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童节,中老年男人女人都在朋友圈里过节——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可是,对于企业来说,老是长不大,这就很尴尬了。
宁波上市公司军团中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继峰股份(603997,SH),就拼命想长大。
昨天,继峰股份公告说,其控股股东计划要约收购德国汽车座椅生产商格拉默,并筹划完成收购后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格拉默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座椅总成供应商,专业开发和生产汽车内饰零部件和系统,以及非道路车辆(农业及工程车辆、叉车)、卡车、大巴和火车的驾驶员和乘客座椅。
继峰股份此次收购的预算,高达7.5亿欧元,相当于56亿人民币。而今天停牌的继峰股份总市值,也就69.3亿元人民币。
虽然目前这桩巨额海外并购仍充满一些不确定性,但包括继峰股份在内的“宁波经济第一天团”——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为当前宁波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的汽车制造业,其中有很多企业都试图通过跨国并购这一路径,迅速长大。
早在10多年前,宁波汽配企业就迈出了海外扩张的步伐。
2007年,华翔集团出资340万英镑,成功收购了有85年历史的英国劳伦斯汽车内饰件公司,并让这家常年亏损的企业重焕生机;
2010年,华翔再次出击,并购捷豹路虎真木制造中心,从而成功跻身汽车真木饰件行业的全球三甲。
2011年,华翔再花9000万美元,拿下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用铝合金装饰件供应商美国北方刻印公司;
2013年,华翔扩张再下一城,收购拥有20%全球市场份额的高档轿车内饰件供应商德国HIB公司。
在宁波总共1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均胜电子依靠国际并购参与全球化产业链最为成功。
今年4月,均胜电子以近16亿美元收购的日本高田主要业务顺利交割。这桩交易让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均胜旗下KSS公司,成为员工规模超过6万、在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拥有业务、营收额超过70亿美元的全球汽车安全市场第二大巨头。
事实上,均胜电子早在2011年即开展海外并购。在一系列并购完成后,目前公司业务结构已向汽车电子领域全面升级,宝马、奔驰、特斯拉、福特、大众等全球知名公司的订单不断拓展。
除华翔、均胜外,原来主业为房地产的银亿股份,也从2016年起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海外顶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以实现转型。
仅在2017年,银亿的并购资金就花了108.25亿元,先后把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比利时邦奇集团的优质资产纳入囊中。
但相比于渴望“长大”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宁波另一些上市公司,却是越做越小。
市值,是衡量一家企业规模、利润及增长状况等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指标。一家企业上市以后动态市值的变化,能够反映这家企业的成长性。而截至5月30日收盘,宁波辖区总共7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市值低于上市首日(见下表)。
这12家上市公司中,除日月股份和爱柯迪是近两年才上市的新兵外,其他10家企业的上市时间都超过了5年。
可以看到,最惨的*ST圣莱,上市近8年间,市值缩水超过七成。今天,其不仅是宁波辖区市值最低的上市公司,也是沪深两市3521家A股公司中市值最小的公司。
*ST圣莱全称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之初的主营业务为水加热生活电器核心零部件及整机和咖啡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后被覃辉——前“天上人间”的投资人借壳。
去年,*ST圣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2015年财报中的多项造假行为被证监会揭穿。而在此前,*ST圣莱已经“聚集”了业绩亏损、高管辞职、更换审计机构、被立案调查等退市的多项条件。可以说其已经站在了退市的悬崖边上。
比千疮百孔的*ST圣莱更早上市的宁波联合,上市21年,市值仅为其上市首日的60%多一点。从近10年仅有的针对宁波联合的5份券商研报来看,裹足不前,或许是这家宁波老牌房企停止成长脚步的最重要原因。
自天一家园、天水家园、天合家园之后,宁波联合已经很久很久没在宁波有像样的楼盘推出了。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企业、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实施企业的GQY视讯,是宁波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但其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却很令市场失望。
财报显示,GQY视讯2016年和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9.51万元、-1.05亿元,连续两年亏损。
按照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修订)规定,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情形,深交所可以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
这样看来,今年再不交出盈利业绩,GQY视讯的上市地位或岌岌可危。
当然,除了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茁壮成长的宁波公司,也还有蛮多。
下表是上市以来市值增长超过10倍的4家宁波上市公司:
岁月是最好的见证者。
杉杉、雅戈尔、均胜等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而*ST圣莱、宁波联合等却裹足不前,成为资本市场里的“小老头”,各自境遇之天差地别,未免令人唏嘘。
上市募资,本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成为他们做大做强的跳板,却没想成了一些优秀企业的“滑铁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其中,有哪些不堪之举?为什么他们会失去成长性?
梳理发现,“错过黄金发展机遇”、“转型遇阻”,可能是多数“长不大”企业的命门。比如宁波联合,比如GQY视讯。
当然,基于企业各自不同的情况,“长不大”的原因,肯定也是千差万别。而这样一个问题——
困境之中,未来究竟该如何破局?
不仅是长不大的宁波上市公司需要好好反省和深思的问题,同样也应该作为其他正在遭遇成长瓶颈期的企业的考题。
祝福已在“考场”内的宁波企业都能够答出正确答案。
原标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