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浙江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会有啥变化?权威解读全省减负组合拳
稿源: 浙江发布   2018-08-24 22:24:32 报料热线:81850000

  开学在即,同学们又将陆续回到校园。新学期学习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是学生、老师、家长关心的焦点。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已逐渐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重负,社会反映强烈,《意见》的出台,再次引来社会热议。

  今天,小编将焦点对准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探究这一社会热点的根源,看浙江所作的应对~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告诉小编,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要辩证地、系统地、发展地看。

  怎么来定义学业负担?真的是越轻越好吗?

  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心理负担,以及家长附加的如作业、家教、补习班等学习活动给学生造成的压力。

  中小学生负担不是越轻越好,适度合理的学业负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个人兴趣使然的学习不是负担。

  要减轻的是学校、家庭强加给孩子额外的负担,尤其是文化学科超前、超纲教学的负担。

  目前,城乡、学段、校际、校内外之间学生负担差异很大。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公办学校减负、民办招生增负。

  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通过努力是可以减下来的,但减负没有灵丹妙药,既要防止越减越重的悲观论,也要防止依靠行政手段一蹴而就的乐观论,减负是场持久战。

  减负要“治病”也要“去根”!

  “培训热”“竞赛热”“掐尖招生”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交集、相互影响的。减负治理重点已从校内转到校外。

  减负“治病”的重点,在义务教育段着力整顿少数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招生乱象;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不断完善中考招生、高考招生改革。

  减负“去根”的重点,就是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过于功利的教育观、成才观、就业观。

  浙江的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已经打出

  浙江近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打出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开展两治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清理规范竞赛;“实行一提高”,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办好两小事”,小学推迟上学、托管服务两关键小事。

  开展两治理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和省工商局联合出台《浙江省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结果与民办中小学招生挂钩的行为,对于在职中小学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授课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进行处理,遏制愈演愈烈的培训机构“应试教育”状况。

  下一步,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开展有效整治。

  切断中小学招生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链。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与“黑名单”,引导社会合理选择。

  清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活动

  省教育厅于今年8月发布《关于清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实施意见》,9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意见》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今年10月30日前完成现有相关竞赛项目的清理和是否予以重新核准工作。

  实行一提高

  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

  稳步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去年12月,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各地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从2018级学生开始不低于6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高分配比例;招生名额要向农村初中倾斜。

  今年4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有关学习能力测评的指导意见》,允许民办初中招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评。

  学习能力测评坚持能力测评,通过相关测评载体重点指向学习能力所包含的能力品质,而非考核已学的或程度更高的具体学科知识点。坚持“现学现评”,“现学”以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品质设计学习材料,作为能力测评的素材或案例,“现评”的测评问题与“现学”的学习材料相匹配,不考核文化学科具体知识点。杭州、宁波等地部分学校已在试行。

  接下来,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管理,着力整顿少数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招生乱象,促进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省教育厅已起草《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管理实施细则》初稿。该《细则》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后即出台实施。

  办好两小事

  推迟上学

  今年初,浙江在全国率先施行小学早上推迟上学改革,出台指导意见,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各地各小学可根据年段、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上学时间,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最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冬季还应适当延迟。

  全省已有62个县(市、区)实行这项改革试点,覆盖学校和学生达到一半以上。

  托管服务

  开展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是帮助家长破解因上班务工等不能按时接送学生难题、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矛盾,综合施策破解中小学生校外负担过重难题。

  杭州市已出台《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主城区小学将于2018年9月全面开展学后托管服务。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将出台意见,进一步推进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作为家长也要科学地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避免盲目攀比。

  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妇联,今年5月在全国首个开通浙江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着力转变家长观念,已上线播出微讲座200节。帮助家长克服长期存在的“拔苗助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理念,科学认识学生课业负担。

原标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浙江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会有啥变化?权威解读全省减负组合拳

稿源: 浙江发布 2018-08-24 22:24:32

  开学在即,同学们又将陆续回到校园。新学期学习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是学生、老师、家长关心的焦点。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已逐渐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重负,社会反映强烈,《意见》的出台,再次引来社会热议。

  今天,小编将焦点对准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探究这一社会热点的根源,看浙江所作的应对~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告诉小编,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要辩证地、系统地、发展地看。

  怎么来定义学业负担?真的是越轻越好吗?

  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心理负担,以及家长附加的如作业、家教、补习班等学习活动给学生造成的压力。

  中小学生负担不是越轻越好,适度合理的学业负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个人兴趣使然的学习不是负担。

  要减轻的是学校、家庭强加给孩子额外的负担,尤其是文化学科超前、超纲教学的负担。

  目前,城乡、学段、校际、校内外之间学生负担差异很大。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公办学校减负、民办招生增负。

  中小学生过重负担通过努力是可以减下来的,但减负没有灵丹妙药,既要防止越减越重的悲观论,也要防止依靠行政手段一蹴而就的乐观论,减负是场持久战。

  减负要“治病”也要“去根”!

  “培训热”“竞赛热”“掐尖招生”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交集、相互影响的。减负治理重点已从校内转到校外。

  减负“治病”的重点,在义务教育段着力整顿少数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招生乱象;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不断完善中考招生、高考招生改革。

  减负“去根”的重点,就是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过于功利的教育观、成才观、就业观。

  浙江的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已经打出

  浙江近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打出减负“退烧治病去根”组合拳。“开展两治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清理规范竞赛;“实行一提高”,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办好两小事”,小学推迟上学、托管服务两关键小事。

  开展两治理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和省工商局联合出台《浙江省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结果与民办中小学招生挂钩的行为,对于在职中小学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授课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进行处理,遏制愈演愈烈的培训机构“应试教育”状况。

  下一步,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开展有效整治。

  切断中小学招生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链。建立培训机构“白名单”与“黑名单”,引导社会合理选择。

  清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活动

  省教育厅于今年8月发布《关于清理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实施意见》,9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意见》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今年10月30日前完成现有相关竞赛项目的清理和是否予以重新核准工作。

  实行一提高

  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

  稳步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去年12月,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各地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从2018级学生开始不低于6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高分配比例;招生名额要向农村初中倾斜。

  今年4月,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有关学习能力测评的指导意见》,允许民办初中招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评。

  学习能力测评坚持能力测评,通过相关测评载体重点指向学习能力所包含的能力品质,而非考核已学的或程度更高的具体学科知识点。坚持“现学现评”,“现学”以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品质设计学习材料,作为能力测评的素材或案例,“现评”的测评问题与“现学”的学习材料相匹配,不考核文化学科具体知识点。杭州、宁波等地部分学校已在试行。

  接下来,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管理,着力整顿少数民办学校违规“掐尖”招生乱象,促进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省教育厅已起草《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管理实施细则》初稿。该《细则》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后即出台实施。

  办好两小事

  推迟上学

  今年初,浙江在全国率先施行小学早上推迟上学改革,出台指导意见,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各地各小学可根据年段、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上学时间,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最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冬季还应适当延迟。

  全省已有62个县(市、区)实行这项改革试点,覆盖学校和学生达到一半以上。

  托管服务

  开展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是帮助家长破解因上班务工等不能按时接送学生难题、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矛盾,综合施策破解中小学生校外负担过重难题。

  杭州市已出台《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主城区小学将于2018年9月全面开展学后托管服务。

  今年秋季学期,浙江将出台意见,进一步推进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作为家长也要科学地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避免盲目攀比。

  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省妇联,今年5月在全国首个开通浙江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着力转变家长观念,已上线播出微讲座200节。帮助家长克服长期存在的“拔苗助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理念,科学认识学生课业负担。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