被征收户宣讲政策的,结果,快到目的地,大部队又折返了。

  “对方说什么也不见,避开了我们。”面对这样的状况,同行的棚改工作人员并没有太意外,语气很平静,“有的居民态度比较差,闭门不见,电话也不接;或者开门了,一见是棚改的人马上关门。一些刚工作的年轻人,不知道如何面对情绪激动的居民,可能会眼泪汪汪地跑回办公室。”

  “感到委屈吗?”记者忍不住向同是第一次从事棚改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打听。

  对于她而言,尽管有两三年基层工作的经验,但面对这样的场合还是心有芥蒂。

  “当然啦,被骂次数多了,心里肯定郁闷。”

  “产生过不想干的念头?”

  “有啊,但转头一想,毕竟是为居民服务的。心情嘛,自我调节下就行了。”这位工作人员笑说。

  把麻烦与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与快捷带给被征收居民,这是危改过程中,所有棚改工作人员服务居民的一个基本原则。

  对于他们而言,相信只要诚心,不退缩不放弃,就一定能得到居民认可。有的征收户对危旧房改造政策存在曲解,就一遍遍解释。跑一趟不够,就再跑一次,直到让每个居民都理解政策的意义。

  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感

  棚改就是做人心的工作

  由于百丈东路104号地块原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年龄层分布集中,老年人占了大半。部分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担心搬走了出门也不方便。

  王阿姨就是这么一位居民。棚改启动后,尽管她早早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但对未来的生活仍有顾虑。年近90的她,丈夫过世后,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她喜欢到熟悉的公园散步、熟悉的市场买东西、熟悉的社区医院看病配药。

  知道情况后,裴虹和居家养老的社工一起帮助老人,找合适的居住地。老人有什么困难,二话不说第一时间赶到。日子长了,彼此拉近了距离,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毕竟年纪大了,王阿姨独自在外租房总让人不放心。大家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一家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的敬老院,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看护,王阿姨很快答应了。

  “真的很感谢,这么照顾我。”王阿姨一再表示感谢。随后搬过去的大半个月,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仍不忘坐公交车回来看看社工,找熟悉的朋友聊聊天。

  最近一阵,可能是新环境不适应,王阿姨偷偷地回到了租住的房子。裴虹听说后,已经两次上门,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棚改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劝拆,而是做人心的工作。尽管忙的时候,可能一个星期都没法休息,经常是居民一个电话,我们帮着看房、租房和搬家。但是,等到一个个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脸上露出笑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肯定。”裴虹笑说。

  通讯员陈葛泉成 记者樊莹文\摄

原标题:不是单纯劝拆而是做人心的工作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棚改工作只是动动嘴皮子的活儿? 记者体验"棚改人"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2-18 07:06:00

  庆祝签约的横幅

  办公地点

  宁波棚改三年来,已累计完成危旧房改造353万平方米,4.8万余户危旧房改造家庭实现了“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危房换安房”的夙愿。这背后有一群人不得不提。

  说起棚改人,有的人会有既定印象,“说话一板一眼”、“爱讲大道理,三句不离政策规定”。

  这真的只是动动嘴皮子的活儿?他们的工作状态到底啥样?为了寻找答案,记者上周前往鄞州区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办公点报名体验。没想到,压力和挫败感差点让自己打了退堂鼓。

  听说记者要来体验

  社区书记担忧“吃不了苦”

  鄞州区百丈街道宁舟社区党委书记裴虹,是个老棚改人。听说记者要来体验一下,一时间露出担忧的神情:“干好这活儿可不容易,要吃得住苦、受得住气,你坚持得住吗?”

  她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从调查摸底、宣讲政策、思想沟通、签约、腾房、安置……对于棚改工作人员来说,没有所谓的周末,串户成了常态,只要居民有需要,第一时间上门。忙的时候,晚上11点多还在汇总分析,困了就直接蜷缩在办公室打个盹。

  听到这里,记者在心底默默给自己打气。吃苦?不就是坚持一下多跑几次腿。受气?态度是相互的,做好自己就行了。

  “放心吧!没问题。”没有太多的犹豫,记者向面前的“考官”做了个肯定的答复。就这样,上岗前的第一关“自我评估”算是通过了。

  紧接着是第二关“熟悉政策”。碰到居民咨询房屋征收补偿政策,你答不上来,就可能闹笑话。《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及案例》、《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低收入住房困难补偿和住房困难补助申请办法》以及《浙江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厚厚一沓的资料,你需要都“消化”掉。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看到记者眉头紧皱,裴虹安慰了下,“棚改政策性很强,多看多学多理解,慢慢来吧。”

  好了,磕磕碰碰算是过了前两关,最后是“心态培训”。这一关,只能在实践中体会。“面对任何事情,良好的心态做事就会很积极,相反就会很消极。”裴虹提醒,拆迁过程难免有居民各种不配合,有的甚至指着鼻子骂发泄不满,自己摆正心态很重要。

  居民对政策有曲解情绪激动

  一遍遍解释,不退缩不放弃

  百丈东路104号地块A、B项目,从今年9月份正式启动,征收范围具体门牌号为百丈东路104号1幢、2幢、3幢,被征收住宅68户。

  眼下离房屋征收签约期限届满只剩十几天,还有几户没有签约,棚改工作人员焦急的心情直接写在脸上。

  “一旦错过时间,未签约的人将拿不到奖励金,强制走司法程序,白白损失一笔钱。”裴虹很无奈,“你看,刚刚我们上门找的这户人家,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见到面。”

  冬天的早晨,寒风呼呼地吹着,出行的人们都穿上了暖和的衣服。一件防风衣、一副暖手套,早上8点刚过,记者跟着小组队员坐着小电驴出发了。

  原本是准备再去找仍未签约的被征收户宣讲政策的,结果,快到目的地,大部队又折返了。

  “对方说什么也不见,避开了我们。”面对这样的状况,同行的棚改工作人员并没有太意外,语气很平静,“有的居民态度比较差,闭门不见,电话也不接;或者开门了,一见是棚改的人马上关门。一些刚工作的年轻人,不知道如何面对情绪激动的居民,可能会眼泪汪汪地跑回办公室。”

  “感到委屈吗?”记者忍不住向同是第一次从事棚改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打听。

  对于她而言,尽管有两三年基层工作的经验,但面对这样的场合还是心有芥蒂。

  “当然啦,被骂次数多了,心里肯定郁闷。”

  “产生过不想干的念头?”

  “有啊,但转头一想,毕竟是为居民服务的。心情嘛,自我调节下就行了。”这位工作人员笑说。

  把麻烦与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与快捷带给被征收居民,这是危改过程中,所有棚改工作人员服务居民的一个基本原则。

  对于他们而言,相信只要诚心,不退缩不放弃,就一定能得到居民认可。有的征收户对危旧房改造政策存在曲解,就一遍遍解释。跑一趟不够,就再跑一次,直到让每个居民都理解政策的意义。

  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感

  棚改就是做人心的工作

  由于百丈东路104号地块原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年龄层分布集中,老年人占了大半。部分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担心搬走了出门也不方便。

  王阿姨就是这么一位居民。棚改启动后,尽管她早早签订了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但对未来的生活仍有顾虑。年近90的她,丈夫过世后,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她喜欢到熟悉的公园散步、熟悉的市场买东西、熟悉的社区医院看病配药。

  知道情况后,裴虹和居家养老的社工一起帮助老人,找合适的居住地。老人有什么困难,二话不说第一时间赶到。日子长了,彼此拉近了距离,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毕竟年纪大了,王阿姨独自在外租房总让人不放心。大家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一家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的敬老院,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看护,王阿姨很快答应了。

  “真的很感谢,这么照顾我。”王阿姨一再表示感谢。随后搬过去的大半个月,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仍不忘坐公交车回来看看社工,找熟悉的朋友聊聊天。

  最近一阵,可能是新环境不适应,王阿姨偷偷地回到了租住的房子。裴虹听说后,已经两次上门,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棚改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劝拆,而是做人心的工作。尽管忙的时候,可能一个星期都没法休息,经常是居民一个电话,我们帮着看房、租房和搬家。但是,等到一个个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脸上露出笑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肯定。”裴虹笑说。

  通讯员陈葛泉成 记者樊莹文\摄

原标题:不是单纯劝拆而是做人心的工作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