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从甬江走向世界的船王包玉刚是情系故乡的“宁波帮”典范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15 06:58: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2018世界“宁波帮 帮宁波”发展大会

  宁波帮文化公园里邓小平与包玉刚握手的雕像

  船王包玉刚 资料图片

  包玉刚捐建的兆龙学校

  风从海上来,甬江入东海。走在甬江堤岸,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回荡,或激昂澎湃,或润物无声。一百年前的宁波镇海钟包村,包玉刚呱呱坠地。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被家乡人所铭记,他的事迹也被一代代宁波人口口相传。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包玉刚不仅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商界大亨,还是心怀桑梓、情系故乡的“宁波帮”典范。1984年至1989年,包玉刚先后6次回来故乡,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他还一直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建设了宁波大学,结束了宁波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

  近日,我们再一次来到镇海钟包村,寻找关于包玉刚的点滴过往。

  镇海钟包村

  这里是包玉刚的根

  在镇海庄市街道逸夫路南侧,有一座修葺一新的二层砖木瓦房,白墙黑瓦,古朴典雅,这里就是包玉刚出生的地方。

  包玉刚故居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正房、前左右厢房、后左右厢房组成,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木质结构的房屋满是岁月的痕迹。走进包玉刚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的铜像及介绍其事迹的碑文。

  时间退回到1918年11月10日,宁波已然入冬,寒风萧瑟,在汉口做生意的包兆龙匆匆赶回老家镇海钟包村。这天,已有一子一女的包兆龙,又迎来了一个大胖儿子。包兆龙为次子起名“起然”,意为永不停顿,兴旺发达。当时流行取表字,又赐起然表字“玉刚”,希望他长大成人后洁身自爱,刚直不阿。

  踏着吱吱作响的木梯,记者来到位于二楼西侧的包玉刚卧室,一张做工精细的七弯梁床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床顶有三幅水墨画装饰,仕女、凤凰等木雕挂件固定于“一根藤”上,两侧靠手屏障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卧室里桌子、凳子、梳妆台等家具一应俱全,完全按照旧时的格局布置。

  “这里就是包玉刚当年结婚的婚房,这些家具在特殊年代曾都被卖掉了,后来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回来的。1984年,包玉刚夫妇回到故乡庄市的时候,还特意来到这里,拍了一张合影。”钟包村党支部书记陈麟说。家乡人的诚意让包玉刚很是感动。

  在叶氏义庄

  包玉刚接受了启蒙教育

  走进包玉刚故居的正堂,墙上高挂着“履安堂”三个泥金大字,“履安堂”寓意包家的鞋帽生意。虽然包兆龙是一位商人,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当包玉刚到了上学年龄,便将他送到叶氏义庄上学。

  “叶氏义庄是当年宁波帮先驱上海‘五金大王’叶澄衷创办的,也就是现在的江南第一学堂景区。当时叶氏义庄主要是帮助穷苦孩子免费读书,接受英语等现代教育,后来改名为叶氏中兴学堂,包玉刚就在那里接受了启蒙教育。”陈麟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叶氏中兴学堂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成就在江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所以被后人誉为“江南第一学堂”,除了包玉刚,还培养出了邵逸夫、包从兴、赵安中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精英,可以说是“宁波帮”的摇篮。

  捐资助学

  包玉刚牵头办宁波大学

  包玉刚从甬江扬帆起航,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航运王国,然而他始终心系故乡,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镇海宁波帮文化公园里,有一尊邓小平与包玉刚亲切握手的雕像。一位世纪伟人,一位世界船王,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紧紧握手,这是属于宁波的“春天里的故事”。

  1984年12月20日上午,包玉刚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受到了邓小平的单独接见,这是包玉刚第8次受到邓小平接见了。那天邓小平心情特别好,因为香港问题已经揭开历史崭新的一页,他用浓重的四川话说:“你好!船王,我们又见面了。”

  虽然包玉刚受邓小平接见已不是第一次,但这次他也有异样的感觉,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向邓小平表示问候,只是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说:“您好!邓主任,我最近去了家乡宁波,准备做点事情,您听说了吗?”

  邓小平:“听说了。你很热心啊。”

  包玉刚:“宁波是我的家乡,我已经40多年没有回家乡了,宁波有1万多平方公里,比香港还大10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口,没有一所大学,所以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希望得到邓主任的支持。”

  邓小平笑着说:“我赞成。”

  包玉刚:“办这所大学,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计划1986年建成,开始招收2000名学生。”

  邓小平:“规模不小啊!”

  包玉刚:“开始招2000人,以后陆续增加。”

  邓小平:“什么人管什么事,你推荐点人来管吧!”

  包玉刚:“我的袋子只有钱,没有人。管理大学要依靠宁波人。我已经跟宁波市长讲了,管大学就靠你了。”

  这一段对话让创办宁波大学从一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1985年10月29日,宁波大学顺利开工建设。1986年9月1日,宁波大学建成开学。从此,宁波结束了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而在之后宁波大学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宁波帮”人士加入到建设宁波大学的队伍中来,包氏教学楼、安中大楼、邵逸夫图书馆、林杏琴会堂、忻元甫楼……如今,漫步于宁波大学的校园,目光所及都有“宁波帮”的印记,浓浓的故乡情在这里汇聚,飘进每一个学子的心里。

  拳拳赤子心

  家乡人为包玉刚自豪

  包玉刚虽少小离家,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根在宁波。1984年至1989年,包玉刚先后6次回来故乡,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

  “包玉刚是我们钟包村的骄傲,虽然他很早就外出闯荡了,但对于家乡的建设发展一直都很关心。村办公楼、老年活动室、钟包幼儿园、村道都是包玉刚捐建的,村委会隔壁的兆龙学校也是他捐建的,并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一提起包玉刚,今年67岁的钟包村老村主任姚和祖的眼神中,流露着景仰和自豪。窗外,不时从兆龙学校传来阵阵读书声,仿佛是对包玉刚的问候与感谢。

  今年79岁的徐耀曾在包玉刚家里居住了60多年,与包玉刚一家人关系亲密。“我父母是看着包玉刚长大的。以前我父亲是做泥水匠的,经常去包玉刚家里修缮房子,后来他的父亲包兆龙就干脆让我们全家住到他家里,帮他们照看老房子。包玉刚结婚后,他们全家才搬到了上海。”徐耀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每年都会带着年糕、土鸡等土特产,去上海看望包家人。

  “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在包玉刚故居的展厅里,放有一块镌刻着包兆龙遗训的石碑,这十二个字不仅深深烙印在包玉刚的心里,也付诸实际行动。

  包玉刚对于宁波的贡献绝不仅仅只是一所宁波大学。宁波市侨办副主任赵骏说,包先生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宁波争取了大量好的政策,带领了一大帮“宁波帮”人士回到故乡,宁波的机场建设、港口建设都有先生的功劳。

  说包玉刚是宁波的贵人丝毫不为过。现在,包氏家族,他的后辈,继续怀揣浓浓故乡情,贡献着拳拳赤子心。

  时间久远,但包玉刚这个响亮的名字仍然能激起人们心里的涟漪,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也继续在岁月中沉淀。

  见习记者郑凯侠文/摄

  人物

  包玉刚(1918~1991),名起然,宁波人。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美国《财富》和《新闻周刊》两杂志曾把他称为“海上的统治者”和“海上之王”。他为国为家尽心尽力,报效桑梓,建大学、创基金,造大厦……他是宁波帮的骄傲,华人世界的丰碑。

编辑: 陈捷

从甬江走向世界的船王包玉刚是情系故乡的“宁波帮”典范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15 06:58:00

  宁波帮文化公园里邓小平与包玉刚握手的雕像

  船王包玉刚 资料图片

  包玉刚捐建的兆龙学校

  风从海上来,甬江入东海。走在甬江堤岸,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回荡,或激昂澎湃,或润物无声。一百年前的宁波镇海钟包村,包玉刚呱呱坠地。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被家乡人所铭记,他的事迹也被一代代宁波人口口相传。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包玉刚不仅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商界大亨,还是心怀桑梓、情系故乡的“宁波帮”典范。1984年至1989年,包玉刚先后6次回来故乡,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他还一直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建设了宁波大学,结束了宁波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

  近日,我们再一次来到镇海钟包村,寻找关于包玉刚的点滴过往。

  镇海钟包村

  这里是包玉刚的根

  在镇海庄市街道逸夫路南侧,有一座修葺一新的二层砖木瓦房,白墙黑瓦,古朴典雅,这里就是包玉刚出生的地方。

  包玉刚故居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由正房、前左右厢房、后左右厢房组成,均为硬山顶砖木结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木质结构的房屋满是岁月的痕迹。走进包玉刚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的铜像及介绍其事迹的碑文。

  时间退回到1918年11月10日,宁波已然入冬,寒风萧瑟,在汉口做生意的包兆龙匆匆赶回老家镇海钟包村。这天,已有一子一女的包兆龙,又迎来了一个大胖儿子。包兆龙为次子起名“起然”,意为永不停顿,兴旺发达。当时流行取表字,又赐起然表字“玉刚”,希望他长大成人后洁身自爱,刚直不阿。

  踏着吱吱作响的木梯,记者来到位于二楼西侧的包玉刚卧室,一张做工精细的七弯梁床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床顶有三幅水墨画装饰,仕女、凤凰等木雕挂件固定于“一根藤”上,两侧靠手屏障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卧室里桌子、凳子、梳妆台等家具一应俱全,完全按照旧时的格局布置。

  “这里就是包玉刚当年结婚的婚房,这些家具在特殊年代曾都被卖掉了,后来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回来的。1984年,包玉刚夫妇回到故乡庄市的时候,还特意来到这里,拍了一张合影。”钟包村党支部书记陈麟说。家乡人的诚意让包玉刚很是感动。

  在叶氏义庄

  包玉刚接受了启蒙教育

  走进包玉刚故居的正堂,墙上高挂着“履安堂”三个泥金大字,“履安堂”寓意包家的鞋帽生意。虽然包兆龙是一位商人,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当包玉刚到了上学年龄,便将他送到叶氏义庄上学。

  “叶氏义庄是当年宁波帮先驱上海‘五金大王’叶澄衷创办的,也就是现在的江南第一学堂景区。当时叶氏义庄主要是帮助穷苦孩子免费读书,接受英语等现代教育,后来改名为叶氏中兴学堂,包玉刚就在那里接受了启蒙教育。”陈麟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叶氏中兴学堂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成就在江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所以被后人誉为“江南第一学堂”,除了包玉刚,还培养出了邵逸夫、包从兴、赵安中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精英,可以说是“宁波帮”的摇篮。

  捐资助学

  包玉刚牵头办宁波大学

  包玉刚从甬江扬帆起航,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航运王国,然而他始终心系故乡,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

  在镇海宁波帮文化公园里,有一尊邓小平与包玉刚亲切握手的雕像。一位世纪伟人,一位世界船王,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紧紧握手,这是属于宁波的“春天里的故事”。

  1984年12月20日上午,包玉刚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受到了邓小平的单独接见,这是包玉刚第8次受到邓小平接见了。那天邓小平心情特别好,因为香港问题已经揭开历史崭新的一页,他用浓重的四川话说:“你好!船王,我们又见面了。”

  虽然包玉刚受邓小平接见已不是第一次,但这次他也有异样的感觉,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向邓小平表示问候,只是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说:“您好!邓主任,我最近去了家乡宁波,准备做点事情,您听说了吗?”

  邓小平:“听说了。你很热心啊。”

  包玉刚:“宁波是我的家乡,我已经40多年没有回家乡了,宁波有1万多平方公里,比香港还大10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大学;宁波500万人口,没有一所大学,所以我打算在宁波办一所大学,希望得到邓主任的支持。”

  邓小平笑着说:“我赞成。”

  包玉刚:“办这所大学,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计划1986年建成,开始招收2000名学生。”

  邓小平:“规模不小啊!”

  包玉刚:“开始招2000人,以后陆续增加。”

  邓小平:“什么人管什么事,你推荐点人来管吧!”

  包玉刚:“我的袋子只有钱,没有人。管理大学要依靠宁波人。我已经跟宁波市长讲了,管大学就靠你了。”

  这一段对话让创办宁波大学从一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1985年10月29日,宁波大学顺利开工建设。1986年9月1日,宁波大学建成开学。从此,宁波结束了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而在之后宁波大学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宁波帮”人士加入到建设宁波大学的队伍中来,包氏教学楼、安中大楼、邵逸夫图书馆、林杏琴会堂、忻元甫楼……如今,漫步于宁波大学的校园,目光所及都有“宁波帮”的印记,浓浓的故乡情在这里汇聚,飘进每一个学子的心里。

  拳拳赤子心

  家乡人为包玉刚自豪

  包玉刚虽少小离家,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根在宁波。1984年至1989年,包玉刚先后6次回来故乡,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

  “包玉刚是我们钟包村的骄傲,虽然他很早就外出闯荡了,但对于家乡的建设发展一直都很关心。村办公楼、老年活动室、钟包幼儿园、村道都是包玉刚捐建的,村委会隔壁的兆龙学校也是他捐建的,并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一提起包玉刚,今年67岁的钟包村老村主任姚和祖的眼神中,流露着景仰和自豪。窗外,不时从兆龙学校传来阵阵读书声,仿佛是对包玉刚的问候与感谢。

  今年79岁的徐耀曾在包玉刚家里居住了60多年,与包玉刚一家人关系亲密。“我父母是看着包玉刚长大的。以前我父亲是做泥水匠的,经常去包玉刚家里修缮房子,后来他的父亲包兆龙就干脆让我们全家住到他家里,帮他们照看老房子。包玉刚结婚后,他们全家才搬到了上海。”徐耀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每年都会带着年糕、土鸡等土特产,去上海看望包家人。

  “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在包玉刚故居的展厅里,放有一块镌刻着包兆龙遗训的石碑,这十二个字不仅深深烙印在包玉刚的心里,也付诸实际行动。

  包玉刚对于宁波的贡献绝不仅仅只是一所宁波大学。宁波市侨办副主任赵骏说,包先生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宁波争取了大量好的政策,带领了一大帮“宁波帮”人士回到故乡,宁波的机场建设、港口建设都有先生的功劳。

  说包玉刚是宁波的贵人丝毫不为过。现在,包氏家族,他的后辈,继续怀揣浓浓故乡情,贡献着拳拳赤子心。

  时间久远,但包玉刚这个响亮的名字仍然能激起人们心里的涟漪,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也继续在岁月中沉淀。

  见习记者郑凯侠文/摄

  人物

  包玉刚(1918~1991),名起然,宁波人。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美国《财富》和《新闻周刊》两杂志曾把他称为“海上的统治者”和“海上之王”。他为国为家尽心尽力,报效桑梓,建大学、创基金,造大厦……他是宁波帮的骄傲,华人世界的丰碑。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