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看宁波国家高新区如何打造教科研生态圈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2-14 09:11:18 报料热线:81850000

幸福的学生通讯员供图

何春霞通讯员供图

  高新区实验学校的何春霞老师,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让她意外的是,自己这个年龄在课程改革中还能“火”一把。就在最近,她的文章《让学生幸福地享受大课间——3+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在2018年第1期的《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了。

  她感恩于学校和区教研室为她不断搭建的平台。事实上,作为只有9位教研员的高新区教研室,是典型的小单位多功能,但这个协作共进的团队在区教育文体局的引领下,努力为不同层面教师发展搭建丰富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都有提升,更让每一位学生从中受益。

  个案

  快退休的体育老师依旧在成长

  何春霞是一位体育老师,1984年开始踏入教育领域。

  作为一位教龄34年的老教师,何春霞对高新区教师培养深有感触。

  “我们区和学校对老师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机会越来越多。2013年开展了首届区名师(骨干教师)评选,我有幸入选区名师。2014-2017年,区里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了学校教育优质化工程,华师大专家深入学校‘坐堂门诊’,我的收获很大。2016年开始我们区又加入了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全国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学校和老师的学习平台就更多了。”

  2015年5月,何春霞被安排到华师大进行培训。“上海的综合培训让我收获很大,特别是在看到上海学校的先进课程后,我深受启发。”

  带着孩子走上快乐运动之路

  回来后,何春霞在学校的支持下,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3+X”的大课间方案,并通过区级课题立项,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逐步完善方案,改进行动,最终形成了3+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第一个1是根据特殊天气、季节、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设计并编排了与学生年龄、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室内操与室外操;第二个1是全校必修课程——上、下午阳光长跑;第三个1是分年级必修课程——下午大课间活动;X是选修课程——周三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课程,跳绳、踢毽子、滚铁环,喜欢什么就可以选什么。

  目前,这些方案在学校全面推行,深受孩子欢迎。体育3+X课程,作为学校幸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在2016年的区级课改推进会、《人民教育》、2017年的《基础教育课程》和2017年的宁波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暨宁波课改实验区课程推进会等不同场合精彩亮相。

  “我是快要到退休的年纪了,但是区教育文体局、教研室和学校的支持和关怀让我感到很幸福,总觉得还是要为教育、为孩子做些什么。”

  探索

  满足需求的服务才是优质的服务

  何春霞是高新区教师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高新区教研室目前只有9名教研人员,却承担了全区的教研、科研、师训、装备和教育学会的全部职能和督导的部分职能,是典型的小单位多功能。教研室立足教师成长需求,以服务为导向,集成资源,自然融合,打造小型、和谐、充满活力的高新教科研生态圈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师生共成长。

  借助外力提供持续的能量输入

  高新区依托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学校教育优质化工程”和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宁波课改实验区两大平台,通过专家驻校、教师挂职、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接臂”国家级专家智慧和一流教育资源;利用浙派名师、学科教育家、管理名家等师训机会和省市教科院所、教研室等业务指导部门的专业力量,为不同层面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舞台;而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省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千校结对国际交流和援疆支教等特色项目为相关教师提供了独特的视野、体验和专业发展平台。

  激活内力创建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

  在高新区“科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2017年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把队伍建设作为区域优质教育的龙头工程。

  教育文体局坚持“教育科研是教育领域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设置了教科研成果奖,用于奖励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搭建了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班主任)-名师(名班主任)评选的教师成长梯队;建立了不同阶段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有针对新教师的教师发展学校和新教师读书会,针对青年骨干的9个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工作室,针对名特优教师的高级研修班和全员参与的区域名家讲坛和教育论坛等。

  蒋红珊局长还亲自主持《区域提升书香校园内在品质的实践研究》和《区域推进基于STEM课程的创客教育》等课题,引领区域“书香润童心、科创筑未来”的特色发展。教研室积极探索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通过调查、研讨、评比和培训等方式开展系列主题研修和课题研究。如英语学科的TKT和Elteach培训,让高新区英语教师拥有了具有国际水准的英语教学能力证书;“全国名师专场观摩系列展示”等让全区教师不出家门就能聆听来自全国课改最嘹亮的声音;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则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为创客教师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客实践等。

  成果

  教师成长一树百获

  学校发展各具特色

  在充满活力的高新教科研生态圈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成长,在收获。仅以2017年部分奖项为例,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课改优秀项目与课例展示中,2位教师代表宁波市参加展示并获得教学实践奖;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一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2014-2017),获评10节部级优课和22节省级优课;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获得7项省级先进个人和示范学校荣誉;2名教师获评市第七批名师,2名教师分获市首届名班主任和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1名教研员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员,区教研室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新区倡导和支持学校开展“基于核心课题的连续性问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探索“自主课堂,自主教研,自成特色”的发展模式。如今区域内每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都各具特色:信懋中学的成长教育、贵驷小学的微课促学、梅墟中心小学的生命教育等都滋养着孩子的成长。第二幼儿园的《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一书被列入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实验学校科研兴校成果显著,入选首批十大“甬派教育科研培育中心”;外国语学校的《从模式推动到要素推进:初中“自主合作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持续深入,继获得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后入选宁波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十大最具影响力成果等。 记者章萍

原标题:小单位多功能,照样可以很有型!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看宁波国家高新区如何打造教科研生态圈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2-14 09:11:18

幸福的学生通讯员供图

何春霞通讯员供图

  高新区实验学校的何春霞老师,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让她意外的是,自己这个年龄在课程改革中还能“火”一把。就在最近,她的文章《让学生幸福地享受大课间——3+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在2018年第1期的《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了。

  她感恩于学校和区教研室为她不断搭建的平台。事实上,作为只有9位教研员的高新区教研室,是典型的小单位多功能,但这个协作共进的团队在区教育文体局的引领下,努力为不同层面教师发展搭建丰富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都有提升,更让每一位学生从中受益。

  个案

  快退休的体育老师依旧在成长

  何春霞是一位体育老师,1984年开始踏入教育领域。

  作为一位教龄34年的老教师,何春霞对高新区教师培养深有感触。

  “我们区和学校对老师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机会越来越多。2013年开展了首届区名师(骨干教师)评选,我有幸入选区名师。2014-2017年,区里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了学校教育优质化工程,华师大专家深入学校‘坐堂门诊’,我的收获很大。2016年开始我们区又加入了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全国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学校和老师的学习平台就更多了。”

  2015年5月,何春霞被安排到华师大进行培训。“上海的综合培训让我收获很大,特别是在看到上海学校的先进课程后,我深受启发。”

  带着孩子走上快乐运动之路

  回来后,何春霞在学校的支持下,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提出了“3+X”的大课间方案,并通过区级课题立项,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逐步完善方案,改进行动,最终形成了3+X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第一个1是根据特殊天气、季节、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开展的大型活动,设计并编排了与学生年龄、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室内操与室外操;第二个1是全校必修课程——上、下午阳光长跑;第三个1是分年级必修课程——下午大课间活动;X是选修课程——周三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课程,跳绳、踢毽子、滚铁环,喜欢什么就可以选什么。

  目前,这些方案在学校全面推行,深受孩子欢迎。体育3+X课程,作为学校幸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在2016年的区级课改推进会、《人民教育》、2017年的《基础教育课程》和2017年的宁波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暨宁波课改实验区课程推进会等不同场合精彩亮相。

  “我是快要到退休的年纪了,但是区教育文体局、教研室和学校的支持和关怀让我感到很幸福,总觉得还是要为教育、为孩子做些什么。”

  探索

  满足需求的服务才是优质的服务

  何春霞是高新区教师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高新区教研室目前只有9名教研人员,却承担了全区的教研、科研、师训、装备和教育学会的全部职能和督导的部分职能,是典型的小单位多功能。教研室立足教师成长需求,以服务为导向,集成资源,自然融合,打造小型、和谐、充满活力的高新教科研生态圈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师生共成长。

  借助外力提供持续的能量输入

  高新区依托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学校教育优质化工程”和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宁波课改实验区两大平台,通过专家驻校、教师挂职、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接臂”国家级专家智慧和一流教育资源;利用浙派名师、学科教育家、管理名家等师训机会和省市教科院所、教研室等业务指导部门的专业力量,为不同层面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舞台;而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省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千校结对国际交流和援疆支教等特色项目为相关教师提供了独特的视野、体验和专业发展平台。

  激活内力创建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

  在高新区“科产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2017年区管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把队伍建设作为区域优质教育的龙头工程。

  教育文体局坚持“教育科研是教育领域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设置了教科研成果奖,用于奖励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搭建了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班主任)-名师(名班主任)评选的教师成长梯队;建立了不同阶段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有针对新教师的教师发展学校和新教师读书会,针对青年骨干的9个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工作室,针对名特优教师的高级研修班和全员参与的区域名家讲坛和教育论坛等。

  蒋红珊局长还亲自主持《区域提升书香校园内在品质的实践研究》和《区域推进基于STEM课程的创客教育》等课题,引领区域“书香润童心、科创筑未来”的特色发展。教研室积极探索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通过调查、研讨、评比和培训等方式开展系列主题研修和课题研究。如英语学科的TKT和Elteach培训,让高新区英语教师拥有了具有国际水准的英语教学能力证书;“全国名师专场观摩系列展示”等让全区教师不出家门就能聆听来自全国课改最嘹亮的声音;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则充分利用高新区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为创客教师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客实践等。

  成果

  教师成长一树百获

  学校发展各具特色

  在充满活力的高新教科研生态圈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成长,在收获。仅以2017年部分奖项为例,在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课改优秀项目与课例展示中,2位教师代表宁波市参加展示并获得教学实践奖;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一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2014-2017),获评10节部级优课和22节省级优课;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获得7项省级先进个人和示范学校荣誉;2名教师获评市第七批名师,2名教师分获市首届名班主任和市十佳班主任荣誉称号,1名教研员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员,区教研室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新区倡导和支持学校开展“基于核心课题的连续性问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探索“自主课堂,自主教研,自成特色”的发展模式。如今区域内每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都各具特色:信懋中学的成长教育、贵驷小学的微课促学、梅墟中心小学的生命教育等都滋养着孩子的成长。第二幼儿园的《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一书被列入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实验学校科研兴校成果显著,入选首批十大“甬派教育科研培育中心”;外国语学校的《从模式推动到要素推进:初中“自主合作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持续深入,继获得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后入选宁波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十大最具影响力成果等。 记者章萍

原标题:小单位多功能,照样可以很有型!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