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晋升两位 再度跻身新一线的宁波喜忧几何?
稿源: 东南商报   2018-04-27 08:42:00 报料热线:81850000

  昨天,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为338个中国城市重新分级。

  其中最受关注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宁波连续第三年上榜,位列15个新一线城市的第13位。

  去年,宁波在这份榜单上的排名是第15位,倒数第一。

  可以看到,在新一线城市中,无锡经过一年的蛰伏重返新一线;

  重庆、苏州、郑州,是位次连续3年上升的3个城市;

  而东北城市持续衰落,沈阳的排名下降了1位,大连已经跌出新一线城市名单,落到昆明之后的第21位。

  这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宁波的一个整体评价:

  “宁波综合实力与去年相比上升两位,今年排在新一线城市第13位。

  与综合实力排在宁波前面的青岛相比,宁波的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更强,分别排在全国第17和13位。

  宁波的物流通达度指数排名最靠前,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1。

  宁波商业资源聚集指数排在17位,在长三角地区比无锡高两名。

  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和工作机会相关的数据都不是很靠前,创业公司数量排所有城市第19位,去年一年创业公司的融资金额排在第28位,创业平台数量第18位,优秀本土公司数量第18位。”

  一份榜单,并不能将一座城市盖棺定论。

  但在某种程度上,透过榜单,也确乎能够窥及一座城市的地位、魅力和成长性等等之一斑。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这份榜单,将商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作为评判城市的重要维度,同时高度关注城市中的年轻人。

  其评价指标分5大类、18个小类,几乎囊括了我们在一座城市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逛商场、网购、收寄包裹、下饭馆、住酒店

  坐高铁飞机、骑共享单车、出游

  听音乐、看电影、看视频、泡吧、买书、跑步

  创业、融资、求职就业……

  各类指标具体的指向内容,看下图:

  这些指标的数据来源,也基本上是我们所熟悉、经常会去或要用到的场所和APP等——包括170个商业品牌、19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

  具体品牌、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见图:

  下面,我们根据榜单5大类指标,一一来看宁波的表现。

  商业资源集聚度

  这个指标,借用商业社会中最为精明且谨慎的门店选址逻辑,来判断一座城市的好坏。

  同时,看那些大品牌更倾向于选择进哪些城市——这代表着品牌对城市商业品质氛围的认可,并关注一座城市里更贴近人的生活、商品交往最频繁的小街小巷中的各种小商业。

  在该指标上,宁波的表现中规中矩,排名全国第17位,新一线城市第13位。

  其中,在大型购物中心子榜单上——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数量、大型百货数量,宁波的数据很抢眼,分别为12个、8个,分别排名全国第7、第8位。

  但在大品牌青睐度等数据上,宁波的硬件数量优势却没有带来质量的上升。

  正如财经作家叶檀曾在《尴尬的宁波》一文中所提到的:

  “宁波人均可支配收入很高、人均本外币存款余额也不错,市民线下消费欲望不强,或者说市民不在当地进行高端消费。”

  宁波恒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园(宁波太平洋百货负责人)的感受是,大品牌在宁波的粘度不算太高,因为——

  宁波人的消费观念总体来说偏保守,线下的小资、轻奢消费群体并没有形成规模,购买力有待提升。

  同时,宁波人比较精明,冲动消费偏少。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自己的商业逻辑和上升路径,但必须明确的是,商业资源的聚集程度越来越意味着一座城市吸引一切向上力量的基础。”

  在商业资源集聚度上表现一般的宁波,意味着对向上力量的吸引力也一般?

  城市枢纽性

  对这一指标,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解释说:

  “若是把城市之间的关联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每一座城市都是网络中的节点。强辐射力的城市向周边城市输送更多的商品、资源与人才,弱辐射力的城市往往处于被动接收辐射的地位。这种输送的能力——即枢纽性,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作为曾经的交通末梢城市,宁波这些年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交通发展,有目共睹——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舟山跨海大桥、象山港跨海大桥,到甬台温铁路,再到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余姚城际铁路。

  但与新一线城市中如郑州、武汉、西安、成都这些传统的区域中心枢纽城市相比,宁波还是相形见绌,排名全国第19位。

  当然,正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所言:

  “城市的枢纽性与城市的天然区位及先天禀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并不是静止的。”

  目前,宁波在交通设施上的动作频频。

  铁路方面,宁波目前在建有金甬铁路,有规划甬舟铁路,以及昨天宣布进入实质性启动的跨杭州湾的沪嘉甬铁路。

  机场方面,宁波机场正在扩建。

  高速方面,杭甬超级高速待建,甬台温高速要改扩建,甬舟高速复线在积极谋划中。

  还有空铁一体的宁波西站综合枢纽、多条在建的地铁线和奉化城铁、慈溪城铁……

  再过几年看,宁波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内外通达的便利度,应该会有大幅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指标的一个子指标上——新一线城市接收包裹量排名,宁波表现抢眼,进入前十。

  这表明宁波的物流通达度挺高。

  2017年,宁波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增幅高达26.1%,业务收入增幅也超过20%。

  城市人活跃度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指标,指向一座城市的消费活跃度、不安分度、夜间活跃度。

  其中,消费活跃度与网购、海淘、外卖、观影频次等相关;

  不安分指数,则和知乎用户的活跃度、小黄车骑行活跃度、亚马逊kindle阅读完成量、微信和QQ上的社交活跃度等等有关。

  夜间活跃度,与酒吧数量、滴滴夜间出行、影院夜间排片量、夜间外卖消费金额、NASA夜间灯光强度等有关。

  总体看,宁波在这个指标上表现也是中规中矩,排名全国第17位,新一线城市第13位。

  不过,相比之前的线下商业体消费,宁波人在线上消费的积极性似乎强烈许多。

  2017年,宁波的淘宝人均网购频次排名全国第5,新一线城市第2,仅次于淘宝老家杭州;

  宁波人均海淘频次,也排名全国城市第5,新一线城市第3。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网购、海淘、线上外卖、观影等消费行为积累的数据……不只是花钱本身,它们还意味着城市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整座城市在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

  而在不安分指数上,宁波就显得过于安分了。

  无论是小黄车骑行请活跃度、知乎用户活跃度、TalkingData活跃设备数量、智联招聘求职活跃度、腾讯社交活跃度(微信+QQ),这些数据宁波都排名新一线城市的末尾。

  只有在kindle阅读完成指数上,排进了全国城市前十。

  一方面,这个数据说明宁波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不够高,城市不够潮。

  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由于高校的数量不及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因此年轻人基础数量不足,导致了这些较为新潮的社交网络工具使用者数量、活跃度的低迷。

  同样,这些也是宁波夜生活活跃度不高的原因。

  而夜间活跃度监测的,“不单是城市夜晚的生命力,更是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产出的潜力。”

  在这个意义上,宁波需要对人的夜生活给予更多的重视。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进而指出:

  “夜间的活跃度更多反映的是人们以消费和娱乐为主的城市生活。在这之外,城市人将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投入在工作、学习、社交和旅行等事务上,这些代表着城市向上生长更新的欲望,是一种人们积极生活的状态,也是……城市‘不安分’的属性与内涵。”

  毫无疑问,宁波同样也需要警惕自己的太够安分。

  生活方式多样性

  这是宁波在5大类指标中唯一排进新一线城市前十的一个指标。

  这主要源于宁波人爱“剁手”,线上消费商品种类颇多。

  此外,宁波人出去旅行、看电影的热情也不错,还即便在宁波也时不时会全家去住个五星级酒店……

  因此,由淘宝消费多样性、全年电影票房总额、马蜂窝出游、星级酒店偏好等构成的消费多样指数上,宁波高居全国城市第三!

  但在文化消费的种类与消费热情上,宁波似乎就有所欠缺。

  宁波市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2017年全年共计演出355场。而上海,光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家,2017全年演出就达700多场。

  于是,跨城观演成风潮。

  《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中显示,苏州、宁波、佛山3个城市的现场娱乐诉求非常强烈,跨城观演粉丝占这些城市的观众比例超六成,爆发出较高的票房潜力。

  此外,宁波相比国内同级别城市,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乃至餐馆的数量,也偏少。

  而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生活方式应是属于每个城市人的个体选择,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单独看,去咖啡馆、书店、影院以及跑步、听音乐、看视频以消磨时光,“每一个可能都只是你日常城市生活中微小的一面,但将所有这类面向统合起来,便能构成人们热爱一座城市的理由。”

  所以,宁波人应该更热爱生活一些,不要埋头赚钱?

  未来可塑性

  “未来可塑性指数试图观察的,是城市在未来能给予人们多少想象和可塑空间。”

  这个指标,包括——

  环境友好度,如空气质量、高峰期拥堵程度;

  创业指数,如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

  人才吸引力指数,如城市中本科高校生源的质量、对海归和毕业生的吸引力、求职热度;

  消费成熟度指数,如消费升级;

  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如GDP总量、增速和人口总量、增速。

  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宁波的得分让人担忧。

  总分排名全国第19,新一线城市最后一位。

  宁波尽管在交通、空气质量、城市环境等方便排名新一线城市前列,但在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毕业生吸引力等指标中,与杭州、成都、武汉相去甚远。

  前两天,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宁波其实并不缺少热钱,民间的资金量非常大,在期货市场上就可见一斑。”

  “但宁波缺少项目,或者缺少一个梳理整合创业项目的项目库。”

  她建议,宁波要尽快建立一个项目平台,并将项目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融资需求分类,以吸引热钱回归。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认为,有两种力量,会对年轻人在一个城市就业和定居产生影响:

  一是良好的创业氛围、工作环境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它们吸引着年轻人来到城市;

  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则让人们不得不在生存与生活间作出选择。

  “在这两种拉力与推力的拉锯战中,前者的影响力更占主导。”

  另外,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强调:

  “人才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在未来是否具有持续增长的活力。”

  “城市需要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核心,是让人留下来。”

  在这样的意义上,宁波进一步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培育更好的创业氛围,出台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以在本轮全国性的“抢人”大战中胜出,是很有必要的。

原标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晋升两位 再度跻身新一线的宁波喜忧几何?

稿源: 东南商报 2018-04-27 08:42:00

  昨天,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为338个中国城市重新分级。

  其中最受关注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宁波连续第三年上榜,位列15个新一线城市的第13位。

  去年,宁波在这份榜单上的排名是第15位,倒数第一。

  可以看到,在新一线城市中,无锡经过一年的蛰伏重返新一线;

  重庆、苏州、郑州,是位次连续3年上升的3个城市;

  而东北城市持续衰落,沈阳的排名下降了1位,大连已经跌出新一线城市名单,落到昆明之后的第21位。

  这是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宁波的一个整体评价:

  “宁波综合实力与去年相比上升两位,今年排在新一线城市第13位。

  与综合实力排在宁波前面的青岛相比,宁波的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更强,分别排在全国第17和13位。

  宁波的物流通达度指数排名最靠前,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1。

  宁波商业资源聚集指数排在17位,在长三角地区比无锡高两名。

  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和工作机会相关的数据都不是很靠前,创业公司数量排所有城市第19位,去年一年创业公司的融资金额排在第28位,创业平台数量第18位,优秀本土公司数量第18位。”

  一份榜单,并不能将一座城市盖棺定论。

  但在某种程度上,透过榜单,也确乎能够窥及一座城市的地位、魅力和成长性等等之一斑。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这份榜单,将商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作为评判城市的重要维度,同时高度关注城市中的年轻人。

  其评价指标分5大类、18个小类,几乎囊括了我们在一座城市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逛商场、网购、收寄包裹、下饭馆、住酒店

  坐高铁飞机、骑共享单车、出游

  听音乐、看电影、看视频、泡吧、买书、跑步

  创业、融资、求职就业……

  各类指标具体的指向内容,看下图:

  这些指标的数据来源,也基本上是我们所熟悉、经常会去或要用到的场所和APP等——包括170个商业品牌、19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

  具体品牌、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见图:

  下面,我们根据榜单5大类指标,一一来看宁波的表现。

  商业资源集聚度

  这个指标,借用商业社会中最为精明且谨慎的门店选址逻辑,来判断一座城市的好坏。

  同时,看那些大品牌更倾向于选择进哪些城市——这代表着品牌对城市商业品质氛围的认可,并关注一座城市里更贴近人的生活、商品交往最频繁的小街小巷中的各种小商业。

  在该指标上,宁波的表现中规中矩,排名全国第17位,新一线城市第13位。

  其中,在大型购物中心子榜单上——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数量、大型百货数量,宁波的数据很抢眼,分别为12个、8个,分别排名全国第7、第8位。

  但在大品牌青睐度等数据上,宁波的硬件数量优势却没有带来质量的上升。

  正如财经作家叶檀曾在《尴尬的宁波》一文中所提到的:

  “宁波人均可支配收入很高、人均本外币存款余额也不错,市民线下消费欲望不强,或者说市民不在当地进行高端消费。”

  宁波恒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园(宁波太平洋百货负责人)的感受是,大品牌在宁波的粘度不算太高,因为——

  宁波人的消费观念总体来说偏保守,线下的小资、轻奢消费群体并没有形成规模,购买力有待提升。

  同时,宁波人比较精明,冲动消费偏少。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自己的商业逻辑和上升路径,但必须明确的是,商业资源的聚集程度越来越意味着一座城市吸引一切向上力量的基础。”

  在商业资源集聚度上表现一般的宁波,意味着对向上力量的吸引力也一般?

  城市枢纽性

  对这一指标,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解释说:

  “若是把城市之间的关联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每一座城市都是网络中的节点。强辐射力的城市向周边城市输送更多的商品、资源与人才,弱辐射力的城市往往处于被动接收辐射的地位。这种输送的能力——即枢纽性,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作为曾经的交通末梢城市,宁波这些年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交通发展,有目共睹——从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舟山跨海大桥、象山港跨海大桥,到甬台温铁路,再到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余姚城际铁路。

  但与新一线城市中如郑州、武汉、西安、成都这些传统的区域中心枢纽城市相比,宁波还是相形见绌,排名全国第19位。

  当然,正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所言:

  “城市的枢纽性与城市的天然区位及先天禀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并不是静止的。”

  目前,宁波在交通设施上的动作频频。

  铁路方面,宁波目前在建有金甬铁路,有规划甬舟铁路,以及昨天宣布进入实质性启动的跨杭州湾的沪嘉甬铁路。

  机场方面,宁波机场正在扩建。

  高速方面,杭甬超级高速待建,甬台温高速要改扩建,甬舟高速复线在积极谋划中。

  还有空铁一体的宁波西站综合枢纽、多条在建的地铁线和奉化城铁、慈溪城铁……

  再过几年看,宁波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内外通达的便利度,应该会有大幅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指标的一个子指标上——新一线城市接收包裹量排名,宁波表现抢眼,进入前十。

  这表明宁波的物流通达度挺高。

  2017年,宁波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增幅高达26.1%,业务收入增幅也超过20%。

  城市人活跃度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指标,指向一座城市的消费活跃度、不安分度、夜间活跃度。

  其中,消费活跃度与网购、海淘、外卖、观影频次等相关;

  不安分指数,则和知乎用户的活跃度、小黄车骑行活跃度、亚马逊kindle阅读完成量、微信和QQ上的社交活跃度等等有关。

  夜间活跃度,与酒吧数量、滴滴夜间出行、影院夜间排片量、夜间外卖消费金额、NASA夜间灯光强度等有关。

  总体看,宁波在这个指标上表现也是中规中矩,排名全国第17位,新一线城市第13位。

  不过,相比之前的线下商业体消费,宁波人在线上消费的积极性似乎强烈许多。

  2017年,宁波的淘宝人均网购频次排名全国第5,新一线城市第2,仅次于淘宝老家杭州;

  宁波人均海淘频次,也排名全国城市第5,新一线城市第3。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网购、海淘、线上外卖、观影等消费行为积累的数据……不只是花钱本身,它们还意味着城市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整座城市在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

  而在不安分指数上,宁波就显得过于安分了。

  无论是小黄车骑行请活跃度、知乎用户活跃度、TalkingData活跃设备数量、智联招聘求职活跃度、腾讯社交活跃度(微信+QQ),这些数据宁波都排名新一线城市的末尾。

  只有在kindle阅读完成指数上,排进了全国城市前十。

  一方面,这个数据说明宁波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不够高,城市不够潮。

  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由于高校的数量不及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因此年轻人基础数量不足,导致了这些较为新潮的社交网络工具使用者数量、活跃度的低迷。

  同样,这些也是宁波夜生活活跃度不高的原因。

  而夜间活跃度监测的,“不单是城市夜晚的生命力,更是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产出的潜力。”

  在这个意义上,宁波需要对人的夜生活给予更多的重视。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进而指出:

  “夜间的活跃度更多反映的是人们以消费和娱乐为主的城市生活。在这之外,城市人将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投入在工作、学习、社交和旅行等事务上,这些代表着城市向上生长更新的欲望,是一种人们积极生活的状态,也是……城市‘不安分’的属性与内涵。”

  毫无疑问,宁波同样也需要警惕自己的太够安分。

  生活方式多样性

  这是宁波在5大类指标中唯一排进新一线城市前十的一个指标。

  这主要源于宁波人爱“剁手”,线上消费商品种类颇多。

  此外,宁波人出去旅行、看电影的热情也不错,还即便在宁波也时不时会全家去住个五星级酒店……

  因此,由淘宝消费多样性、全年电影票房总额、马蜂窝出游、星级酒店偏好等构成的消费多样指数上,宁波高居全国城市第三!

  但在文化消费的种类与消费热情上,宁波似乎就有所欠缺。

  宁波市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2017年全年共计演出355场。而上海,光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家,2017全年演出就达700多场。

  于是,跨城观演成风潮。

  《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中显示,苏州、宁波、佛山3个城市的现场娱乐诉求非常强烈,跨城观演粉丝占这些城市的观众比例超六成,爆发出较高的票房潜力。

  此外,宁波相比国内同级别城市,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乃至餐馆的数量,也偏少。

  而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指出:

  “生活方式应是属于每个城市人的个体选择,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单独看,去咖啡馆、书店、影院以及跑步、听音乐、看视频以消磨时光,“每一个可能都只是你日常城市生活中微小的一面,但将所有这类面向统合起来,便能构成人们热爱一座城市的理由。”

  所以,宁波人应该更热爱生活一些,不要埋头赚钱?

  未来可塑性

  “未来可塑性指数试图观察的,是城市在未来能给予人们多少想象和可塑空间。”

  这个指标,包括——

  环境友好度,如空气质量、高峰期拥堵程度;

  创业指数,如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

  人才吸引力指数,如城市中本科高校生源的质量、对海归和毕业生的吸引力、求职热度;

  消费成熟度指数,如消费升级;

  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如GDP总量、增速和人口总量、增速。

  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宁波的得分让人担忧。

  总分排名全国第19,新一线城市最后一位。

  宁波尽管在交通、空气质量、城市环境等方便排名新一线城市前列,但在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毕业生吸引力等指标中,与杭州、成都、武汉相去甚远。

  前两天,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宁波其实并不缺少热钱,民间的资金量非常大,在期货市场上就可见一斑。”

  “但宁波缺少项目,或者缺少一个梳理整合创业项目的项目库。”

  她建议,宁波要尽快建立一个项目平台,并将项目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融资需求分类,以吸引热钱回归。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认为,有两种力量,会对年轻人在一个城市就业和定居产生影响:

  一是良好的创业氛围、工作环境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它们吸引着年轻人来到城市;

  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则让人们不得不在生存与生活间作出选择。

  “在这两种拉力与推力的拉锯战中,前者的影响力更占主导。”

  另外,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强调:

  “人才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在未来是否具有持续增长的活力。”

  “城市需要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核心,是让人留下来。”

  在这样的意义上,宁波进一步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培育更好的创业氛围,出台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以在本轮全国性的“抢人”大战中胜出,是很有必要的。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