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告别脏乱差 双东坊30年变化记录下宁波成长的年轮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6-09 07:03: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双东坊之前的临时菜场

  原来的临时菜场变成了绿地受访者供图

  王孝铭老先生出生于1944年,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他就一直居住在江北区文教街道的双东坊小区。作为开拓、建设者之一,三十年来,他见证了此地从最初的农田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变迁。最近,他向金报记者谈起了这片土地。

  挥洒下自己汗水的土地 他一住就是三十年

  1989年,王孝铭作为宁波市住宅建设开发总公司的一员,来到江北区地段比较偏僻的永红村。而在当时,永红村的农地覆盖了文教街道辖区的大部分,没有楼房,没有街道,只有一片宽阔的田野。

  “那时候,东起翠柏路西至萧甬铁路,南起蔡江河至环城西路,这一大片农田已被填平,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菜田。我们公司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在1992年建成了当时江北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双东坊。”

  王孝铭老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称双东坊小区为“最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有着17.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安置4050户居民;二是小区内部包含了三忠巷、翠柏西巷、翠柏路和环城西路北段四条街巷,还囊括了翠柏、翠中、翠西、翠竹四个居民委员会的建制。这个小区的建成交付,极大地加快了宁波主城区的建设开发步伐,改善了广大拆迁户的居住条件。

  “当年能抽签安置到双东坊,算得上是一件令人羡慕的大喜事,大家陆续告别了破旧的老房子,欢天喜地地搬入了新屋。”王孝铭老先生回忆道,刚入住小区时,自己家还特地办了个乔迁酒,亲朋好友都纷纷点赞。

  一个临时菜场 见证了小区环境的变迁

  9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框架向四邻拓展,区域内不断征地、开发建设居民住宅楼,昔日永红村周边的农地已不复存在,一大片老房子、旧街面及零星的农居和菜田,逐渐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连片的别墅像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宽广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在人们面前。

  王老先生说,居住环境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是他们这些最早迁入的居民所意想不到的。与此同时,随着新小区的落成,这片土地让他觉得越发“高大上”起来。

  “周边的新小区有的是绿化环境特别好,有的是仿造苏州园林风格设计建设的,现代化的设施和管理还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居住。”王老先生说,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不再年轻的双东坊小区,暴露出来的问题愈发明显。

  “因为这里原来是城乡接合部,加上从农村搬迁来的居民免不了还保留着过去的生活习性,在小区里种菜、养鸡,小贩又东一摊西一摊地叫卖,小区环境变得脏、乱、差。为了改善这样的状态,2010年前后,物业在小区里找了一块空地,把五六十个小摊贩集中起来,建了个临时菜场。虽然状况比原来稍微要好一些,但还是存在环境卫生问题。”

  让老居民欣慰的是,去年年底,经过社区党委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开会讨论,决定将这个临时菜场彻底关闭。而为了让这些小摊贩有个新去处,社工们还把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安置到附近正规的双东坊菜场。原来临时菜场的场地现在改成绿地,种上了树木花草,还修了蜿蜒的小路。小区的环境面貌因此有了明显的变化,让人感觉舒心不少。

  “另外,翠柏路、蔡江河、铁路沿线三大工程的建设,更让我们双东坊的周边环境旧貌换新颜,去年,我们小区还被市里评为老小区整治的先进典型。”在这里居住了近三十年的王老先生谈起小区的改变,脸上是满满的自豪感。

  跟上时代节奏 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不过近些年,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都对居住条件有了新的追求,双东坊小区已经成了被高楼大厦和别墅包围的‘都市里的村庄’。”王老先生坦言,即便是小区里的“顶配”——7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房,也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婚房标准,三十年房龄的双东坊逐渐变成老年人的家园。与此同时,社区的文化生活也与时俱进,针对小区老龄居民多的状况,量身定制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现在走进小区,可以看到我们这些老年人晒太阳、下象棋、唱戏文、跳广场舞。街道还开办了老年培训班,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报名不同的课程。教我们电脑、智能手机应该怎么操作,传授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还有书法班、曲艺班、烹饪班等等。”王老先生说,他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技能,不怕在孙子孙女面前显得落伍。

  “虽然生活节奏慢,但是其乐融融,我们的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记者陶倪

原标题:双东坊三十年变化记录下宁波成长的年轮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告别脏乱差 双东坊30年变化记录下宁波成长的年轮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06-09 07:03:00

  双东坊之前的临时菜场

  原来的临时菜场变成了绿地受访者供图

  王孝铭老先生出生于1944年,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他就一直居住在江北区文教街道的双东坊小区。作为开拓、建设者之一,三十年来,他见证了此地从最初的农田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变迁。最近,他向金报记者谈起了这片土地。

  挥洒下自己汗水的土地 他一住就是三十年

  1989年,王孝铭作为宁波市住宅建设开发总公司的一员,来到江北区地段比较偏僻的永红村。而在当时,永红村的农地覆盖了文教街道辖区的大部分,没有楼房,没有街道,只有一片宽阔的田野。

  “那时候,东起翠柏路西至萧甬铁路,南起蔡江河至环城西路,这一大片农田已被填平,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菜田。我们公司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在1992年建成了当时江北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双东坊。”

  王孝铭老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称双东坊小区为“最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有着17.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安置4050户居民;二是小区内部包含了三忠巷、翠柏西巷、翠柏路和环城西路北段四条街巷,还囊括了翠柏、翠中、翠西、翠竹四个居民委员会的建制。这个小区的建成交付,极大地加快了宁波主城区的建设开发步伐,改善了广大拆迁户的居住条件。

  “当年能抽签安置到双东坊,算得上是一件令人羡慕的大喜事,大家陆续告别了破旧的老房子,欢天喜地地搬入了新屋。”王孝铭老先生回忆道,刚入住小区时,自己家还特地办了个乔迁酒,亲朋好友都纷纷点赞。

  一个临时菜场 见证了小区环境的变迁

  9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框架向四邻拓展,区域内不断征地、开发建设居民住宅楼,昔日永红村周边的农地已不复存在,一大片老房子、旧街面及零星的农居和菜田,逐渐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连片的别墅像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宽广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在人们面前。

  王老先生说,居住环境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是他们这些最早迁入的居民所意想不到的。与此同时,随着新小区的落成,这片土地让他觉得越发“高大上”起来。

  “周边的新小区有的是绿化环境特别好,有的是仿造苏州园林风格设计建设的,现代化的设施和管理还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居住。”王老先生说,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不再年轻的双东坊小区,暴露出来的问题愈发明显。

  “因为这里原来是城乡接合部,加上从农村搬迁来的居民免不了还保留着过去的生活习性,在小区里种菜、养鸡,小贩又东一摊西一摊地叫卖,小区环境变得脏、乱、差。为了改善这样的状态,2010年前后,物业在小区里找了一块空地,把五六十个小摊贩集中起来,建了个临时菜场。虽然状况比原来稍微要好一些,但还是存在环境卫生问题。”

  让老居民欣慰的是,去年年底,经过社区党委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开会讨论,决定将这个临时菜场彻底关闭。而为了让这些小摊贩有个新去处,社工们还把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安置到附近正规的双东坊菜场。原来临时菜场的场地现在改成绿地,种上了树木花草,还修了蜿蜒的小路。小区的环境面貌因此有了明显的变化,让人感觉舒心不少。

  “另外,翠柏路、蔡江河、铁路沿线三大工程的建设,更让我们双东坊的周边环境旧貌换新颜,去年,我们小区还被市里评为老小区整治的先进典型。”在这里居住了近三十年的王老先生谈起小区的改变,脸上是满满的自豪感。

  跟上时代节奏 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不过近些年,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都对居住条件有了新的追求,双东坊小区已经成了被高楼大厦和别墅包围的‘都市里的村庄’。”王老先生坦言,即便是小区里的“顶配”——70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房,也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婚房标准,三十年房龄的双东坊逐渐变成老年人的家园。与此同时,社区的文化生活也与时俱进,针对小区老龄居民多的状况,量身定制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现在走进小区,可以看到我们这些老年人晒太阳、下象棋、唱戏文、跳广场舞。街道还开办了老年培训班,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报名不同的课程。教我们电脑、智能手机应该怎么操作,传授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还有书法班、曲艺班、烹饪班等等。”王老先生说,他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技能,不怕在孙子孙女面前显得落伍。

  “虽然生活节奏慢,但是其乐融融,我们的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记者陶倪

原标题:双东坊三十年变化记录下宁波成长的年轮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