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了!你的手机是不是下载了很多学习类APP,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很多都是通过APP来完成的?
这些学习APP看似很方便,动动手指、点点屏幕就能完成作业,一键提交后还能自动检查正确性。但很多家长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因为一些APP变了味: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却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查一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原本是辅助教育的工具,却推送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广告。
小编提醒:
近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自即日起至2019年1月31日,宁波网安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行动。对于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家长们可以大胆地说不!如发现有以下情况的APP,广大网民可向@宁波网警巡查执法 微博微信后台进行举报。
未经学校同意,
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教育部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排查,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坚决杜绝有害APP侵蚀校园。
对于学习类APP,教育部强调,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
“要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使用的学习类APP纳入统一管理,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教育部指出。
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要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未经审核的学习类APP
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对学习类APP的日常监管制度,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要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
教育部强调,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APP发布学生成绩、排名等信息。对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严肃问责。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学习类APP内容要求、审查标准和监管办法等,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