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江北
江北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12-20 08:20:02 报料热线:81850000

  长青高级学院民舞班学员正在上课

  核心提示

  去年4月,江北出台《关于江北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后,该区举全区之力探索一条“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和市场运作”的老年大学办学之路,通过广覆盖、低门槛让老人圆了一个大学梦!

  短短一年半,全区建起2所区级老年大学——区老年大学和长青高级学院、8所街道(镇)老年大学分校、55个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去年招收老年学员7671人次,比上年增长近500%,今年招生依旧火爆,截至11月已累计招收学员17814人次。

  从全区一所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到目前构建起三级教育网络,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全力打造老年教育“江北样本”,在江北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新征程中,每一位老人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不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老有所为,促进社会和谐。

  老年学员走进养老院送温暖

  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三级教育网络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据去年江北统计年鉴表明,该区60岁以上人口有5.78万,老龄化程度达22.29%,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28%。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江北大批农民市民化。这些新市民的老年群体有的不会用信用卡,有的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在线购物,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另外,现在老年人的学习热情高涨。两年前,江北区教育局曾做过一份调查。区域老年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0.7%,被调查老年人中有参与学习能力且学习意愿较强人群(55岁-75岁)占91.6%。而当时全区只有一所老年大学,报名常常“一座难求”。很多老人只能选择跨区报名老年大学,而更多的老人选择以打麻将等娱乐方式消磨时光。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事业。前年底,江北区委书记华伟在调研区教育“十三五”规划时,针对老年人入学难问题,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要圆江北老年人一个大学梦”。

  在全区构建起区老年大学—街道(镇)分校—社区(村)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络,将学校办到家门口。该区以区老年大学和长青高级学院这两个区级学校为龙头,前者带动4个城区街道老年教育,长青高级学院带动4个涉农街道(镇)老年教育,实现全区城乡老年教育均衡发展。此外,区老年大学承担资源整合、师资培训、指导评估等,长青高级学院承担课程开发、宣传推广、学术研究,两所区级学校示范引领,带动全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该区率先在洪塘街道、甬江街道和慈城镇进行组建分校试点,其他各街道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复制推广,通过盘活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人学校、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腾笼换鸟”建立街道(镇)级老年大学分校,发挥“保基本”的作用。与此同时,该区优化老年大学基础布点,打通入学“最后一公里”。一年里,全区共建起老年大学社区(村)教学点55个,全部招生开班,成为区、街道(镇)两级老年教育资源外的有力补充,方便老人在家门口就近上大学。

  江北区老年大学和塘雅苑教学点书法班

  政府主导下创新办学模式

  老年大学学有所教,智慧高效

  三级教育网络的构建成功解决了教学场地等硬件。然而,真正办好老年大学,师资不足也是急需突破的瓶颈。江北在政府主导下创新市场化办学模式,通过聘用兼职教师、招募志愿者、加入第三方机构承办的自有师资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

  一是会同区委组织部在区老年大学设立了虚拟党委——“长青党委”,排摸出341名党员学员,经培训后聘用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党员学员志愿者作为兼职教师,为街道(镇)老年大学分校、社区(村)老年大学教学点服务。

  二是成立校务委员会,会同区直机关党工委、团区委在区级机关和教育系统的名师、骨干教师中招募142人志愿者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通过挖掘社区达人、微信公众号公开招募等手段积极筹建老年教育师资库。如孙家丽园“布约而同”创办人陈建蒙、慈城草根“教授”何荣华、“清风书画社”创办者袁裕良等一批热心老年教育的人士,均被吸纳进来。

  三是寻求社会企业和团队支持。目前已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特长学生团队,蓝野医疗“为齿喝彩”团队,银行和非银机构金融辅导团队,白沙义工团队等加入。同时,配套出台《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管理方案》,明确并细化志愿者招募、反馈、激励和退出机制等。

  “发展老年教育,党委政府是推动者、参与者;社会化、全民化的办学模式才是老年教育事业的支柱。”这是江北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之一。

  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该区在实现教育成本下降的同时,还有效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洪塘街道和甬江街道作为该区政府购买老年教育服务的首批试点单位,通过和第三方教育机构签订委托办学的协议,实施在线报名、滚动办班、菜单式课程等一系列灵活模式,在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教学且有效降低生均培养成本。

  “政府全方面接管老年教育,一方面自身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会造成管理成本过高,长远来说不利于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而引入社会力量,让政府回到推动者和监督者的本位才是多方共赢的选择。”洪塘街道老年教育相关负责人说。

  江北区老年大学慈城镇分校慈湖人家教学点花艺课

  此外,在养老机构内开办老年大学教学点,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开展送教服务,实现养教结合。这种“养教一体”模式颇受老年学员青睐。

  该区老年学员招生呈井喷之势。去年招收老年学员7671人次,比上年增长495%,今年的招生依旧火爆,截至2017年11月累计招收老年大学学员17814人次。

  老年大学报名火爆,如何进行高效管理?去年5月,全区着手建设老年教育智慧管理平台,让老年学员全方位体验到“互联网+”的智慧高效。

  打造“江北终身学习网”,点点鼠标,实现在线学习。江北终身学习网有8个门类3865个在线课程,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在线学习的需求。同时利用“乐学江北”微信端向老年人不定期推送老年教育微课程。

  打造“江北市民学习地图”,动动手指,实现一键报名。把全区三级教育网络纳入“学习地图”,并实现各个教学点的在线导航、课程推荐和在线报名的功能,老年人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一键选课、一键报名。手机端的报名受到了热烈追捧,部分课程还出现报班名额秒杀现象。

  打造“市民智慧卡”,刷刷卡,实现高效管理。去年和学校体育资源开放项目结合,开发出智慧卡,老年学员人手一张,目的是通过刷卡考勤采集老年人的身份信息和考勤信息等数据,实现教学上的高效管理和精准施策。

  打造“江北长青”微信公众号,扫码分享。老年人通过扫码关注,即可了解江北老年教育现状,可通过H5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去年,还开展了“最美教室”网络投票评比活动。

  江北区老年大学周年庆动态展示区域,庄桥街道分校展位正在展示拉丁舞学员成果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为打造宜居江北、促进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越学越有兴趣,退休生活真有意思。”在孙家丽园社区,陈月红为自己报了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的烘焙班和瑜伽班。利用在烘焙班学到的知识,她自考了一个中级西点烘焙师证书,平常利用自己的手艺进养老院送福利、暑假在社区开办公益班教孩子做烘焙……对于陈月红来说,老年大学让她真正体验到了“最美不过夕阳红”。

  在偏僻的慈城金沙村,自从老年大学办进村文化大礼堂,老人搓麻将、打牌的少了,在办学点里练书法、学唱歌、学广场舞的多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老有所学,更要老有所为。今年,江北区老年大学致力探索老年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面向全区老年学员开展“十员”招募活动,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效益。首批“十员”岗位包括“文明创建观察员”“干部作风监督员”“青少年辅导员”“理论宣讲员”“普法宣传员”“健康倡导员”“纠纷协调员”“文艺推广员”“银龄互助员”“心理疏导员”。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老年学员的积极响应,短期内就完成了首批100个计划名额的招收。他们将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实现自我。

  不少老年大学学员选择反哺社会,为宜居江北、打造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北岸琴森社区里有一支由退休教师、企退人员组成的邻里守望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他们一直坚持保卫家园平安,自发担负起安全检查、环境卫生维护等工作。

  在乐中学、学中乐、做中学、学中用,老年大学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远离麻将,走进课堂;远离迷信宗教,追求科学;远离生活琐事,展现自我风采。求知、求真、求美,展现新一代老人健康时尚的风貌,文明、健康、充实的生活让老人们更加幸福快乐自足,让江北更加宜居宜业,让社会更和谐。

  江北区老年大学周年庆动态展示区域,文教街道分校展位正在展示剪纸班学员成果

  江北区老年大学慈城镇分校民舞班学员参加区老年大学开学典礼演出

  文字蒋炜宁 张落雁 方健荣 王涛 图片江北区教育局提供

原标题:江北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江北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12-20 08:20:02

  长青高级学院民舞班学员正在上课

  核心提示

  去年4月,江北出台《关于江北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后,该区举全区之力探索一条“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和市场运作”的老年大学办学之路,通过广覆盖、低门槛让老人圆了一个大学梦!

  短短一年半,全区建起2所区级老年大学——区老年大学和长青高级学院、8所街道(镇)老年大学分校、55个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去年招收老年学员7671人次,比上年增长近500%,今年招生依旧火爆,截至11月已累计招收学员17814人次。

  从全区一所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到目前构建起三级教育网络,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全力打造老年教育“江北样本”,在江北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新征程中,每一位老人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不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老有所为,促进社会和谐。

  老年学员走进养老院送温暖

  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三级教育网络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据去年江北统计年鉴表明,该区60岁以上人口有5.78万,老龄化程度达22.29%,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28%。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江北大批农民市民化。这些新市民的老年群体有的不会用信用卡,有的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在线购物,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另外,现在老年人的学习热情高涨。两年前,江北区教育局曾做过一份调查。区域老年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0.7%,被调查老年人中有参与学习能力且学习意愿较强人群(55岁-75岁)占91.6%。而当时全区只有一所老年大学,报名常常“一座难求”。很多老人只能选择跨区报名老年大学,而更多的老人选择以打麻将等娱乐方式消磨时光。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事业。前年底,江北区委书记华伟在调研区教育“十三五”规划时,针对老年人入学难问题,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要圆江北老年人一个大学梦”。

  在全区构建起区老年大学—街道(镇)分校—社区(村)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络,将学校办到家门口。该区以区老年大学和长青高级学院这两个区级学校为龙头,前者带动4个城区街道老年教育,长青高级学院带动4个涉农街道(镇)老年教育,实现全区城乡老年教育均衡发展。此外,区老年大学承担资源整合、师资培训、指导评估等,长青高级学院承担课程开发、宣传推广、学术研究,两所区级学校示范引领,带动全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该区率先在洪塘街道、甬江街道和慈城镇进行组建分校试点,其他各街道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复制推广,通过盘活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人学校、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腾笼换鸟”建立街道(镇)级老年大学分校,发挥“保基本”的作用。与此同时,该区优化老年大学基础布点,打通入学“最后一公里”。一年里,全区共建起老年大学社区(村)教学点55个,全部招生开班,成为区、街道(镇)两级老年教育资源外的有力补充,方便老人在家门口就近上大学。

  江北区老年大学和塘雅苑教学点书法班

  政府主导下创新办学模式

  老年大学学有所教,智慧高效

  三级教育网络的构建成功解决了教学场地等硬件。然而,真正办好老年大学,师资不足也是急需突破的瓶颈。江北在政府主导下创新市场化办学模式,通过聘用兼职教师、招募志愿者、加入第三方机构承办的自有师资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

  一是会同区委组织部在区老年大学设立了虚拟党委——“长青党委”,排摸出341名党员学员,经培训后聘用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党员学员志愿者作为兼职教师,为街道(镇)老年大学分校、社区(村)老年大学教学点服务。

  二是成立校务委员会,会同区直机关党工委、团区委在区级机关和教育系统的名师、骨干教师中招募142人志愿者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通过挖掘社区达人、微信公众号公开招募等手段积极筹建老年教育师资库。如孙家丽园“布约而同”创办人陈建蒙、慈城草根“教授”何荣华、“清风书画社”创办者袁裕良等一批热心老年教育的人士,均被吸纳进来。

  三是寻求社会企业和团队支持。目前已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特长学生团队,蓝野医疗“为齿喝彩”团队,银行和非银机构金融辅导团队,白沙义工团队等加入。同时,配套出台《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管理方案》,明确并细化志愿者招募、反馈、激励和退出机制等。

  “发展老年教育,党委政府是推动者、参与者;社会化、全民化的办学模式才是老年教育事业的支柱。”这是江北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之一。

  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该区在实现教育成本下降的同时,还有效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洪塘街道和甬江街道作为该区政府购买老年教育服务的首批试点单位,通过和第三方教育机构签订委托办学的协议,实施在线报名、滚动办班、菜单式课程等一系列灵活模式,在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教学且有效降低生均培养成本。

  “政府全方面接管老年教育,一方面自身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会造成管理成本过高,长远来说不利于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而引入社会力量,让政府回到推动者和监督者的本位才是多方共赢的选择。”洪塘街道老年教育相关负责人说。

  江北区老年大学慈城镇分校慈湖人家教学点花艺课

  此外,在养老机构内开办老年大学教学点,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开展送教服务,实现养教结合。这种“养教一体”模式颇受老年学员青睐。

  该区老年学员招生呈井喷之势。去年招收老年学员7671人次,比上年增长495%,今年的招生依旧火爆,截至2017年11月累计招收老年大学学员17814人次。

  老年大学报名火爆,如何进行高效管理?去年5月,全区着手建设老年教育智慧管理平台,让老年学员全方位体验到“互联网+”的智慧高效。

  打造“江北终身学习网”,点点鼠标,实现在线学习。江北终身学习网有8个门类3865个在线课程,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在线学习的需求。同时利用“乐学江北”微信端向老年人不定期推送老年教育微课程。

  打造“江北市民学习地图”,动动手指,实现一键报名。把全区三级教育网络纳入“学习地图”,并实现各个教学点的在线导航、课程推荐和在线报名的功能,老年人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一键选课、一键报名。手机端的报名受到了热烈追捧,部分课程还出现报班名额秒杀现象。

  打造“市民智慧卡”,刷刷卡,实现高效管理。去年和学校体育资源开放项目结合,开发出智慧卡,老年学员人手一张,目的是通过刷卡考勤采集老年人的身份信息和考勤信息等数据,实现教学上的高效管理和精准施策。

  打造“江北长青”微信公众号,扫码分享。老年人通过扫码关注,即可了解江北老年教育现状,可通过H5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去年,还开展了“最美教室”网络投票评比活动。

  江北区老年大学周年庆动态展示区域,庄桥街道分校展位正在展示拉丁舞学员成果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为打造宜居江北、促进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越学越有兴趣,退休生活真有意思。”在孙家丽园社区,陈月红为自己报了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的烘焙班和瑜伽班。利用在烘焙班学到的知识,她自考了一个中级西点烘焙师证书,平常利用自己的手艺进养老院送福利、暑假在社区开办公益班教孩子做烘焙……对于陈月红来说,老年大学让她真正体验到了“最美不过夕阳红”。

  在偏僻的慈城金沙村,自从老年大学办进村文化大礼堂,老人搓麻将、打牌的少了,在办学点里练书法、学唱歌、学广场舞的多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老有所学,更要老有所为。今年,江北区老年大学致力探索老年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面向全区老年学员开展“十员”招募活动,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效益。首批“十员”岗位包括“文明创建观察员”“干部作风监督员”“青少年辅导员”“理论宣讲员”“普法宣传员”“健康倡导员”“纠纷协调员”“文艺推广员”“银龄互助员”“心理疏导员”。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老年学员的积极响应,短期内就完成了首批100个计划名额的招收。他们将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实现自我。

  不少老年大学学员选择反哺社会,为宜居江北、打造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北岸琴森社区里有一支由退休教师、企退人员组成的邻里守望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他们一直坚持保卫家园平安,自发担负起安全检查、环境卫生维护等工作。

  在乐中学、学中乐、做中学、学中用,老年大学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远离麻将,走进课堂;远离迷信宗教,追求科学;远离生活琐事,展现自我风采。求知、求真、求美,展现新一代老人健康时尚的风貌,文明、健康、充实的生活让老人们更加幸福快乐自足,让江北更加宜居宜业,让社会更和谐。

  江北区老年大学周年庆动态展示区域,文教街道分校展位正在展示剪纸班学员成果

  江北区老年大学慈城镇分校民舞班学员参加区老年大学开学典礼演出

  文字蒋炜宁 张落雁 方健荣 王涛 图片江北区教育局提供

原标题:江北把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