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宁波良好的人才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选择留下来。
今天,记者从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了解到,这所有着国际化视野的高校共培养出了120名博士生,近年来选择留甬就业的博士生越来越多,最高达到55%。
这些留甬的博士生主要去了哪里?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大学、宁波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从统计数据来看,他们的选择主要集中在高校、国企或高科技企业,担任研发类或者管理类职位。
去留之间决不是一次简单的勾选,更从深层次上反映了一座城市对新生力量的吸引力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活力。博士生们为什么愿意留在宁波发展?宁波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他们?记者采访到几位博士毕业生,来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2016年5月,郑驰从宁波诺丁汉大学摘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在宁波。
2012年,拿到浙大通信科学硕士学位的郑驰来到宁诺看望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女朋友。他当即被校园内的国际化氛围深深震撼,偶然间还得到一个意外之喜——当时,研究高动态范围数字图像技术(简称HDR)前沿技术的邱国平教授,作为特聘专家被引进宁诺,正在招聘博士生,研究方向与郑驰研究生时期的课题密切相关。
2013年5月,郑驰加入邱国平教授的麾下,主攻“显微镜下的图像质量提升项目”。“与许多其他高校培养博士的方式不同,宁诺要求我们将课题带入本土企业,只有解决了实际问题才得以毕业。” 博士毕业后,郑驰进入了中国光学显微镜龙头企业——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份极富挑战性的见面礼:亟需攻克提升金相显微镜数字成像质量的技术难题。这道题的难度是世界级的。在许多检测中,由于物体表面镀有金属,光源打上去会产生明显的反光现象,导致显微镜下无法看清产品的细节,也无法检测出产品的优劣。镜头的成像质量、焦距、在不同环境下是否稳定等因素,都是拦路虎。
通常一个解决方案需要花去半年时间,有时还会在修改几十次的过程中“阵亡”。即便如此,郑驰从多线程并行计算的原理入手,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最优解。“客户使用后反馈称产品达到了国家标准,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成功解题。”
“这座城市既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又有植根于产业的理想情怀,为什么不留下?我想我的星辰大海就在这里。”在与宁诺、永新光学打了3年交道之后,郑驰坚定地接住了永新光学抛来的绣球。
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是光学显微镜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郑驰最看中的就是它的发展平台。作为公司引进的第一位全职博士,这个东北小伙子带着一支10多人的研究团队,不仅承担了“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研究及产业化”这一国家重大专项中的软件开发和系统整合的任务,同时还负责高端电动智能显微镜的研发项目。他的科研项目获得了350万元的资助,将来的产值,更是高达千万元。
王天昊去年刚刚从宁诺博士毕业,他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目前就职于诺丁汉(余姚)智能电气化研究院任研究员。他说:“我放弃了帝国理工及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择留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又选择在宁波就业,是因为宁波是全国先进制造2025试点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广阔的平台。同时宁波诺丁汉大学也广泛地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合作推进技术产业化转移,我现在就职的单位就是诺丁汉大学与当地政府合作设立的。得益于学校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平台,更得益于宁波制造业的肥沃土壤,我身边越来越多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国外的朋友们也选择来到宁波发展。”
谢林君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系在读博士,此前,她曾因为在智慧城市、城市可持续转型领域的突出研究成果获得2017年度德国“绿色精英奖”,并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人,也是2017届最年轻的获奖者。目前,谢林君和导师一起在宁波国际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做研究,她希望自己今后的研究工作能更好地帮助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留住人才的长远之计是宁波高校自己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近年来,宁波诺丁汉大学围绕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与当地政府联手打造宁波国际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宁波诺丁汉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宁波国际合作研究所、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诺丁汉(余姚)智能电气化研究院等多个科技合作平台,这些平台,不仅吸引了包括25名李达三首席教授在内的一大批高端领军人才的加盟,也吸引了一大批毕业于北京大学、中科院、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和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的学生报考,更是把宁诺自身培养的许多高端博士人才留在宁波,助力城市发展。
另外,宁波诺丁汉大学也同各大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已与宁波中科院材料所、中科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博士培养项目。研究领域涵盖新材料科学、先进制造、电机及驱动、复合材料、能源和环境、地理学、社科学等。
记者 沈莉萍 蒋炜宁 通讯员 苏钧天
编辑: 孙研