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求职季,一些求职中介平台号称“名企内推”的信息在大学生朋友圈广泛传播。真有这样的“福利”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所谓“名企内推”“保录取”的收费为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高达数万元,但一些学生在交钱之后却没接到一个名企的录取通知。
有求职平台号称“保录取”,实际是销售培训课程
暑期,一些大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出现了“我已加入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群”等信息,并配有可扫描入群的二维码。
记者发现,这是一家名为“圈里求职”的机构的宣传。7月11日,记者在微信搜索“圈里求职”公众号,打开后点校招内推栏目,看到有阿里、华为、腾讯三家的内推,可扫描二维码进群。
记者加入了“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33群”,发现每当有人加入微信群,就会有“求职小助手”@新人,称这只是中转群,要获得内推名额需进正式群。进入方法是分享“我已加入阿里巴巴19秋招内推群”的文字和相应二维码到朋友圈或200人以上大群,保存半小时以上,然后截屏给“求职小助手”。有人在群里质疑内推的真实性,立即被踢出了群。
记者进入“圈里|阿里内推正式群”后被告知,“内推名额有限,拼团才能得到更多机会”。所谓拼团,就是要购买“校招offer冲刺-暑假特训营”课程,购买后享有“阿里巴巴、京东、宝洁等500强名企内推名额,简历免筛选直接进入面试”,培训可帮助学生“15天拿录取通知”。价格为399元,共45节课,形式是线上课程,也就是PPT配上老师语音讲解视频。
7月15日课程结束后,“圈里助手”在群里发布消息称,有唯品会内推名额20个,但需要根据学员在朋友圈发海报打卡次数等对学员进行评估,排名前20的学员才可获得名额。
记者从7月15日参加了这个训练营,但至今一个多月过去,并没有接到任何面试或笔试信息,更无录取通知。记者采访的参加过训练营的人都表示从来没接到录取通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同学今年6月参加了“圈里求职”的暑期特训营,发了简历后至今石沉大海。
“圈里助手”还告知记者,其公司还有线下课程,价格在万元以上。记者拿到的“圈里求职VIP保offer合同模板”,费用高达33900元。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求职平台还有“TG校招狗”“门徒求职”等。
恐慌式宣传,通过截取各种极端数据片段,夸大求职难。
平台忽悠套路深
记者发现,类似的求职平台有一套营销手法忽悠求职者。
——恐慌式宣传。通过截取各种极端数据片段,夸大求职难。“圈里求职”的宣传广告称:宝洁去年申请人数“十万+”,录取比例低于5000:1,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平均录取率低于6%,互联网、券商、咨询、银行等录取比例低于2%。
参加内推群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看这些数据让他觉得压力大增,对求职平台充满期待。
——诱导大范围传播。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学生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宣传信息,大范围传播他们的求职信息,圈更多学生入局。如“圈里求职”,进群的时候要发;进入后要获得内推名额,也要发。
——挂羊头卖狗肉。以“保录取”的名目收费,却以培训的内容签合同。“圈里求职”的“保录取”合同内容是提供求职辅导,指导乙方进行求职申请。如果合同期间获得录取通知,不论是公司协助申请所得还是客户自行申请所得,都算合同完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同学今年6月参加了圈里求职的“暑期特训营”,他说:“宣传和实际差距太大,感觉是诈骗。不仅内推没着落,培训课程也没预期的好。当时看重内推才买,早知是课程,根本不会买。”
——陷阱式收费。这些“保录取”的合同里,通过文字游戏设置各种陷阱,学生哪怕没找到工作,钱也退不回来。
“圈里求职VIP保offer合同模板”规定,倘若合同未完成,只退还14000元的“VIP保offer计划”费用,其余的19900元是求职咨询辅导服务费,不予退还。“TG校招狗”在记者缴纳了99元申请费后给记者的《内推会员项目协议书》规定,乙方(记者)收到企业发放录取实习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即视为内推成功,无论有没有正式入职,均需交纳2999元服务费。
入群的同学表示不满。
多家名企否认有合作,涉嫌虚假宣传和合同诈骗
在“圈里求职”提供给记者的“名企梯度表”中,列出了互联网、银行等20个目录过千家企业。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内推”都是有官方合作的。
然而,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否认与“圈里求职”“TG校招狗”等求职中介有任何合作关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名从事招聘工作多年的员工告诉记者,所谓“内推”,是公司社招时将招聘信息发布在公司各平台,以一定方式鼓励员工推荐人才来公司,确定聘用后还会确认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关系。“就规范的大企业而言,但凡有第三方号称‘保录取’,基本都是假的。”
记者还发现,有的求职平台背后的公司根本不存在。“TG校招狗”会员申请费的收款方为“深圳市泰伦盖德人才咨询有限公司”,但协议的甲方却是“广州海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这两家公司都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记者前往“广州海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登记地址,发现此地并无该公司。
有求职平台已承认“保录取”并不存在。“门徒求职”8月13日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表声明称,其旗下门徒计划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陈述,提到“保offer”字样,但并未与任何实习单位签署协议或建立内推实习合作关系,已暂停与岗位挂钩的课程销售并启动彻底整改。
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文智告诉记者,这些机构宣传的“内推”属于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保录取项目”则涉嫌合同欺诈。“不是招聘单位的决策人,谁能保证给录取通知?这些机构先设置收费陷阱,再通过各种暗示或明示,误导学生以为给了保证金就能录取,已是欺诈。”
“对这些涉嫌违规违法行为,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及时治理。同时,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最好直接通过招聘企业的官网或现场招聘等渠道求职,避免上当受骗。”张文智说。
原标题:"名企内推"交钱保录取?警惕朋友圈"求职福利"陷阱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