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男子初中没毕业却藏书10多吨 大学教授也去他家淘宝
稿源: 宁波晚报   2018-07-02 22:32:00 报料热线:81850000

  那么多书!记者昨天走进王应兴的家,真的看到了一座“书山”!客厅、房间,楼上、楼下,都是略显凌乱的书。

  一共有多少书?王应兴的回答简单粗暴——“十几吨总有的。”这其中,他最爱的是近1000种辞书。

  他初二就辍学了,但如今好多文化人包括大学教授都到他家来淘书。

  卖连环画赚到第一桶金

  1976年出生的王应兴是奉化人,初二那年他辍学来宁波打工。在一家建筑工地“搬砖”一段时间后,他才明白打工之辛苦。“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王应兴开始找书看。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不错。

  当时,他打工的建筑工地旁有一个废品收购站,常常有一些老旧连环画、过期杂志等。想看书的王应兴一有空就给废品站老板帮忙、干活,作为回报,对方送给他一些连环画。就这样,王应兴的连环画越积越多,建筑工地的宿舍里放不下了怎么办?

  上世纪90年代,宁波和义路的夜市很兴旺,王应兴就去夜市摆摊卖连环画。没想到,生意蛮好的。仔细一算,打工赚来的钱还没有卖小人书赚来的钱多。于是,王应兴决定不打工了,去卖书!

  卖连环画赚到了一些钱,“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桶金”,王应兴说。有了本钱后,他开始去各个废品站收书再卖书。渐渐地,他的进货渠道越拓越宽,包括去全市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收购过期书籍,去各个书店、出版社收购库存书等。工厂倒闭了,单位搬迁了,他常常把那些被丢弃的图书、资料等整体打包买下来,再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宝贝”。如今,他还常常去安徽、江西等地收书。

  单位搬迁时能淘到很多书

  “一些单位搬家的时候往往会扔掉很多东西,这些被丢弃的‘垃圾’中往往有很多宝贝。像人丰布厂、和丰纱厂、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重组、搬家的时候,我都收购了很多书,这些单位原先都有内部图书室。有家单位搬家的时候,我还在一大堆废品中发现了宁波画家何业琦的一幅大型人物画,按目前的行情来算,这画值好几万块钱呢;在有家单位的废品中,我发现了一大袋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的鄞县邱隘一些村庄的村民土地房产所有证……”说到淘宝经历,王应兴的话闸子就打开了。2016年宁波行政区划调整的时候,王应兴一次就从一家原江东区的单位买来了2吨多的图书等“垃圾”,有些书是崭新的,连包装薄膜还没拆掉。

  “垃圾”收来后,王应兴会进行筛选和取舍。“你的筛选标准是什么呢?”记者问。“总体上,我的藏书很杂。在筛选的时候,我主要看出版社,像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的都是好书,都有收藏价值。这么多年和书打交道,我现在只要瞄一眼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王应兴说。

  面对“现在共有多少书”这一问题,王应兴简单粗暴地以“吨”来计量的——“10多吨总有的,整也整不清楚。”其中仅辞书就有近千种,连环画有一万多册。他家的房子是顶楼加阁楼,除了厨房和卫生间,其他楼上和楼下的各个房间、厅室都是书。自己家里放不下,他还在外面租了间房子用来放书。

  除了那些常见的文学作品,在王应兴家的书山里,还有线装书等古籍、地方文献等文史资料、行业工具书等,由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来他家淘宝、找资料,包括宁波大学的老师、宁波出版社的编辑、宁波地方文化研究者等,像宁大教授张如安就对王应兴几张清朝的地契很感兴趣。

  很想办一个“辞典博物馆”

  每天跟书打交道,王应兴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以前由于书画知识一片空白,在整理收购来的“垃圾”时,他看到绘画作品因为觉得好看就留下,书法作品因为不懂都扔掉了,但现在他对凌近仁、何业琦等宁波书画家的作品能说得头头是道。他还学会了修古籍,有时候收购来的线装书有书页破了,他会自己修补好,“我看过书画装裱方面的书,其实修古籍和装裱是差不多的”。

  也许是学历不高的缘故,很多知识常常需要借助字典,因此王应兴对辞书情有独钟。在他庞杂的藏书中,专门有个区域放着他整理出来的约1000种辞书。其中有一部分是甚为罕见的民国时期的辞书,如一套六册的《增广诗韵全璧》和《新字典》;民国36年出版的《辞海》合订本(全一册);民国38年由世界书局印行的《英汉(辨义文法作文求解)四用辞典》,其多张扉页上各有蔡元培、梅贻琦、黎照寰、张伯苓等教育名家的题字;中华书局编印的《日用英语会话》,则相当于一本英语口语辞典。还有一部分是行业辞典,如《房地产业辞典》《体育词典》《中国美术字大典》《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大辞典》《逻辑学小辞典》《日本语发音辞典》等。此外,还有像《吃货辞典》《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辞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浙江古今地名词典》《中外文学名著精彩议论辞典》等有意思的辞典,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王应兴告诉记者,作为工具书,辞书的阅读功能不大,又往往因为比较重,故而容易被收藏界忽视,事实上,很多辞书的版本价值很高,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类字典,出的数量很少,但对编纂人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兼备行业知识和文字功底,“比如,编一本宁波方言词典,编的人对宁波话肯定要非常精通才行”。

  “辞书是文字的精华,人们对于不懂的知识往往需要求助于辞典。我愿意把自己的近千种辞书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场所,我很想开一个辞典博物馆。”王应兴说。

  记者 俞素梅

原标题: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男子初中没毕业却藏书10多吨 大学教授也去他家淘宝

稿源: 宁波晚报 2018-07-02 22:32:00

  那么多书!记者昨天走进王应兴的家,真的看到了一座“书山”!客厅、房间,楼上、楼下,都是略显凌乱的书。

  一共有多少书?王应兴的回答简单粗暴——“十几吨总有的。”这其中,他最爱的是近1000种辞书。

  他初二就辍学了,但如今好多文化人包括大学教授都到他家来淘书。

  卖连环画赚到第一桶金

  1976年出生的王应兴是奉化人,初二那年他辍学来宁波打工。在一家建筑工地“搬砖”一段时间后,他才明白打工之辛苦。“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王应兴开始找书看。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不错。

  当时,他打工的建筑工地旁有一个废品收购站,常常有一些老旧连环画、过期杂志等。想看书的王应兴一有空就给废品站老板帮忙、干活,作为回报,对方送给他一些连环画。就这样,王应兴的连环画越积越多,建筑工地的宿舍里放不下了怎么办?

  上世纪90年代,宁波和义路的夜市很兴旺,王应兴就去夜市摆摊卖连环画。没想到,生意蛮好的。仔细一算,打工赚来的钱还没有卖小人书赚来的钱多。于是,王应兴决定不打工了,去卖书!

  卖连环画赚到了一些钱,“这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桶金”,王应兴说。有了本钱后,他开始去各个废品站收书再卖书。渐渐地,他的进货渠道越拓越宽,包括去全市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收购过期书籍,去各个书店、出版社收购库存书等。工厂倒闭了,单位搬迁了,他常常把那些被丢弃的图书、资料等整体打包买下来,再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宝贝”。如今,他还常常去安徽、江西等地收书。

  单位搬迁时能淘到很多书

  “一些单位搬家的时候往往会扔掉很多东西,这些被丢弃的‘垃圾’中往往有很多宝贝。像人丰布厂、和丰纱厂、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重组、搬家的时候,我都收购了很多书,这些单位原先都有内部图书室。有家单位搬家的时候,我还在一大堆废品中发现了宁波画家何业琦的一幅大型人物画,按目前的行情来算,这画值好几万块钱呢;在有家单位的废品中,我发现了一大袋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的鄞县邱隘一些村庄的村民土地房产所有证……”说到淘宝经历,王应兴的话闸子就打开了。2016年宁波行政区划调整的时候,王应兴一次就从一家原江东区的单位买来了2吨多的图书等“垃圾”,有些书是崭新的,连包装薄膜还没拆掉。

  “垃圾”收来后,王应兴会进行筛选和取舍。“你的筛选标准是什么呢?”记者问。“总体上,我的藏书很杂。在筛选的时候,我主要看出版社,像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的都是好书,都有收藏价值。这么多年和书打交道,我现在只要瞄一眼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王应兴说。

  面对“现在共有多少书”这一问题,王应兴简单粗暴地以“吨”来计量的——“10多吨总有的,整也整不清楚。”其中仅辞书就有近千种,连环画有一万多册。他家的房子是顶楼加阁楼,除了厨房和卫生间,其他楼上和楼下的各个房间、厅室都是书。自己家里放不下,他还在外面租了间房子用来放书。

  除了那些常见的文学作品,在王应兴家的书山里,还有线装书等古籍、地方文献等文史资料、行业工具书等,由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来他家淘宝、找资料,包括宁波大学的老师、宁波出版社的编辑、宁波地方文化研究者等,像宁大教授张如安就对王应兴几张清朝的地契很感兴趣。

  很想办一个“辞典博物馆”

  每天跟书打交道,王应兴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以前由于书画知识一片空白,在整理收购来的“垃圾”时,他看到绘画作品因为觉得好看就留下,书法作品因为不懂都扔掉了,但现在他对凌近仁、何业琦等宁波书画家的作品能说得头头是道。他还学会了修古籍,有时候收购来的线装书有书页破了,他会自己修补好,“我看过书画装裱方面的书,其实修古籍和装裱是差不多的”。

  也许是学历不高的缘故,很多知识常常需要借助字典,因此王应兴对辞书情有独钟。在他庞杂的藏书中,专门有个区域放着他整理出来的约1000种辞书。其中有一部分是甚为罕见的民国时期的辞书,如一套六册的《增广诗韵全璧》和《新字典》;民国36年出版的《辞海》合订本(全一册);民国38年由世界书局印行的《英汉(辨义文法作文求解)四用辞典》,其多张扉页上各有蔡元培、梅贻琦、黎照寰、张伯苓等教育名家的题字;中华书局编印的《日用英语会话》,则相当于一本英语口语辞典。还有一部分是行业辞典,如《房地产业辞典》《体育词典》《中国美术字大典》《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大辞典》《逻辑学小辞典》《日本语发音辞典》等。此外,还有像《吃货辞典》《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辞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浙江古今地名词典》《中外文学名著精彩议论辞典》等有意思的辞典,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王应兴告诉记者,作为工具书,辞书的阅读功能不大,又往往因为比较重,故而容易被收藏界忽视,事实上,很多辞书的版本价值很高,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类字典,出的数量很少,但对编纂人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兼备行业知识和文字功底,“比如,编一本宁波方言词典,编的人对宁波话肯定要非常精通才行”。

  “辞书是文字的精华,人们对于不懂的知识往往需要求助于辞典。我愿意把自己的近千种辞书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场所,我很想开一个辞典博物馆。”王应兴说。

  记者 俞素梅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