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躺着就能挣钱?记者带你走进职业“试药人”的江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8-15 07:11: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严勇杰绘

  看着银行卡里到账的6200元钱,小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不到一周时间,就能拿到6200元收入,是他平生从没见过的高薪。

  可这高兴劲,伴随着忐忑。涉足试药圈,钱好挣,却有风险,更怕让家人担心。

  几乎每个初入试药圈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挣扎,而相对来说的“少付出、多回报”却总是充满了诱惑。这种被圈内称为“躺着挣钱”的职业,也因此让很多试药人上了“船”就很难再下来。

  新药上市离不开他们,试药也给他们带来收入,可背后的风险和必要的保险该由谁来承担?

  然而,对这些人来说,哪怕“前途未卜”,他们也不想错过每次机会,毕竟,报酬比风险看上去更实际。

  试药新人试药有风险,但报酬令人心动

  等了两个多月,小沈和11名通过体检的受试者,住进了上海某医院的临床试验室。他们将在那里封闭式地度过一个星期,服用两粒消炎类药物,其中一种还未上市。

  两个多月前,小沈被一条招募药物受试者的广告吸引而来。

  “6天,男6200元,女7000元整。片剂,口服,全程免费,统一食宿……”这样的报酬,小沈无法拒绝。

  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试药”。他从网上查询到,所谓试药,简单点说,就是当“小白鼠”。

  都说试药有风险,小沈有点犹豫,可不菲的报酬还是让他心动。他没敢告诉父母,悄悄拨通了招募者的电话。

  招募试药者的所谓“药头”打消了他的顾虑:“风险嘛,怎么说呢?我只想说,想来试药的人多的是,很多人还担心过不了体检关呢,他们做过好多次,并没出现啥问题。”

  就这样,小沈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体检。

  第一次参加试药的小沈,说不紧张,是骗人的。

  到达上海的当天中午,跟他同一批参加试药的12名受试者吃过午饭,就被安排到了医院的完全隔离区域。除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其他东西都不能带进去,穿的外套是医院发的专用服。

  其实,参加这批试药的只需9人,如果受试者中途出现不适而退场,多出的3人可作为替补随时顶上。

  第二天早上,所有受试者空腹接受血压、体温之类的简单检查。

  早餐很营养,高脂餐,牛奶和鸡蛋。餐后10分钟,他们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服下第一粒药片。

  据说,这是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新药,要同另一种具有相同功效的进口药进行对比试验。

  服药后每隔20分钟采一次血,每次抽取两试管的血液,抽血间隔时间逐渐拉长。

  刚服下药片的小沈也很紧张,但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症状,也就放心多了。到了第二天,两名受试者说大便比较硬,有点便秘感,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下去。

  首粒药片服下后,经过两天的观察和抽血,后面有两天空窗期,也就是休息两天。仍然是住在医院里,玩手机、看电视成了试药人生活的全部,医生偶尔来量量血压、测测体温。

  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原本互不相识的受试者,变得熟悉起来,相互交流着这些年的试药经历。

  职业试药人常年辗转于各大医院

  短短两天时间,初入试药圈的小沈便感觉眼界大开。同批的受试者,好几个都是有多次试药经历的“老人”。他们常年辗转于各大医院,将试药当成了谋生的手段。用他们的话说,做这个行当既是挣钱,也是做好事。新药要上市,离不开他们的以身试险。

  30岁不到的小王,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有七八年的试药经历。如今的他,既是招募试药者的“药头”,也亲自上阵,参与试药。

  说起刚刚涉足试药圈的时候,同小沈一样,小王也有顾虑,怕吃药把自己吃坏了或者留下后遗症。后来排队体检的时候,也是干这行的“老人”安慰他,说没啥危险,打消了他的疑虑。

  参加受试后,他感觉很轻松。每天除了常规监测和抽血外,就是与其他受试者一起聊天、打扑克、看电视。

  日子很轻松,试验结束时,小王拿到了3000元的报酬。

  “那真的是躺着就把钱挣了。”出院那一刻,小王感慨不已,原来世上还真有那么好挣的钱。只要体检通过了,吃几片药,抽几管血,钱就到手了,身体也没啥不适。

  正是这一次试药,正式开启了小王职业试药的生涯。

  也许是钱来得太容易,小王对试药越来越依赖,也不愿再去找别的工作。

  站着进去表明自己是健康的,站着出来表明一切都没有问题。在小王他们看来,试药的所谓风险,在丰厚的补偿金面前,不值一提。

  浸淫的时间长了,小王逐渐摸出了很多门道。

  他知道,虽然很多人对试药还心存疑虑,但市场对试药人的需求很大,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确实,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根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每种新药在批准生产、推向市场之前,都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这三个过程。其中临床试验一般又分三期,第一期是在健康人身上证实其安全性;二期是用于病人,了解毒副作用;三期是进一步扩大病例数,确定剂量、明确疗效。

  于是,像小王这样的职业试药人就应运而生。在很多试药人眼里,这是一门“快钱”生意,大部分都是为钱而来。试药人只需在医院吞下药片或者接受注射,就可拿走或多或少的补偿费用。这里不需要技能和学历,只要你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就可以尝试。

  “药头”们的江湖中介成试药链中重要环节

  随着结识的职业试药人越来越多,小王开始同医院和制药公司接触,帮他们招募受试人员。渐渐地,他从试药者转型为招募试药者的“药头”,成为试药的中介。

  到现在,像小王这样的中介已成为试药这条链上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试药者都是通过中介招募而来。

  日前,记者以试药咨询为由,与常在宁波各论坛发布招募信息的自称姓李的男子取得联系。

  当年也曾是试药人出身的李某,如今已是专职中介人。他说,当年试药时,不但认识了很多同行,还认识了医院负责试药的医生,了解到其中一些门道,从而开始转型。如今,跟他合作的医院、制药企业有好几十家,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皖一带。一旦医院或药厂有相关试药需求,他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把招募信息发布到由他组建的试药人QQ群和微信群里。

  记者看到,招聘信息的内容,往往包括药品名称、体检时间、入院时间、补偿金额、是否有烟检等。

  李某说,试药这个市场很大,需要中介存在。医院和制药公司不可能随意找人,受试者也需要有得到信息的渠道,中介存在的意义就是搭建一个双方都需要的平台。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介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参与试药的公司和医院,可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中介。

  如今,中介已经几乎垄断了试药市场。至于中介的报酬来源,主要就靠招募来的试药人。前面提到的试药人小沈说,一星期试药期满,每人有6200元的补偿金,至于“药头”拿了多少,他们并不知道。不过,受试者并不太关心这个,对他们而言,能拿到钱就好。相比于试药可能的潜在风险,他们更担心的,往往是体检不合格,拿不到试药资格,因此在体检时耍些小手段也就在所难免。

试药人排队体检(体检跟正式试药中间还有几个月时间,记者拍摄这张图片时,他们仍穿着春装)。

试药前体检的尿检样本正好放在垃圾桶边,无人看管。

  记者亲身体验

  试药前体检并无身份核实

  记者在两个月前,那次试药前体检时认识了小沈。

  当时,招募者在各平台发布信息,召集有试药意向的志愿者。记者同招募者取得联系后,根据其要求,告知了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

  通过初步审核后,招募者索取了记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并建了个微信群,所有通过初步审核的人接到通知就前往镇海某医院参加体检,不需交体检费。

  其间,招募者多次提醒,体检前不要过量喝茶、喝咖啡,不要抽烟喝酒等。

  一个星期后的早晨,提前接到通知的记者空腹来到某医院体检中心。早上8点多,很多“同伴”就已经到了现场。招募志愿者的“药头”坐在过道旁边的凳子上,招呼着前来体检的每个人。

  记者报上名字,工作人员并没进一步核实,就将表格抽了出来,叮嘱按照表格上的项目去做检查。

  据悉,当天参加体检的超过100人,是三名“药头”组织起来的。

  记者跟着体检的人群,依次前往各个窗口。到取小便的地方,记者看到,盛放小便的玻璃管就放在垃圾桶旁边的试管盒里,旁边也无人接管。

  记者试探着询问体检严格不严格,如果担心体检出问题,可有什么办法。一名看上去很有经验的男子告诉记者,这个很简单的,如果担心有啥问题,尿样可以换,这里又没人看着。聊天中得知,以前,有人因体检过不了关,还请人代检。现在,专门代人体检的小公司也不少,找找门路,给他几百元钱,他们就帮你搞定了。

  另外,还有一些“窍门”,比如吸烟的想通过尿检,可在取样时滴一两滴白醋;喝酒的可在体检前大剂量服用一种药,降低转氨酶的数值,转氨酶就变正常了。

  被忽视的潜在风险

  试药人关心的只是报酬和住院天数

  所有这些小伎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体检,争取试药资格。至于其中的风险,很多人并不在乎。

  试药前,所有试药人都要签一份《知情同意书》。那叠厚厚的知情同意书,内容涵盖了试验项目的介绍、责权约定以及对试药风险的告知。实际上,它也是保障试药者权益的重要凭证。

  小沈告诉记者,那么多内容,看也懒得看,翻了几下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大多试药的都一样,认为这就是个程序而已,他们关心的是报酬和住院天数,至于试药的风险和副作用,几乎没人会过问。

  据介绍,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保证试药人的健康,有些地方禁止试药者3个月内参与其他批次的项目试验。同时,受试者筛选也要求有5天的间隔期,即在一家医院参加体检筛选后未超过5天,不能参加下一家医院的筛选。这也是为保护受试者,避免多次抽血造成贫血。

  但这些只是纸上的规定。试药期间,小沈听到了不少“传奇”版本。以前,医院之间没联网,试药者一家医院刚出来,马上又扎进了另一家医院。有人还买过好几本假身份证,以便同时进行多个新药的试验。到现在,控制措施增加了不少,很多医院建立了受试者数据库,用于对受试者联网筛查,部分医院还配有人脸识别系统。如此一来,部分试药者就专挑那种没有联网的项目,“药头”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无烟检、不联网也成了噱头。小沈试药期间就看到,好几个受试者这边还没结束,就已经在联系下一个项目了。小沈参加的6天受试很快结束,出院前,试药者都接受了体检。体检有异常的,要求几天后回上海复查,但据小沈所知,最后几乎都没人回去,而是在当地的三甲医院重检后,将体检表寄回上海。像他那样体检指标没什么异常的,就不需再复查了。

  2003年,我国颁布的《药物的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申办者应对参加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提供保险,对于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或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的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补偿。但据记者了解,实际操作中,参与试药的受试者,从未看到过相关的保险条款。

  撰文/摄影宁波晚报记者

  “试药江湖” 莫等出事后才出手整治

  职业试药人的江湖里水很深,这个不难理解。在这种利益与风险并存的领域,水很难“浅”得了。但说实话,多数人对于试药人与“药头”的收入之类并不十分关心,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最终出品的药物是否科学有效——如此不靠谱的试药人体检环节,又怎能保证出产靠谱的药物?

  在有关药物研制的电影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对试药志愿者进行严格的体检;试药人体液样本的采集规范有序……然而,这则有关试药人江湖的猛料,将这种理想“梦境”击得粉碎。

  试药前体检无身份核实,可请人代检;尿样可以换;吸烟的可在取样时滴一两滴白醋、喝酒的可在体检前大剂量服用一种药使相关指标变得正常……而药物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在试药人体检这个关键环节如此马虎,最终药物能没有隐患吗?当这种有隐患的药物上市以后,就算今年不出事,明年不出事,谁能保证来年不出事?这种人命关天的惊悚,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试药人体检环节如此马马虎虎,要说相关各方一无所知,肯定不是事实。企业、医院赚快钱、图省事,在体检环节走过场,监管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睁一眼闭一眼等,恐怕才是主要原因。也因此,一些类似事件只有等“捅破了天”,相关部门才“雷厉风行”,相关责任人才“痛哭流涕”。

  记得无论是毒奶粉还是假疫苗事件,在闯出大祸之前,并非没有预兆,一些有良知、负责任的媒体也早就进行过揭露。可就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以致养痈遗患,酿成惨痛的后果。希望目前已露出端倪的“试药江湖”的问题,莫等出事以后才出手整治。

  晚报评论员

原标题:职业“试药人”的江湖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躺着就能挣钱?记者带你走进职业“试药人”的江湖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8-15 07:11:00

严勇杰绘

  看着银行卡里到账的6200元钱,小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不到一周时间,就能拿到6200元收入,是他平生从没见过的高薪。

  可这高兴劲,伴随着忐忑。涉足试药圈,钱好挣,却有风险,更怕让家人担心。

  几乎每个初入试药圈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挣扎,而相对来说的“少付出、多回报”却总是充满了诱惑。这种被圈内称为“躺着挣钱”的职业,也因此让很多试药人上了“船”就很难再下来。

  新药上市离不开他们,试药也给他们带来收入,可背后的风险和必要的保险该由谁来承担?

  然而,对这些人来说,哪怕“前途未卜”,他们也不想错过每次机会,毕竟,报酬比风险看上去更实际。

  试药新人试药有风险,但报酬令人心动

  等了两个多月,小沈和11名通过体检的受试者,住进了上海某医院的临床试验室。他们将在那里封闭式地度过一个星期,服用两粒消炎类药物,其中一种还未上市。

  两个多月前,小沈被一条招募药物受试者的广告吸引而来。

  “6天,男6200元,女7000元整。片剂,口服,全程免费,统一食宿……”这样的报酬,小沈无法拒绝。

  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试药”。他从网上查询到,所谓试药,简单点说,就是当“小白鼠”。

  都说试药有风险,小沈有点犹豫,可不菲的报酬还是让他心动。他没敢告诉父母,悄悄拨通了招募者的电话。

  招募试药者的所谓“药头”打消了他的顾虑:“风险嘛,怎么说呢?我只想说,想来试药的人多的是,很多人还担心过不了体检关呢,他们做过好多次,并没出现啥问题。”

  就这样,小沈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体检。

  第一次参加试药的小沈,说不紧张,是骗人的。

  到达上海的当天中午,跟他同一批参加试药的12名受试者吃过午饭,就被安排到了医院的完全隔离区域。除了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其他东西都不能带进去,穿的外套是医院发的专用服。

  其实,参加这批试药的只需9人,如果受试者中途出现不适而退场,多出的3人可作为替补随时顶上。

  第二天早上,所有受试者空腹接受血压、体温之类的简单检查。

  早餐很营养,高脂餐,牛奶和鸡蛋。餐后10分钟,他们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服下第一粒药片。

  据说,这是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新药,要同另一种具有相同功效的进口药进行对比试验。

  服药后每隔20分钟采一次血,每次抽取两试管的血液,抽血间隔时间逐渐拉长。

  刚服下药片的小沈也很紧张,但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症状,也就放心多了。到了第二天,两名受试者说大便比较硬,有点便秘感,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下去。

  首粒药片服下后,经过两天的观察和抽血,后面有两天空窗期,也就是休息两天。仍然是住在医院里,玩手机、看电视成了试药人生活的全部,医生偶尔来量量血压、测测体温。

  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原本互不相识的受试者,变得熟悉起来,相互交流着这些年的试药经历。

  职业试药人常年辗转于各大医院

  短短两天时间,初入试药圈的小沈便感觉眼界大开。同批的受试者,好几个都是有多次试药经历的“老人”。他们常年辗转于各大医院,将试药当成了谋生的手段。用他们的话说,做这个行当既是挣钱,也是做好事。新药要上市,离不开他们的以身试险。

  30岁不到的小王,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有七八年的试药经历。如今的他,既是招募试药者的“药头”,也亲自上阵,参与试药。

  说起刚刚涉足试药圈的时候,同小沈一样,小王也有顾虑,怕吃药把自己吃坏了或者留下后遗症。后来排队体检的时候,也是干这行的“老人”安慰他,说没啥危险,打消了他的疑虑。

  参加受试后,他感觉很轻松。每天除了常规监测和抽血外,就是与其他受试者一起聊天、打扑克、看电视。

  日子很轻松,试验结束时,小王拿到了3000元的报酬。

  “那真的是躺着就把钱挣了。”出院那一刻,小王感慨不已,原来世上还真有那么好挣的钱。只要体检通过了,吃几片药,抽几管血,钱就到手了,身体也没啥不适。

  正是这一次试药,正式开启了小王职业试药的生涯。

  也许是钱来得太容易,小王对试药越来越依赖,也不愿再去找别的工作。

  站着进去表明自己是健康的,站着出来表明一切都没有问题。在小王他们看来,试药的所谓风险,在丰厚的补偿金面前,不值一提。

  浸淫的时间长了,小王逐渐摸出了很多门道。

  他知道,虽然很多人对试药还心存疑虑,但市场对试药人的需求很大,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确实,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根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每种新药在批准生产、推向市场之前,都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这三个过程。其中临床试验一般又分三期,第一期是在健康人身上证实其安全性;二期是用于病人,了解毒副作用;三期是进一步扩大病例数,确定剂量、明确疗效。

  于是,像小王这样的职业试药人就应运而生。在很多试药人眼里,这是一门“快钱”生意,大部分都是为钱而来。试药人只需在医院吞下药片或者接受注射,就可拿走或多或少的补偿费用。这里不需要技能和学历,只要你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就可以尝试。

  “药头”们的江湖中介成试药链中重要环节

  随着结识的职业试药人越来越多,小王开始同医院和制药公司接触,帮他们招募受试人员。渐渐地,他从试药者转型为招募试药者的“药头”,成为试药的中介。

  到现在,像小王这样的中介已成为试药这条链上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试药者都是通过中介招募而来。

  日前,记者以试药咨询为由,与常在宁波各论坛发布招募信息的自称姓李的男子取得联系。

  当年也曾是试药人出身的李某,如今已是专职中介人。他说,当年试药时,不但认识了很多同行,还认识了医院负责试药的医生,了解到其中一些门道,从而开始转型。如今,跟他合作的医院、制药企业有好几十家,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皖一带。一旦医院或药厂有相关试药需求,他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把招募信息发布到由他组建的试药人QQ群和微信群里。

  记者看到,招聘信息的内容,往往包括药品名称、体检时间、入院时间、补偿金额、是否有烟检等。

  李某说,试药这个市场很大,需要中介存在。医院和制药公司不可能随意找人,受试者也需要有得到信息的渠道,中介存在的意义就是搭建一个双方都需要的平台。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中介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参与试药的公司和医院,可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中介。

  如今,中介已经几乎垄断了试药市场。至于中介的报酬来源,主要就靠招募来的试药人。前面提到的试药人小沈说,一星期试药期满,每人有6200元的补偿金,至于“药头”拿了多少,他们并不知道。不过,受试者并不太关心这个,对他们而言,能拿到钱就好。相比于试药可能的潜在风险,他们更担心的,往往是体检不合格,拿不到试药资格,因此在体检时耍些小手段也就在所难免。

试药人排队体检(体检跟正式试药中间还有几个月时间,记者拍摄这张图片时,他们仍穿着春装)。

试药前体检的尿检样本正好放在垃圾桶边,无人看管。

  记者亲身体验

  试药前体检并无身份核实

  记者在两个月前,那次试药前体检时认识了小沈。

  当时,招募者在各平台发布信息,召集有试药意向的志愿者。记者同招募者取得联系后,根据其要求,告知了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

  通过初步审核后,招募者索取了记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并建了个微信群,所有通过初步审核的人接到通知就前往镇海某医院参加体检,不需交体检费。

  其间,招募者多次提醒,体检前不要过量喝茶、喝咖啡,不要抽烟喝酒等。

  一个星期后的早晨,提前接到通知的记者空腹来到某医院体检中心。早上8点多,很多“同伴”就已经到了现场。招募志愿者的“药头”坐在过道旁边的凳子上,招呼着前来体检的每个人。

  记者报上名字,工作人员并没进一步核实,就将表格抽了出来,叮嘱按照表格上的项目去做检查。

  据悉,当天参加体检的超过100人,是三名“药头”组织起来的。

  记者跟着体检的人群,依次前往各个窗口。到取小便的地方,记者看到,盛放小便的玻璃管就放在垃圾桶旁边的试管盒里,旁边也无人接管。

  记者试探着询问体检严格不严格,如果担心体检出问题,可有什么办法。一名看上去很有经验的男子告诉记者,这个很简单的,如果担心有啥问题,尿样可以换,这里又没人看着。聊天中得知,以前,有人因体检过不了关,还请人代检。现在,专门代人体检的小公司也不少,找找门路,给他几百元钱,他们就帮你搞定了。

  另外,还有一些“窍门”,比如吸烟的想通过尿检,可在取样时滴一两滴白醋;喝酒的可在体检前大剂量服用一种药,降低转氨酶的数值,转氨酶就变正常了。

  被忽视的潜在风险

  试药人关心的只是报酬和住院天数

  所有这些小伎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体检,争取试药资格。至于其中的风险,很多人并不在乎。

  试药前,所有试药人都要签一份《知情同意书》。那叠厚厚的知情同意书,内容涵盖了试验项目的介绍、责权约定以及对试药风险的告知。实际上,它也是保障试药者权益的重要凭证。

  小沈告诉记者,那么多内容,看也懒得看,翻了几下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大多试药的都一样,认为这就是个程序而已,他们关心的是报酬和住院天数,至于试药的风险和副作用,几乎没人会过问。

  据介绍,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保证试药人的健康,有些地方禁止试药者3个月内参与其他批次的项目试验。同时,受试者筛选也要求有5天的间隔期,即在一家医院参加体检筛选后未超过5天,不能参加下一家医院的筛选。这也是为保护受试者,避免多次抽血造成贫血。

  但这些只是纸上的规定。试药期间,小沈听到了不少“传奇”版本。以前,医院之间没联网,试药者一家医院刚出来,马上又扎进了另一家医院。有人还买过好几本假身份证,以便同时进行多个新药的试验。到现在,控制措施增加了不少,很多医院建立了受试者数据库,用于对受试者联网筛查,部分医院还配有人脸识别系统。如此一来,部分试药者就专挑那种没有联网的项目,“药头”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无烟检、不联网也成了噱头。小沈试药期间就看到,好几个受试者这边还没结束,就已经在联系下一个项目了。小沈参加的6天受试很快结束,出院前,试药者都接受了体检。体检有异常的,要求几天后回上海复查,但据小沈所知,最后几乎都没人回去,而是在当地的三甲医院重检后,将体检表寄回上海。像他那样体检指标没什么异常的,就不需再复查了。

  2003年,我国颁布的《药物的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申办者应对参加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提供保险,对于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或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的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补偿。但据记者了解,实际操作中,参与试药的受试者,从未看到过相关的保险条款。

  撰文/摄影宁波晚报记者

  “试药江湖” 莫等出事后才出手整治

  职业试药人的江湖里水很深,这个不难理解。在这种利益与风险并存的领域,水很难“浅”得了。但说实话,多数人对于试药人与“药头”的收入之类并不十分关心,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最终出品的药物是否科学有效——如此不靠谱的试药人体检环节,又怎能保证出产靠谱的药物?

  在有关药物研制的电影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对试药志愿者进行严格的体检;试药人体液样本的采集规范有序……然而,这则有关试药人江湖的猛料,将这种理想“梦境”击得粉碎。

  试药前体检无身份核实,可请人代检;尿样可以换;吸烟的可在取样时滴一两滴白醋、喝酒的可在体检前大剂量服用一种药使相关指标变得正常……而药物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在试药人体检这个关键环节如此马虎,最终药物能没有隐患吗?当这种有隐患的药物上市以后,就算今年不出事,明年不出事,谁能保证来年不出事?这种人命关天的惊悚,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试药人体检环节如此马马虎虎,要说相关各方一无所知,肯定不是事实。企业、医院赚快钱、图省事,在体检环节走过场,监管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睁一眼闭一眼等,恐怕才是主要原因。也因此,一些类似事件只有等“捅破了天”,相关部门才“雷厉风行”,相关责任人才“痛哭流涕”。

  记得无论是毒奶粉还是假疫苗事件,在闯出大祸之前,并非没有预兆,一些有良知、负责任的媒体也早就进行过揭露。可就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以致养痈遗患,酿成惨痛的后果。希望目前已露出端倪的“试药江湖”的问题,莫等出事以后才出手整治。

  晚报评论员

原标题:职业“试药人”的江湖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